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易靖茗 《台声》2014,(11):84-87
她长相甜美,性格爽朗;她将两岸婚恋比成坐过山车,充满刺激且甜蜜;她说,"嫁到那边就好比赌博,不知道是输还是会赢";之后,她说,"我觉得只要有爱,什么问题都可以克服,重要的是包容,还要有敢闯、敢为、敢当的勇气"——在众多的两岸婚姻采访对象中,大陆新娘土家族姑娘陈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长相甜美,性格爽朗;她将两岸婚恋比成坐过山车,充满刺激且甜蜜;她说,"我们嫁到那边,就好像赌博,不知道是输还是会赢,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带领学生到昌潍医学院解剖学教室进行参观。学生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停放在教室当中的几具尸体,看到这一景象,有的被吓得直向教室外面退,有的捂起了自己的眼睛,有的则壮着胆坐到了尸体旁边的凳子上。过了十几分钟,多数同学适应了教室中的心理环境和气味环境,这时,昌潍医学院的姚教授开始给大家讲解。姚教授首先拿起一个盛着小孩头颅的玻璃瓶向大家说:“今天大家想看的就是这东西。这些东西接触多了,自然也就不觉得奇怪,不觉得神密,更不觉得可怕了。”姚教授按照我们预先联系的要求,向同学们讲了人脑的各部构造,人脑各个部分的功能,什么是  相似文献   

3.
那天,女友问我:“幸福究竟有多远?”我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有了钱当了官就有了幸福;有的人认为有了房买了车就有了幸福;有的人认为有了名成了星就有了幸福……有的人穷其一生追求所谓的幸福,结果是竹篮打水——幸福越走越远,有的人则没啥奢望知足常乐,幸福常伴左右。或许幸福并不遥远,只是看我们怎样理解,怎样对待。”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4,(9):12-12
作为一个残疾人同时也是残疾人工作者,有个想法最近一直在心里翻腾,总想找个机会说出来。前一阵子做地铁无障碍的选题,需要找残疾人去地铁做一下体验。于是我便和一个比较熟悉的残疾人哥们儿相约同去,结果迎头一盆冷水就泼过来了:“我就不去了,坐地铁不方便啊。”我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你以前坐过地铁吗?”人家说,没坐过,不用坐都知道,上上下下的,肯定不方便。这同答让我无语了许久,后来跟几个常坐地铁的残疾人聊天,他们觉得这很正常,你想啊,残疾人身体状况本来就受限制,再加上平时与残友的交流中获得的负而信息比较多,自然就会有这种悲观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鲜少有自测体温的习惯,大家会觉得那是无用功。就好像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反思生活,若真有人那样做了,还会被笑为“杞人”。其实不然,婚姻里有许多憾事正是由于疏忽造成。如果早早防范,怕那离婚率足能降上几个百分点。你呢,是否常常给自己的婚姻测测温,你的婚姻正徘徊在哪个度值?  相似文献   

6.
又下雪了,在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我望着校园已被“开辟’出来的雪路,想起了这样一段话“:许多人踩过的雪路已经变得瓷实,很少会有雪把鞋子沾湿,而很多人留下的脚印会陷成一处一处的小凹,走上去似乎有了把脚的稳妥。而鞋子过得多了,鞋底聚集的热量也会把雪融化得快些,于是这条雪路也就更加瓷实稳妥,到后来,自然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走这条显明明正经经的大道。”鲁迅先生说: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在这走过的许多人中,总有一个是迈出第一步的。我想在堆满积雪的道路上行走的第一人是值得赞颂的,因为他敢于挑战那平静中可能包含着的不…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谁知道这杯水有多重?”学生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教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1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1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没有变,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我们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如此,才能够拿得更久。”(摘自《祝您幸福》2003年第6期)一杯水的重量…  相似文献   

8.
警缘(散文)高克芬人的一生,很多事是讲究经历的。如婚姻,“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一线”就是缘份。人写人如是,人与职业也如此。如当警察,就有从警的缘份。就我来说,曾经把当警察看作是一个难圆的梦,甚至是不愿去想的幻影。我嫉妒过那些被幸运之神恩宠的人。初三...  相似文献   

9.
随大流与独树一帜 你可能是一个不习“水”性的初下海者,想做生意,又不知从何做起。你也许是一个在商海中摸爬滚打过一阵子的“老江湖”,但无有建树,想改弦易张,另择他业。究竟怎样选择自己的经营项目呢?不同的生意人,具体情况不同,思想观念有异,选择行业的原则也不尽一致。有的人喜欢“随大流”,哪里生意兴隆,就往哪里凑;哪里获利高,就往哪里挤。而有的人偏爱独树一帜,做生意总是独辟蹊径,领先一步,当人家都往这里挤的时候,他已悄然撤出,又暴新的冷门去了。  相似文献   

