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翠兰 《廉政瞭望》2014,(12):54-55
“什么叫左倾?什么叫右倾?好像妇女生娃娃,7个月就压出来,就是左了。过了9个月不准出来,就是右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与人交谈,风趣、幽默而富有哲理,生动形象而寓意深长,常常在轻松的气氛中解决重大问题。他著书立说,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不时使其笔底生花,深入浅出地阐明所要阐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毛泽乐语言艺术。 (一) 毛泽东在他的革命生涯中非常重视学习语言,他把语言艺术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紧紧地结合起来,或写文章,或作报告,或和同事、下级、朋友交谈,都能生动准确的表达思想,让听者、读者、交谈者都乐于接受,从而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团结了可以团结的同志、朋友自觉自愿地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而献身。  相似文献   

3.
史锋  梁栋 《新湘评论》2024,(2):51-53
<正>新媒体时代,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活”,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如何在快速浏览的浅阅读中抓住读者的眼球和心灵,是决胜新媒体场的关键。这是一个轻量化表达的时代,快速碎片化的信息传播,需要场景化、轻量化的叙事方式,需要观点新颖、主题鲜明的言语内容。适应这一变化,掌握这一技能,无疑需要在语言上有深厚造诣,或者在文字沟通上有天赋。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还是一位语言大师。对此,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和美术评论家傅雷曾经有过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说:“毛主席的讲话,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于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速度恰当,间以适当的pause (停顿),笔记无法传达。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讲话的逻辑都是隐而不露,真是语言艺术高手。”  相似文献   

5.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毛泽东诗词充分反映了他语言运用上的天赋与才华,文章通过对其诗词的具体分析,对毛泽东诗词中语言的大众化、语言的锤炼及典故、成语、神话的活用等语言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虹 《新视野》2012,(3):28-3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切认识和自觉担当,在语言形式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开拓性探索:感悟大众生活,使马克思主义简明扼要;贴近大众情感,使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契合大众认知,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创设大众语境,使马克思主义富有感召力。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代兴 《党史文苑》2011,(14):76-77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革命工作中使用的语言具有立场鲜明、比喻巧妙、风趣幽默、据典论今、质朴感人的特点和风格,号召了广大群众投身革命队伍,激发了斗争的积极性。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仍然具有启示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运用需注重社会性、通俗性、情感性、幽默感、厚重感,彰显语言的生命力和亲和力,以此提高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不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缔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也以语言大师美的语言创作出50余首诗词,建筑了一座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本文仅就毛泽东诗词语言美进行微探。 语言凝炼、精当 毛泽东诗词虽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然遣词造句颇工,字字凝炼,句句精当,首首语言具有凝炼、精当美。例如: 《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恰切、精当地运用了六个动词“立”、“看”“怅”“问”“忆”“记”将景  相似文献   

9.
语言艺术     
错误一员工领到工资时发现少了10块钱,便气冲冲地责问出纳员。出纳员:上月多给10块钱你着急了吗?员工:偶尔一次错误可以谅解,第二次却不能容忍。  相似文献   

10.
正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的鲁迅,没有言论自由。他的文学创作或委婉含蓄,或幽默风趣,或单刀直入,或词严语正,或就事论理,或驰骋古今,其语言艺术都活生生地体现着革命家的担当气魄、思想家的深邃哲理、文学家的独特魅力。革命家的担当气魄1925年正是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的年代,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在分两次发表于同年4月18日、22日《京报副刊》上的《忽然想到(五至六)》中写道:  相似文献   

