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曾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苏联人民给予中国人民的宝贵支持."随着我国和苏联一批历史档案的解密,苏联对中国的物资援助的史实逐步浮出水面(本文不谈对孙中山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援助).  相似文献   

2.
张梅 《世纪桥》2009,(16):31-32
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了中国人民无私的援助,其中包括向中国革命阵营派遣军事顾问。据苏联学者统计,这个时期苏联共向中国派遣了135名军事顾问。  相似文献   

3.
背景:1969年3月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9,(9):53-54
沈志华在7月20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1958年赫鲁晓夫访华和金门危机爆发以后,中苏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不断加剧,苏联开始有意减少或减缓向中国派遣专家(主要是在核武器研制方面)。这是容易解释的,从内心深处讲,无论是斯大林还是赫鲁晓夫,都不情愿让中国分享苏联已经掌握的秘密。只是由于赫鲁晓夫要确立其在苏联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成立宣言切实表明,中国抗战文艺工作者试图将抗战的文化事业融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潮流中,“在增多激励与广为宣传的标准下”,“把国外的介绍进来或把国内的翻译出去”。在抗日救亡的危急关头,译介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成了国统区一个热点。由于苏联是当时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战斗堡垒,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命运相关,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6.
论抗战初期苏联援华政策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其初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对这种援华政策的性质,在50年代中苏友好之际是给予全盘肯定的,即使对抗战后期苏联对华政策中存在的民族利已主义也不置一词。8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的研究逐步展开深入,同时对苏联援华问题的评论也呈现一种相反的倾向:不仅批评了抗战后期苏联对华政策中确应批评的错误,而且认为抗战初期也存在类似错误。这样大起大落的评论是难以真实反映历史原貌的。为此,需要我们持一公正客观的态度,本文拟就如何看待抗战初期苏联援华政策的性质略陈管见,希冀同行指正。一笔者认为,抗战初期苏联援华政策的性质是国际主义的。否定论者则认为,苏联此间援华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谈不上什么国际主义。这种观点西方有,国内也不乏其例。曾作为陈纳德“飞虎队”成员之一的杰克·萨姆森,在80年代写的回忆录中就这样说,苏联在  相似文献   

7.
叶剑英元帅不仅是指挥千军万马、举世闻名的统帅,也是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诗人。毛主席一再称赞叶帅的七言律诗写得好。我对叶帅的才华早有耳闻。后来,我作为译员跟随军事友好代表团于1957年访问苏联,有幸直接接触叶帅,深刻感受到他确实是才华横溢,名不虚传。他能即兴咏诗,出口成章,思想敏捷,令人惊叹不已。 1957年我随团访苏至今,已40个年头,但叶帅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杨淑艳 《世纪桥》2004,(4):29-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苏联对华实行“联蒋压共”政策,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使建国初期的中苏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一、“二战”胜利后的世界格局及苏联的对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完全改变了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原先的六大强国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垮,英、法虽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也耗尽元气,唯独美国大获战争之利,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1946年4月6日,杜鲁门上台后宣称要挑起领导世界的责任,美国凭借自己强大  相似文献   

9.
钱江 《湘潮》2005,(10):39-40
2005年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前的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也以绝对多数票批准这一协定。至此,中俄之间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凝思历史,人们不会忘记一个弹丸之地——珍宝岛。1969年3月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对此,师哲在回忆录《我的一生》中有所评论:  相似文献   

11.
1925年7月,在苏联的帮助下,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在广州国民政府存在的17个月时间里,苏联在军事装备的提供、军事人才培养和作战的决策指挥等方面给予了广州国民政府重大的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12.
1937年8月《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志愿飞行员来到中国,与中国空军一起投入到各地的空中战场。由于苏制飞机的先进性以及苏联空战战术的正确运用,中日空战中中国的失利局面逐渐得到扭转。美国志愿航空队作战方法不正规,被日本人称为  相似文献   

13.
林晓光 《世纪桥》2004,(3):52-55
1949年8月,在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受中央委托组建新中国人民空军、后来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任司令员的刘亚楼率领一个小型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与苏联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举行了3次会谈,达成了苏方向中方提供飞机和教官,帮助建立航空学校,培养空、地勤人员的协议。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25年7月,在苏联的帮助下,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在广州国民政府存在的17个月时间里,苏联在军事装备的提供、军事人才培养和作战的决策指挥等方面给予了广州国民政府重大的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15.
有关孙中山晚年生平的研究,对他和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关系的关注一直较为缺乏。随着近年来中国与苏联、共产国际关系档案以及部分当事人回忆录、传记的公布和出版,使得从细节角度梳理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的关系成为可能。1923年到1924年间,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前后经历以下几个时期:随鲍罗廷来华的少量苏联军事顾问时期;以巴甫洛夫、加伦二人为首的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时期;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前后的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时期。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时期,当然第三个时期也受孙中山对苏政策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海 《党史纵览》2005,(1):19-21
1949年12月. 毛泽东刚刚胜利指挥完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就匆匆踏上了苏联"老大哥"的国土,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行程万里的出国远行.对于毛泽东在这次苏联之行中与斯大林会谈的一些情况,多家报刊曾经作过介绍,本文向大家叙述的是当年曾作为贴身卫士跟随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李家骥所回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军事文学?简单地说,军事题材的文学,就是军事文学——凡是与军事、军队、军人的活动有关的文学,都可以叫军事文学。20世纪40年代前后,苏联军事文学名著如《前线》、《日日夜夜》、《恐惧与无畏》等,对人民军队治军、作战、整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20世纪40年代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8.
袁媛  陈荣达 《广东党史》2011,(10):43-48
在中国现代史上,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类比的。早在1929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就出现了大革命失败以来未曾有过的高涨形势,受此形势鼓舞,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于是要求中共在城市建立统一的苏维埃政权。1931年以苏俄为模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到北京。这时,建国问题已迫在眉睫,中共中央领导亟需同斯大林面谈以建立今后中苏两国的新型关系。特别是苏联能否立即承认新政府,对新中国能否在国际上立足至关重要。毛泽东本来准备亲自和斯大林面谈,因当时解放战争正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我军应抓住机遇,面对军事变革,把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方向、目标模式的特点,并在重点环节上谋求突破,才能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