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下半期,朝鲜北部自然灾害频发,封建剥削严重,东北部的朝鲜居民大量进入俄国境内。1863—1884年,俄国远东的朝鲜人有四个特点:分布集中,主要居住在南乌苏里地区;朝鲜人的男女比例相当,人口能自然增长;朝鲜人的职业以农民为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种地;国籍没有变,仍然是朝鲜国籍。鉴于远东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俄国积极接纳朝鲜人,允许其留在远东;让其耕种土地,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同化。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土地私有化一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之一,人们对土地私有化的看法不一。普京总统执政后,俄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远东联邦区的土地私有化速度比其他地区慢一些,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1974年7月,喀麦隆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令,旨在改革土地使用和占有的权限。在此之前,除了一小部分土地就被法定为私有土地之外,这些法律条文确立了国家对全部土地的支配权。这次土地改革的受益者是国家权贵与商人,他们或通过以权谋私,或成为投机土地者,从而使喀麦隆出现了“新土地贵族”。就理论而言,这次改革终结了农民和地方权威与土地的传统联系,因为土地的概念和传统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法律因允许其他社会阶层占有和使用土地而驱使农民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社火,源于先民对土地与火的祭祀。《礼记-祭法》载:“共工氏…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土地是人的立足之本;火是熟食、取暖之源。先民视土地与火为神灵,形成了祭祀社与火的习俗。后来人们不断赋予社火以娱人的成份和祛瘟压邪、纳福求祥之意。按社火的形态和形式分,本溪社火当属武社火,而本地人习惯称它为“武秧歌”。  相似文献   

5.
俄国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急需大量劳动力对该地区进行开发。1864年第一批朝鲜人越过边界来到俄国远东,此后陆续有大批朝鲜人进入远东。他们为远东的开发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特别是善于从事农耕的朝鲜人开垦了大片荒地,促进了远东农业的发展。十月革命前朝鲜人向远东移民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时期,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3):F0003-F0003
邹秀婷,女,1973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黑河市。2000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世界经济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助理研究员、本刊编辑部副主任,从事俄罗斯经济问题研究。工作至今参加多部专著的撰写,独立撰写论文多篇,工作勤奋,学风严谨,成果丰硕,一些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被誉为“后起之秀”。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有《新世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的思考》、《俄罗斯远东煤炭工业现状》、《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对…  相似文献   

7.
16世纪中下叶至19世纪中下叶,沙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一跃成为土地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处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和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再加上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农用土地流通法》的颁布为俄罗斯农业用地的自由流通和买卖提供了法律基础,对于俄罗斯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进而对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制度选择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但《农用土地流通法》作为多方妥协的产物,它在若干重要方面并未反映土地改革倡导的意愿,从而使其重要性受到质疑。俄罗斯社会目前不利于土地改革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前现代性政治文化也使得《农用土地流通法》的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沙萤遗址 沙萤位于越南东北海岸,是第一个被报道的出土沙萤陶器的遗址。1909年欧洲人M·维尼特首次向法国远东学院报告了这个遗址及其出土陶器。这个早期的报告,摘录发表在《法国远东学院院刊》上,报告中提到在海岸附近沙丘中有一些陶罐(据说罐内还装有珠子)和陶器。自此以后十四年间,这件事便再无人提及。  相似文献   

10.
"东方之环"是2009年中俄两国元首正式批准实施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中俄方拟建的"东环旅游线"项目。该项目的开发将会极大地促进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将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建设成为东北亚及亚太地区国际旅游合作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布里亚特—蒙古人历史上是蒙古族的一支 ,居住在贝加尔湖地区。十月革命波及到布里亚特—蒙古地区 ,192 0年春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成为刚刚成立的远东共和国的居民。远东共和国政府执行列宁的民族政策 ,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开展工作 ,挫败了民族上层分子和富农的反革命活动 ,破天荒给布里亚特—蒙古人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并在战争的条件下为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远东共和国是苏俄政府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问题而建立的临时政权,而它与美国的经济交往则是实现其外交目标的重要手段.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从其建立为始,至它重新归并苏俄为终.通过这种经济关系,苏俄逐步瓦解了外来干涉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而美国也加深了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了解,影响了其在远东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因此,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史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美国、苏俄、日本、远东共和国这四个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战争和日本武装干涉的条件下,远东的货币流通十分混乱。远东共和国成立伊始,即着手恢复经济、整顿货币流通秩序,从发行纸币到允许金属币流通,其间经历摸索和失败,最后在苏维埃俄国的帮助下使货币流通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与远东农业合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整个经济状况有着很大影响.远东地区的农业改革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只要不断完善农业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磨合,远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就一定能够走出低谷.建议以亚太市场为导向,加强黑龙江省与远东的农业合作,提高农业合作的科技含量,强化在绿色生态农业方面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够给中俄双方合作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品市场发展趋势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远东地区生产资料的生产的恢复尚需时日。输出以采掘工业产品为主。输入以加工工业产品为主,这种市场供需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生活资料市场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有很大变化,商品饱和程度大为提高。开发远东市场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另外。我国开发俄远东地区商品市扬,首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力度;其次要调整沿边对俄互市贸易区建设和发展的思路与作法,创造条件实现互市贸易区的升级;第三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俄远东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在其境内开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投资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联邦远东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经济发展较俄联邦的其他地区滞后。为了改变远东现状,俄罗斯联邦政府一方面在酝酿制定投资开发远东地区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积极吸引外资以推动和促进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投资合作是发展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2002年3月开始实施的远东纲要为我国发展同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纲要实施两年以来,远东各联邦主体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和采取措施,加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在大力发展对外关系时,把发展同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列为优先发展方向。这促使该地区与中国北方省份的区域合作出现飞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