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书》古文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及其古文字的研究问题,早在40年代初,我国民族学者就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如岑家梧先生在《西南民族文化论丛》发表了“水书与水家来源”和张为纲先生在《社会研究》第36期,发表了“水家来源试探”等论著。80年代以来,许多有关水族族源的论著、水族历史和地方志书均涉及水书及其古文字的问题。1986年《贵州文史丛刊》也发表了坦龙的“贵州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亦论及此问题。在这些论著中,岑家梧先生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2.
水家原始宗教鬼神观念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家是个典型的泛神民族,信仰的鬼神竟有七八百个之多。因此,相邻的布依、侗、苗、瑶、汉等民族称:“水家的鬼多。” 在水家的鬼神观念中,其显著特点是:鬼与神不分,神与仙不分。鬼,水语称为“忙”  相似文献   

3.
戴建国  蒙耀远 《前沿》2010,(3):92-94
水字和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与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书一直以来就没有在水族人民中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书的宗教功能优位;权力对知识的垄断和控制以及水书先生自身的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4.
彝文     
彝文是我国彝族自古相传的一种文字,又称“?文”或“韪书”,亦直接称为“倮倮文”“毕摩文”及“西波文”。它是彝族男性巫师毕摩(昆明地区称西波)书符画咒的工具。多以竹片锤碎一端醮鸡血或木炭锅烟写在木板上。近汉地者亦用笔、墨、草纸等书写。其字方形,颇似篆书,像仿照汉字制成。书法有从左至右直行和从右至左横行两种。已发现的毕摩手抄彝文经典种类很多,卷帙浩繁。内容除毕摩的祭祀经和占卜经外,还有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神话、伦理、谱牒、律历、医药等方面的典籍。其中已翻译成汉文的有《西南彝志》、《洪水泛滥史》、《水西制度》、《水西传全集》、《德布氏史略》、《德施氏史  相似文献   

5.
黔南州现有十二个县(市),总人口为二百九十九万六千多人,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点一,其中布依族为九十二万七千多人,苗族为三十二万八千多人,水族为二十一万多人。水族有古老文字,称为“水书”,又称“反书”,目前尚未考虑试点推行,仅做整理研究工作。我们正在试点推行的是全州两个主体民族的文字,即布依文和苗文。  相似文献   

6.
李明 《贵州民族研究》2007,26(1):102-107
水族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古文字——“水书”,这种文字的特殊性之一是它主要不用于人们之间的书面交流,而是用于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本文从水书文献、水族古文字义类、水族古文字的形成与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族古文字的这一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7.
水书是水族社会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秘传制度,使水书文化形成了水书文本、水书先生和水书习俗三者有机结合的活态传承体系。千百年来,水书一直是水族社会族群认同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当"文化遗产"概念出现时,水书文化作用于水族民俗事项的事实,使我们获得"水书习俗"的文化新理念,去重新审视和理解水族社会的神本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麻油飘香     
我不是一个美食家,但我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喜欢美食,书店里看到“食谱”一类的书,就不免拿起来翻翻,遇上文字、印刷、图片精美者,还要买它一本。看这种书,也是一种享受。有时来了兴致,还要照着食谱亲自下厨。鲍鱼龙虾做不了,普通的鸡鸭鱼虾还是可以的。在家族里,我的“干烤大虾”、“糖醋鱼块”、“蒜烧茼蒿”、“肉末鲜香菇”是出了名的,每逢过年过节或家族团聚,孩子们吵着闹着要吃我做的菜肴。  相似文献   

9.
风俗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椎牛”是苗族的最大礼典之一,它反映了苗族先民远古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对流行于湘西及黔东一带的苗族“椎牛” 风俗作一社会历史透视。 “椎牛”,又叫“吃牛”,苗语叫“ney ie”,苗民凡人得了重病,占卜是因为鬼作崇,或中年无子,认为是中鬼在南天门阻止女阎王送子前来,就得把苗巫请来,烧黄蜡,打锣鼓,许下椎牛大愿。许愿后,如果病人转危为安,或求子得子,就说是牛鬼赐予的,于  相似文献   

10.
一、罗施鬼国 南宋时期,西南潼川府路(驻今四川三台县)南部边境羁縻州中“乌蛮”(彝族)贵族的势力发展起来,统治了今川南与贵州省西部连接的大片地方,脱离南宋王朝的羁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地方政权,称为“罗施鬼国”,或写作“罗氏鬼国”。 今先录明、清以来有关黔西彝族历史发展的记叙,有助于对罗施鬼国的理解。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1《建置沿革》说:“汉为西南夷地,唐武德三年改牂州,四年,又改牁州。诸夷杂处,其部落有七,曰卢鹿蛮者,即今罗罗也,俗尚鬼,号主祭者为鬼主,居普里即今贵州(按,今安顺市),数出兵侵牁地,为罗甸国。元和八年(公元813  相似文献   