10.
[美]朱迪丝.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的《导言》中说过一段话:“人的发展之路是由放弃铺筑而成的。我们终身都通过放弃成长着。”在婚姻之中,几乎所有的夫妻都不能做到满足彼此的全部需要。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会使她(他)产生种种理想的婚姻期望,而一当这些期望得不到实现,就可能引起两个人之间的冲突,这可能是婚姻紧张的根源。 婚姻不是儿戏,肢解一个婚姻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而一当婚姻使人的自尊心受到挫伤,是维持现有婚姻,还是走出城堡,就会成为人的两难选择。 一次电话咨询,我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人阶级的典范、“铁人”王进喜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我想,这是对正确的“压力”观的形象、准确的表述。现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不肯找活干、靠父母退休金过日子的“吃老”一族?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或认识到生活的压力,觉得反正有人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世界》2006,(6):62-62
步入老年,有的老人开始哀怨,觉得自己不幸福,而有的老人却能够保持舒畅的心情,安享晚年。实际上,老年朋友们是否觉得幸福取决于自身能否“老有所乐”。“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二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老有所为”更有助于“老有所乐”。那么,无为是否就无乐呢?有的老人说:“我身体有病,子女不听话,日子不顺心,烦恼特别多,哪里还有乐呢?”其实,乐要自己寻。寻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生活中自寻其乐并由此获益。  相似文献   

13.
最近,"你幸福吗"这句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将"有房、有车、有存款"视为幸福;有的将"家庭和睦、婚姻稳定"视为幸福;有的将"家人身体健康,开心快乐"视为幸福;研究者们认  相似文献   

14.
肖湘 《中国减灾》2013,(4):54-54
没有去过灾区进行救援和实地走访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所以,对于曾经在灾区战斗过的人我充满了敬意。史永明师傅就是我曾碰到的一位有着自己特别的救灾故事的人。他是一名技术员,他总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所做的事情虽普通却不平凡。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笑声爽朗、皮肤黝黑,他说“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讲给你听”。于是我坐了下来,听史师傅讲他的救灾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刚去美国的时候,我觉得那儿的人好像都特别绅士,我还没走到门前,就有人面带微笑帮我开门。我想这或许是西方人讲究“女士优先”的缘故吧,于是就满足地径直穿了过去。一段时间我特别享受这一“待遇”。慢慢地我发现,规矩并非如此,而是“后来者优先”。凡是公共场合有门的地方,总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开门后都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他/她会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而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并接着扶。我去孩子学校,特别留意观察,我给后面的小学生扶门,发现没一个不说“谢谢”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商店门口,很少有人进去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的。  相似文献   

16.
我敢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一天没听到讲要“实事求是”的;我还敢说,没有一个人不曾说过“实事求是”的。因为“实事求是”是我们的工作作风,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正确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说得最多的是“实事求是”!做得最难的也是“实事求是”!同样的实事,同样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可以求出不同的“是”,这种事例可太多了。实事求是之难,有许多故事或事件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7.
阮青 《传承》2012,(7):11-11
在马路上看到老人倒地,看到小孩躺在血泊之中,有的人走开了,可能不是不想救,而是觉得不能救、不愿救、不敢救,因为不知道伸出援手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会带来多少麻烦,甚至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处在一种深深的“道德无力感”之中。  相似文献   

18.
高深 《北京观察》2001,(7):12-13
现代科技几乎使一切事物都成了“易碎品”。“定向爆破”能让一座高层建筑于眨眼间塌成一堆瓦砾,原子弹可以在瞬间毁掉一座城池,“抗张试验”和“冲击勒性”试验机能够在数秒钟内将最坚硬的超负荷的钢铁拉断或击折。“事物”易碎了,就加大了保持和享有它的难度。成功的速度快了,失败的速度也可能加快。易成易破,易益易损,易福易祸,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毁灭或新生。在历代君王中有一些是开国人物,他们既打过江山又坐过江山,对于“打”与“坐”的难易问题有过深刻的探讨,或深思熟虑,或君臣切磋,不乏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9.
老莫一开始以为对面那张桌上的女孩只是在照镜子———他身后恰好有面装饰用的镜子。那女孩一看就是挺前卫时尚的那种,老莫再渴望艳遇,也不敢相信她探询的目光是冲自己来的。他挪了挪身子,把身后的镜子全空了出来,好让女孩照个痛快。可那女孩竟走了过来,冲老莫嫣然一笑,说能不能用一下打火机。女孩拿起老莫扔在桌上的打火机,点着烟后却并不着急走,就势坐在了老莫的旁边。“能坐这位子吗?”女孩问老莫话时,烟就喷在了老莫的脸上。老莫顿时觉得脸痒痒的,心突突的,说:“这位子又不是我的,你想坐就坐吧。”老早就听说过有些追求“…  相似文献   

20.
楚云 《今日广西》2007,(12):30-31
从骄傲清高到“折价处理”,过了30岁的周巧云急于把自己嫁出去。于是和德光相识才数月,就仓促结婚。然而,婚后婆家人对她百般欺负,让她一度想自杀,懦弱的丈夫也帮不了她。她对婚姻失望透顶,却碍于面子,不敢离婚。这篇文章,是她对痛苦婚姻的倾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