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孝梅  王显贻 《传承》2006,(7):28-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坚持为民办实事,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定,并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突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内涵,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党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颜咏涛 《新东方》2005,(5):43-4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并且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规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这是在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列,四位一体,构成我国  相似文献   

5.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懈努力,当前尤需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一、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首先,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对执政党而言,没有巩固的执政社会基础,就不可能有长久的执政地位。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  相似文献   

6.
提炼公安精神 打造和谐警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勇华 《公安教育》2006,(12):14-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核心任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主旨目标,是各项领域工作开展的一个指导重…  相似文献   

7.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创新性论断。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加深对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的理解,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探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统一战线历来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在县委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激发社会活力,促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要求。当前,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古往今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党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相似文献   

13.
韩锴 《观察与思考》2005,(13):52-53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并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既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又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从社会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执政的共产党在社会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务必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省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有了更加明确和清醒的认识。许多同志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应该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许多党员干部认为,对我省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实践》2006,(4):8-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关系到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何地位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加陈述。一思想政治工作是…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6,(20):20-21
《决定》共分八个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李俊斌 《前沿》2006,(2):209-2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置。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和逐步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吴旭敦 《传承》2006,(6):98-99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顺应民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反腐倡康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反腐倡廉工作紧密相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