11.
苗族的巫术文化以信鬼好巫、多神崇拜为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永绥厅志》上说苗民有七十二堂神,其实,细究起来,还不上这个数。苗族受万物有灵论的影响,认为鬼神无处不有。比如我省榕江苗族认为,人不能生育就是“期者留”鬼在作祟:秧苗长得不好,是“期者牙” 鬼在暗中毁坏;人被溺死,罪责不在于水,而是“西翁”鬼在拖脚。因此为了使一切顺利,就必须借助那些可能与他为善的超自然力中得以保证,或者防范那些可能对他贻害的超自然力以避免灾星。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苗族认为非通过巫术不可。  相似文献   

12.
邹万银 《前沿》2006,(8):218-219
《燃烧的情怀》是一部报告文学,纵观其书也可称是实用文体。所谓“实用”,是因其可净化心灵,慰藉精神故尔。其实,文章之始,多缘实用。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铸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古老的文章,是古人为了占卜、祭祀、征伐、契约等实际需要而作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用文体的种类日益增多。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复杂精细的社会生产,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以及新人新事的介绍而可借鉴有实用价值者,都可列为实用文体,但必须另具“五性”,即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新闻性。奉献给读者的这本《燃烧的情怀》,就是为适应…  相似文献   

13.
洪迈在《容斋随笔》“四笔”中说:“唐制,尚书考功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凡应考之官家,具录当年功过行能,本司及本州长官对众读议其优劣,定为丸等考第,然后送省。……今但付之士按吏据定式书于印纸,比者又令郡守定县令臧否高下,人亦不知所从出。”粗略看来,此言是说唐宋两朝考绩方式多有不同.宋代考绩不如唐朝严谨。  相似文献   

14.
云南辛亥革命的鼓吹者,发动者,多属“同盟会”盟员。这些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掷头颅,奔走呼号,为人民立下不朽功绩。诗歌尤慷概激昂,写出人民心声。虽几经沧桑,已有散佚,但流传至今,仍不乏篇章。爱就有代表性人物中,感事抒怀或有关史事之作,辑录一部分,用作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献礼。原有注释,一律保留,按次序加“原注”二字,系于篇末。辑者补充的,亦按次序注于篇末,惟加一“按”字,以清眉目。作者简历,均查检作简要介绍,但辛亥护国以后,即略而不书,因一部分生存者的政见,有分道杨镳情况,未尽能保持“同盟会”时代的共同主张也。特并注明。  相似文献   

15.
藏书与读书     
<正> 许慎《说文解字》有云:“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由此可见古之人对经典之虔诚,对书籍之厚爱。为藏书,他们用书囊、书袋运,用书柜、书厨存、用书笈、书簏装,以至环列如城,得“书城”之美名。他们读起书来,如痴如迷,常燎麻炬,从夕达旦。今之效法者何其多,学有所成者大有人在。当然,徒慕虚名,装饰门面者亦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6.
郢书燕说     
郢(音影,楚国国都)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相似文献   

17.
安东 《台声》2014,(3):98-98
没有那个古早心,要怎么煮古早味?心若欢喜,菜就好呷! 20多年前,台湾办桌界有三大传奇总铺师称霸北、中、南,分别为憨人师(吴念真饰)、鬼头师(喜翔饰)与苍蝇师(柯一正饰),乡民们尊称他们“人、鬼、神”三霸。随着时代变迁,办桌文化式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侗族的族源和迁徙问题,长期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论证,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 早在明代,邝露在其所撰的《赤雅》一书峒人(侗人)条中说:“峒(侗)亦僚类。” 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峒(侗)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 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一书中写道:“狪(侗)人其移殖中华,较汉人之本族为早。其  相似文献   

19.
水族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族人民历史以来,普遍信仰与崇拜多神教,诸如自然物中的巨石、古木、土地、山川、河流:自然现象中的日、月、星、辰、雷、雨;动植物中的龙、凤、花草;创世纪中女性、男性代表人物及其远近祖先等等。人们相信以占卜来决定何物侵害与赐福,尊崇巫术、咒语来驱邪与还愿。故人世间凡生、死、疾病、灾荒、古、凶、祸、福或求子、求财等等,都要经巫师占卜后而敬献各种神灵与鬼魂。其神灵与鬼魂的名目繁多,据民间巫师相传,“足不足,三百六”意即360个神鬼。据此,人们封给巫师的红包(即工资)一般都是三元六角或三角六分,以示巫师能治服一年之中每天在活动的神灵与鬼魂之意。  相似文献   

20.
水族服饰     
周一渤 《台声》2005,(6):82-83
水族,自称“埃水”,意为水人。是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三都、荔波、都匀、凯里、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的西部,依山傍水定居在都柳江和龙江上游一带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捕鱼。由于历史的发展及各少数民族的杂居和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都会在保持本民族服饰特色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水族的服饰也不例外。其服饰因长期与苗族、布依族杂居而深受影响,甚至还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但勤劳善良的水族人民自己纺纱织布,染色刺绣,往往用充满水家气息的银饰物和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