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韶山毛氏徙自吉水毛氏,吉水毛氏徙自三衢毛氏,这一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在韶山、吉水、衢州等地的毛氏族籍中记载得明明白白,而且,不是单记独载一次.各地每修一次族谱,总要将这些渊源来历重记一次,以便接续,防止传讹.《韶山毛氏族谱》,从乾隆年间至民国后期,共修四次.每次在卷首第一页“凡例”第一条上,均要载明他们的祖宗毛让“世居三衢”.江西吉水《铎塘毛氏族谱》,至民国8年(1919),共修五次.每次在谱序中,总要载:“始祖讳让,字伯逊,行十一,世居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湘乡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韶山毛氏二修族谱》清楚地记载着韶山毛氏的开山鼻祖毛太华是从湘乡迁去的。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曾对他的秘书谭政说过:“我也是半个湘乡人。”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无限眷念湘乡外婆家,深情地回忆了在湘乡东山学校求学的情景。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篇文章里,毛泽东多次提及考察湘乡农民运动的情况。建国以后,毛泽东与湘乡的亲朋故旧有着密切的交往。绯紫桥(今菲梓桥)在现在的湘乡火车站附近。然而,谁会知道,毛泽东的祖先500年前是居住在这里的呢?毛泽东的20代祖先叫毛太华,是韶山毛氏的开…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7,(5)
<正>"总是流连忘返,总是梦绕魂牵,每来一回都是一回洗礼,每到一次都是一次震撼……"伴着《韶山,我永远的迷恋》的歌声,我又一次来到毛氏宗祠。这是韶山毛家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由于宗祠与铜像广场、纪念馆连在一起,凡来韶山的客人,大都到此探寻伟人毛泽东从偏僻小山村走出去"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秘密。我来过毛氏宗祠近百次,这次是应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祖籍研究新溯河南原阳刘玉琛1996年7月17日浙江省《衢州日报》发表了署名东方的《韶山毛氏与衢州》的文章,1997年《党的文献》杂志第3期发表了郑艮安所作《毛泽东祖籍在浙江衢州》一文,明确提出了毛泽东祖籍浙江说,从而把毛泽东祖籍研究向前推进了一...  相似文献   

5.
1978年9月9日,为纪念毛泽东逝世两周年,《人民日报》在第1版发表了毛泽东的《诗词三首》.《贺新郎·别友》便是其中之一,并附有作者手迹,但没有词牌、题目和题写时间,似乎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毛泽东的离别感怀之作.1941年,曾当过毛泽东塾师的堂兄毛宇居主持编纂《韶山毛氏四修族谱》,他在"毛泽东"条目中写了"闳中...  相似文献   

6.
作为毛氏家族的第20代子孙,毛泽东在韶山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出生时,韶山毛氏家族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家族的传统精神经过长时期的磨砺而积淀下来,并深深地溶入毛家人的血液和灵魂。这也是——  相似文献   

7.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志向离开了故乡韶山到外地求学。1918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开始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之中,从此,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从1918年到1976年的58年时间里,毛泽东怀着浓烈的眷恋之情,六次踏上养育他的故土韶山,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留下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1919年10月,毛母病危,毛泽东闻讯后立即从长沙赶回韶山此间,正当毛泽东忙于驱张运动之时,接到了大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毛泽东立即带着小弟毛泽单,直奔韶山…  相似文献   

8.
在国产老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中,主人公、打入国民党警察局任巡长的中共地下党员江万和,在“虎穴”中机智勇敢,必党做了大量工作。江万和的原型,就是“韶山五杰”之一的毛福轩。毛福轩是1925年南毛泽东亲自建立的韶山党支部的首任书记,是毛泽东在故乡闹农运的得力帮手,也是除毛泽东、毛泽民以外,韶山最早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偏僻山村的普通农户家庭.16岁以前没有离开过这个聚族而居的封闭乡村.除了偶尔到离家不远的外婆家小住一段时间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自己儿童、少年时代的全部时光。在韶山冲,毛氏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安分守己的种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6岁以前的毛泽东,整个身心就浸润、徜徉在这样一个农家生活环境的氛围之中。1915年4月5日,杨昌济在他的日记中记述了他与学生毛泽东的谈话,评价韶山毛氏家族“风俗纯朴”。自然而然,当地及整个中国异彩纷呈的习俗文化,在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馨香俎豆河山寿,人物风土三代前。  食德服畴先泽厚,家有藏书郭有田。  这是收录在《韶山毛氏族谱》二修二卷中的诗歌,赞咏的是毛氏家族耕读并重的族风。  韶山民风,千百年来特别重视农事:这里的民众虽然大多不是土生土长,但他们从江浙、江西一带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随着人口的渐衍渐繁,也慢慢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生产习俗。  韶山在唐宋以前人烟稀少,直到元明之际才迁来大批民众,他们依山傍水而居,长时期里以农事为业,他们不得不为生存而顽强抗争、为富裕而加倍努力,而一旦有了剩余,他们便扩大再生产。毛泽东曾与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延安成为全国各地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38年,韶山毛家子弟怀抱报国的赤诚和对毛泽东的敬仰,也分数批前往延安投身革命。第一批到达的有毛远耀、毛远翥、毛泽全、毛泽青等,第二批有毛远志、毛慎仪等,第三批有毛泽普、毛华初等,共10余人。  毛泽东听说家乡来了不少有志青年,感到十分高兴,他在一次聚会上风趣地说:“你们都来了,都是毛家人,那我来当这个族长吧。”鉴于特殊的地缘和亲缘关系,毛泽东为了勉励他们艰苦奋斗,锻炼成才,又严肃地告诫:“你们来了,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他的罗家亲友邵季胜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会见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时说:"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罗合楼的长女。罗合楼(1871-1943),又作鹤楼,名远雄,号德浦,一生务农。罗台楼家住韶山杨林炉门前(今...  相似文献   

