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海 《传承》2008,(10):54-55
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我国道德建设水平较低和公民的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单纯地看成是国家道德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利益及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实现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利益合理化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傅治平 《新东方》2001,10(3):33-40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协调社会利益的一种公共准则。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因此,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按一定阶段、一定层次逐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从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转型,从道德整合中实现道德创新,从道德实践中实现道德完善,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相似文献   

3.
叶勇 《人民论坛》2011,(8):72-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因其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呈现出特殊的道德认知冲突、道德情感冲突、道德行为冲突和利益追求目标冲突、利益获取途径冲突、现实利益差距冲突。通过加强教育和机制建设,实现领导干部道德冲突和利益冲突的协调,是解决领导干部道德失范、腐败堕落现象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4.
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我国道德建设水平较低和公民的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单纯地看成是国家道德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利益及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实现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利益合理化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出现社会道德的下滑,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公平、不公正,缺少利益共享机制和畅通的利益表达途径,使得社会不同群体对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猜疑、隔膜和不信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社会墙。这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有效的思路来解决。要拆除社会墙,必须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发展社会资本,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构建社会利益共享和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同时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  相似文献   

6.
所谓道德原则,就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人们道德行为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或称作基本规范。是道德规范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与道德规范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道德原则可以说是总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可以说是具体的道德原则。道德原则的基本思想指导着所有的道德规范,而又通过各个具体的道德规范,显示出它的作用与特征,是道德阶级性的集中反映。所以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道德,有不同的道德原则,直接反映出不同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在私有制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道德原则是利己主义,一切为了维护个人的利益,这种道德原则是为维护私有制服务的。而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主义道德,特别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基本原则必然是维护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集体主义,而不可能是利己主义。近年来,有人认为我国目前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虽然是公有制,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高,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政策,其道德原则不应该是集体主义,而应该是“合理的利己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所经历的社会转型,是全社会范围内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利益型不仅表现在体制上的转型,而且更深层面地、更具根本意义地表现在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提高。转型呈现的多元化格局使社会整体利益和各种社会利益本身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并使人民群众焕发起在旧体制下被泯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恢复了活力和动力。但与此同时利益转型对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因此,本文认为必须重建适合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明体系,具体的方法思考是:协调和整合多元利益:强化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换等。  相似文献   

8.
制度道德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正进行社会治理的根本手段。制度道德建设成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中,在历史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制度创新,建设科学的制度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失的精神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前沿》2005,(11):202-204
道德是社会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道德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道德建设是不可缺失的精神基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所经历的社会转型,是全社会范围内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利益型不仅表现在体制上的转型,而且更深层面地、更具根本意义地表现在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提高。利益转型呈现的多元化格局使社会整体利益和各种社会利益本身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并使人民群众焕发起在旧体制下被泯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恢复了活力和动力。但与此同时利益转型对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因此,本文认为必须重建适合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明体系,具体的方法思考…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道德体系仍然是共产主义的道德体系,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由于社会主义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这三者的利益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诚信的社会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瑞林 《理论月刊》2003,(10):129-131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的本质是讲效益的。诚信是经济伦理与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资本,它的投入,能促使投入社会过程的资本实现理性化运作,牵引着人们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良好社会风气、高尚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社会的目标是公正。如何实现社会公正,中国传统社会的答案是“依靠道德”。历史告诉我们:依靠道德维持公正是失败的。为了追求公正,我们必须抛弃对道德奇迹的寄托,必须走向制度现代化。现代制度并不摒弃道德,它追求道德目标,但不依赖道德手段。现代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将道德写进制度,用制度去保证道德。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人追求利益时惟利是图,违法乱纪,有必要借助于法律和道德进行“必要限制”。从法律方面产生的他律和自律以及从道德方面产生的他律和自律有利于促使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或者其他人利益———合法的或者道德上认可的,并促使人们自律的时候在“必要限制”的范围内争取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唐土红 《桂海论丛》2002,18(4):67-69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 ,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观因素就是个体道德、人性变异所引起的对利益的饥渴追求 ,客观因素就是社会道德价值多元化给腐败分子提供了滋长腐败行为的土壤。从伦理学上反腐 ,一方面要从个体道德“内”部防腐 ;另一方面则要从社会道德“外”部反腐  相似文献   

16.
声音     
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助推了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道德冲突必然愈演愈烈.道德冲突是经常性存在的客观社会现实.西方学者对解决道德冲突的尝试虽然并不很成功,但对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道德冲突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我国现时代,解决道德冲突,必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道德教育方面要注意厘清道德冲突与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无知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守道德规范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 ,由于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 ,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 ,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我国尽快消除道德失范现象的基本途径 ,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及其制度伦理的道德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仁武 《岭南学刊》2003,42(6):21-24
文明概念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理解,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层面相对独立的范畴。在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文明与社会道德进步是不可分割的,其中制度伦理为政治文明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推动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凸现人民权力与人民利益的政治诉求和道德前提。  相似文献   

20.
魏来  曹立波 《前沿》2010,(14):158-160
在国家不断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的条件下,问题广告依然屡禁不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规制广告发布时出现了道德缺位,这种缺位表现在注重了法律制裁,没有注重道德制裁;注重了对广告主的制裁,没有注重对广告发布者制裁;没有运用道德制裁触及广告发布者的致命要害,即经济利益。出现这一问题客观上的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的道德体制尚未形成,主观上广告发布者缺乏社会责任,同时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尚未形成一种道德强力去制约问题广告的发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广告发布者、消费者等方面加强道德建设,从多角度形成可操作性的德治制裁措施,从法治、德治两方面规制广告的发布,维护受众和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