11.
朱镕基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这威望的生成,除了他那种历经坎坷仍然“头角峥嵘、敢说敢干、清正廉洁、嫉恶如仇、情烈似火”的个性,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对祖国强盛执著追求的人格魅力对人们心灵的征服之外,那一贯表现出来的刚毅率直、幽默智慧、稳健开明的语言风格,也是赢得世人由衷钦佩和信赖的重要原因。刚毅率直胸怀袒露朱镕基的即席讲话精彩简短,语为情动,言为心声,胸怀袒露,铿锵有力,显示出美感和力量,让人回味无穷,入耳难忘。在1998年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当选总理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以斩钉截铁的誓言和万丈雄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10):8-9
<正>乐观养成幽默的语言风格1 957年1月1 2日,清华园里,万余师生等待着邓小平来作报告。邓小平用缓慢而清晰的语调开始他的报告:"过去,我们部队有的战士不爱听报告,屁股坐不住,讲怪话:‘不怕飞机加大炮,就怕政委作报  相似文献   

13.
语言表达在批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由于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其批评的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要使被批评者易于接受,就要增强开展批评时语言的说服力、感染力。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开展批评的生动实例,认真学习品味,令人受益匪浅。准确恰当,言之有理。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不能压服,只能说服;不能搞专制,只能讲道理。领导批评部属,尤其要注重以理服人,力求语言中肯,措词恰当,说理透彻,使其口服心服。1953年3月,毛主席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有些入因为革命胜利了就争名争利,评级时闹得痛哭流涕。他语重心长地说:“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有泪不轻弹是对的,伤心处是什么?就是工人阶级、广大劳动人民危急存亡的时候……至于你那个什么级,就是评得不对,你也要吞下去,眼泪不要往外流,要往里头流。”这里,毛主席从党性的高度讲道理,对那些滋长了个人名利思想的干部进行了严肃的、善意的批评教育,使那些同志深刻认识到争个人名利是十分错误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中央电视台1994年底推出黄金时段“5秒标版”广告招标,首年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得中,舆论微有波澜。次年,一系列沸沸扬扬的事件把原本稳居幕后的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谭希松推到了台前,正是谭希松的决策创造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广告时间和国内企业家对赢得中央电视台“标王”称号的疯狂热情。  相似文献   

16.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24):35-35
履新两年多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诸多场合频出金句,反映了他对当前反腐态势的深入思考。 在今年8月与政协委员交流时,他举了个例子:“我现在下去,或者省、市委领导到我这儿来,跟我称兄道弟,唱赞歌,说现在是(吃喝)真不想了。我说你们真不想了?哪儿那么简单啊!我还想吃想喝呢!就像戒烟戒酒一样,能一下就不抽、不喝啦?”  相似文献   

17.
蒋意  郭云杰 《党课参考》2023,(3):110-114
<正>基层干部的语言水平和风格直接决定群众工作效果,也间接影响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效果。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基层干部要根据语言环境灵活转换语用身份和话语策略,妥善处理“六种结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在群众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和话语形象,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有高度、效度和温度。“通天线”与“接地气”的结合“通天线”指的是掌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方向。“接地气”指的是摸清民情,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的讲话艺术,作为干部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政府与管理职能部门形象,而且影响到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即席讲话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华 《学习论坛》2000,(6):44-45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才能,也是领导者应具有的一种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反映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工作能力及性格、风度。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只能照秘书给准备的稿子讲话,那是低能的标志。这样的干部,在竞争激烈的年代,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讲话都能吸引听众,而有的领导者一讲话听众就会表现出烦感的情绪呢?这其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人即使担任了领导职务,也很难胜任。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难开…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来传递信息,学生也主要是靠教师的语言来接受信息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使用是否得当就成为直接关系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表述必须准确。准确应是教师使用语言的第一要务。教师用语言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同时要供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接受,表述不准确往往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所谓准确,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能把党中央的精神和教材和原著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上级精神或教材必须有正确的理解。做不到这一步,自然就谈不上用教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如果单从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来讲,准确还要求教师所选词语、所用句式恰当确切地扣准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听课的角度出发,反复推敲,不断钻研,努力使自己掌握的书面资料,符合口头语言的接受特点,这样才能在授课时准确地传递正确的信息。此外,教师在引用事例说明问题时,要注意“言出有据”,切勿轻信道听途说信口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