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2.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3.
民族乡是我国基层政权的一种形式,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基层政权。我国各少数民族目前建有1700多个民族乡。我国的民族乡、镇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民族乡、镇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乡、镇制度在实现各民族平等、自治和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当前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这一制度的完善,明显的积极作用将会更加突出,特别是对杂散居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将起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从民族乡建立及发展过程、民族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其保障等方面,探讨有关民族乡及其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春元 《北京观察》2010,(10):26-28
<正>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政治制度。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民族乡经济发展,不仅是建设"三个北京",  相似文献   

5.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6.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07,(5):54-56
一个省会城市辖有3个民族自治县,这在全国是少有的,它就是昆明。除此之外,昆明市还有7个民族乡、45个民族聚居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7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19%,有9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8.
丁爱萍 《楚天主人》2013,(11):10-13
<正>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散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湖北是多民族省份,也是民族工作大省。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是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9月  相似文献   

9.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曲靖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占总人口的7.2%,有世居少数民族7种,其他少数民族38种,散居在113个乡(镇),相对聚居在8个民族乡和非民族乡的99个民族村委会,共2230个村民小组,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信教群众约24万人,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77处,教职人员760人。民族散杂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欠发达,五大宗教齐全,信教群众较多等是曲靖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最大市情。  相似文献   

10.
昭通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处滇、川、黔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区,既不属于民族自治州,也无民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全市辖19个民族乡,有24个少数民族56041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民族乡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民族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和研究加快民族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族乡有2.900余个。民族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民族杂居地区,建立在相当于乡的 少数民族小聚居的基础上;另一部价则分布在我国现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在这些地方 内的相当于乡级、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的小聚居基础上。全国民族乡的少数民 族人口约有600余万。但是,长期以来,民族乡的工作一般化、一刀切现象十分严重,并没有 完全起到国家建立民族乡的应有作用。很多民族乡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于汉族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应该建立民族乡,凡是过去建立的相当于乡的民族自治区,应该改建为民族乡。现将有关建立民族乡的若干问题,指示如下:一、各少数民族相当于乡的聚居地方,应该依照当地民族关系和便利生产等条件,分别建立下列的民族乡:(一)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相当于乡的地方建立的民族乡。(二)以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共同聚居的相当于乡的地方建立的民族乡。  相似文献   

14.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的西南部,与缅甸有290多公里的边境线,区内有彝、佤、傣、拉祜、布朗、白、回、傈僳、苗、德昂、景颇等11种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4.6万,占全市总人口38.9%,全市8县(区)中有3个民族自治县即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及23个民族乡(现只有18个,另有5个已改为镇),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边境民族工作至关重要。回顾临沧的民族工作,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感到民族工作没有过去好做了,…  相似文献   

15.
普洱市是边檀多民族地区,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5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10个县(区)中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边境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有9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改革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事关大局,牵动全局,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全市工作中的重要性、特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12,(1):33-35
昆明市有3个民族自治县,4个民族乡,47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少数民族人口8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8%。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1.9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14.54%。昆明现有52个民族成分,9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成分多、人口多、分布广、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阅读报纸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情况 ,最近我又从报上读到民族乡的情况 ,请问民族乡是怎么回事 ?四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维维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设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条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这有两种情形 :一是民族自治县内有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可以建立民族乡 ,如我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  相似文献   

18.
<正>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54.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10个县(区)中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有9个少数民族近20万人与境外同一个民族跨界而居;少数民族人口众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吉安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畲、苗、回、满、彝、壮、蒙古、京等37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4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5%,其中城市少数民族3000余人,农村少数民族37000余人。目前,我市有3个民族乡,27个民族村,85个民族村小组,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市。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郭绍建 《今日民族》2007,(11):57-59
施甸县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个多民族县,辖区内有2个民族乡、12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在全县占当地居民人口总数1/3以上的自然村有122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2种少数民族。2006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2006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人均纯收入780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1846元的42%;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为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的78%。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