13.
韶山毛氏家族历史上人文荟萃,除了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之外,在民国年间也涌现了不少活跃于军政界,为当地称道、为外界所知晓的人物。   仅从《韶山毛氏族谱》的记载看,这样的人就有很多。例如在与毛泽东同辈人中,族谱中就载有毛泽辉、毛泽奎、毛泽润、毛泽连、毛泽池、毛泽源、毛泽荫等人。这几个人官阶都不高,也未见动人的事迹。官位较高、事迹较著的则有毛国翘和毛岱钧。   毛国翘 (1884— 1964),又名毛鼎、派名 (即族谱上的名 )毛泽钧。光绪十年,他诞生在韶山靠近湘乡县 (今韶山乡韶光村 )的一幢土砖青瓦的乡村民居里。宣统元…  相似文献   

14.
彭艳  李瑛 《湘潮》2012,(7):16-19
毛泽东有很多兄弟,他与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在上屋场毛泽东故居毛泽民的卧室,他久久凝视着挂在墙上的毛泽民的照片,深情地说:“这是我的四弟润莲,这张照片很像。”说完毛泽东便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久久不语。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朱德,自1928年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以来,这两个名字便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军的两位主要创建者,密切合作、风雨同舟长达半世纪之久。毛泽东曾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晚年他依然再提:“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朱毛会师创建的红四军,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祖籍在浙江衢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祖籍在浙江衢州郑艮安《韶山毛氏族谱》记载:“一、渊源。遵照老谱,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公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就养,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①其中,“三衢”者,衢州也。国家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着一套珍贵的《韶山毛氏族谱》。我国明、清两朝时,各地修族谱之风盛行。族谱,即宗族或家族的谱系,韶山毛氏自清乾隆二年(1737年)起亦开始撰修族谱,次年完成一修。光绪七年(1881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些报纸和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消息:浙江省江山市新发现的《清漾毛氏族谱》披露,毛泽东是江山清漾毛氏后裔。毛泽东祖籍在江西吉水八都,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早经中央有关部门认定,不容存在不同学术观点之争。《信息日报》迅速对此做出反映,最早与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取得密切联系,派出记者深入吉水采访,写出较全面准确反映毛泽东祖籍在吉水八都的文章,特刊发,以正视听。针对(?)方出于对伟人热爱,纷争毛泽东祖籍这一情况,今年6月13日,毛泽东家乡湖(?)市韶山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毛雨时张毛(?)江西吉水八都人毛凌志通电话时再次强调:我们只认八都是祖籍!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韶山,诞生了伟大领袖毛泽东,这是人所共知的;在湖南韶山还出现了一个湖湘文化世家——韶山毛氏,这却是鲜为人知的。文韬武略毛兰芳湖湘文化世家韶山毛氏,指的是毛兰芳一支。毛兰芳,派名祖基,一名遇顺,字兰芳,号春谷,别号韶山懒道人、韶山主人。他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正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不能割断 ,研究毛泽东早年的成长历程 ,不可脱离其生活的家族文化背景。走近韶山毛氏宗祠门首 ,“注经世业 ,捧檄家声”的对联赫然入目。这副对联寄托了纯朴的毛家人以诗书振家声的辉煌梦想。毛氏家族自明朝初年落籍韶山后 ,便一直恪守“家有藏书郭有田”、“秀者读而朴者耕”的生活信条 ,在力田谋生的同时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到明末清初 ,家族出现了以毛凤仪、毛凤来、毛朝颖、毛朝颂为代表的一批“邑生”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秀才。这对于僻处韶山冲的毛氏家族来说 ,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的求学事迹和奖励后学的精神对家族的文化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