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要完成这个任务,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当代青少年思想异常活跃,同时,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最快的阶段,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不同步往往带来众多的青春期困惑。加之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集于一身,缺少生活的磨炼,任性,挫折忍受力差。在他们身上,社会转型时期带给他们的开放意识和在巨变面前困惑、畏惧而形成的封闭…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要求为军队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军队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源头和基地,必须着眼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不断凝聚起推进转型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8,(24):57-57
银川市二十一小学是国家教育部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双语学习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学实验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全区德育示范性学校,全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实验基地,全区“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验基地。现有37个教学班,2054名学生。有教职工10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  相似文献   

4.
三峡大学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24000余人,成教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总数45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设有44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点、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0,(17):19-19
近年来,湘钢以职业发展为牵引,打造支撑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有技能员工1.3万人,占员工总数的76%。其中首席技师l1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800人。2006年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8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12):F0002-F000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电顾问贵阳院”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是全国勘测设计百强设计院,贵州省政府审定的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基地。现有员工101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主要承担大中型水电站勘测、设计、科研、监理、咨询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理论导报》2013,(6):68
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创建于1903年,以圣哲先贤朱熹别号紫阳冠名。目前,学校51个教学班,学生3100余人,教职工170人,是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全国发展与创新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全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  相似文献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普教育中心成立于1998年3月。几年来,我们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普教育一日游”、科普社会实践和“生物夏令营”等活动,集科技教育与旅游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1999年12月国家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我中心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基地优势,对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树立热爱祖国、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意识,增强了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的主要体会是:———搞好宣传工作,是科技教育深入的基础。几年来…  相似文献   

9.
李丽莉 《新长征》2009,(11):48-49
振兴大业,人才为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振兴吉林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几年来,全省上下通力合作,通过不断提高人才意识,创新人才工作思路,打造人才政策平台,加强人才项目建设,使全省人才发展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实现吉林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闫贵福 《求贤》2014,(11):20-21
日前,在西青开发区赛达职工文化中心举行了“圆梦·西青”干人专家西青行又一专场活动——新材料创新创业研讨会。地图上的天津市西青区,像一双张开的臂膀,欢迎五湖四海的人才聚首。作为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定位为“电子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历史文化与生态宜居城区”的西青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事关西青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特别是近几年,区委把“人才强区攻坚战”列为全区三大攻坚战之一设立了科技、人才“两个一亿元”的专项资金为助力科技、人才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发展,必须稳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但近年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东北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急需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助推东北振兴,应积极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人才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12.
《求贤》2008,(4):31-32
卫生事业,关系到民生质量。而卫生大计,人才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公共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培养领军人才”的工作思路,着重在“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提高素质,增强实力”上下功夫.坚持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建立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人才与学科发展同步规划共同发展机制、培养学科带头人机制、搭建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机制和人才投入机制.为激励、吸引、留住和发挥人才作用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我区公共卫生人才政策和制度的比较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梁旭莉  聂强 《当代贵州》2014,(20):40-40
7月4日,贵州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竞器组委会在贵州省科技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贵州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启动,竞器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大众科学杂志社承办,面向全省720余万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教育对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包括科学探究方法的传授、科学态度的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涵育等。学习科学不是少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专利,科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使更多的人成为具备科学素养的高素质的国家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建于1992年,是从正定县留村业余体校发展起来的,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乒协正定国际培训中心""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国际乒联——国际精英培训中心"。正定基地主要担负着国家乒乓球队世界大赛前的封闭训练任务。自1992年以来,基地已接待国家乒乓球队五届奥运会、十届世乒赛及其他世界大赛等封闭训练二十五次,基地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国家乒乓球队的"福地"。1999年7月,世界冠军王励勤、王楠、李菊、杨影、闫森等在基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定基地多次承办国际青少年乒乓球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1,(9):F0003-F0003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  相似文献   

17.
科学人才观认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黑龙江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机遇期,人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只有以科学人才观指导我省的人才开发,才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智力保障。首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根据我省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确立“就地取才、盘活存量”的观念。坚持“适度有别”的原则,科学处理本土人才与外引人才的关系,实现人才资源的“共振效应”。我省现有人才总量较大,截至2004年底我省人才总量为293·8万人,居于全国第六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抓。2003年到2009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8.8万人增加到103.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从不足6%提高到24.6%,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0,(17):16-16
城市要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关键在于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优势、改善人才结构、注重人才发展。近年来,长沙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致力把长沙建设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31(2):F0002-F0002
2006年3月,宁波飞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海九龙湖镇落户,首期投入资金700万元,二期投资800万元占地700亩,其中标准大棚基地500亩,露天基地200亩,公司有农业科研及蔬果栽培技术人员20人,超市配送人员200余名,带动、联营种植户200多户,现有8&#215;60米标准大棚500座,沟渠路配套设施完善,菜田排灌、大棚喷灌设备齐全;按无公害蔬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