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先林 《知识产权》2005,15(6):21-26
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加强其竞争地位的过程,一些涉嫌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往往与限制竞争或者垄断行为联系在一起.这尤其突出地表现为拒绝许可、搭售、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过高定价等方面.我国亟需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包括在华跨国公司在内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的微软垄断案掀开了知识产权界反垄断的大幕,随着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现,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抑制以限制竞争和垄断我国市场为目的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美国的“特别301评估报告”到中国欧盟商会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欧美国家反复要求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而与此同时,在《专利法》修改进程中,中国企业要求限制跨国企业知识产权滥用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这是中外知识产权的博弈,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辨证衡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将被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黎明 《法人》2008,(8):52-54
当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以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名义向中国企业提起诉讼的同时,在国外很多国家却不得不面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黎珊珊 《法制与经济》2013,(7):38-39,41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权,但一旦被滥用,则可能产生排除、限制竞争后果,构成垄断行为。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垄断行为类型,而是分别归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是經营者集中,因此反垄断行为认定通常遵循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具体认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中,合理分析原则的应用范围较本身违法原则更广,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一般原则的性质。①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颁布和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垄断的指南或规章,并以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为基础,采取或遵循一种分类规制的原则思路对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认定作出细化规定。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关于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定较为原则,极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研究制订专门的、确定性较高的执法指南或者规则,并将分类规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王先林 《法学》2004,(3):107-112
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和重要。但是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神圣化和绝对化 ,而必须有一个合理与适度的界限。同时 ,即使知识产权的获得本身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际的行使行为也存在一个正当与否的问题 ,也就是说 ,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也有一个不正当行使 (即滥用 )的问题。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 ,而在我国似乎还是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微软、思科以及DVD专利联盟等在行使知识产权中的一些行为不断受到质疑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在我国也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滥用是否应受反垄断法规制是有一定条件的.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滥用受反垄断法规制的条件为:1.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造成经营者集中;4.严重限制竞争;5.是行业发展所必须的,只用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方可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反之别否.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的环境之下,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对权利的滥用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就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以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对知识产权规制现状的进行分析。以期在我国建立一个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尚帅 《法制与社会》2021,(1):188-189
技术、创新以及智力成果已成为当下热门之词.纵看中美的芯片之争,无论是政治角度还是经济角度,知识产权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内容.要想不受制于人,定要有先发制人的"武器".因此,知识产权在这场"战争"中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滥用也成为了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以及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本文结合案例看知识产权滥的表现形式,梳理反垄断...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本身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对整个社会科技、公众利益的提高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但正是因其享有合法的垄断权,加上利益的驱使,权利人在利用其知识产权时,用其合法的垄断权去追求非法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益,给社会进步及由竞争而推动的科技进步造成了极大阻碍,我国刚出台的《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又规定得过于笼统而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在剖析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关系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沈木珠  解薇薇 《法律科学》2005,23(3):92-101
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也就愈显突出。后WTO时代,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已经成为国际反垄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由于涉外纠纷对国家、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深刻,学术界有必要通过透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知识产权滥用及反垄断法之约束,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的重点、原则、措施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靳晓东 《河北法学》2011,29(12):107-114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过程中,特定目的公司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隔离交易风险与保证交易安全。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立法经验,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关于资产证券化中特定目的公司的单行立法,对特定目的公司的发起人、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开展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在我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案件。国内知识产权领域对这类案件尚未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相关的论述非常的少。在当前法律与社会环境下,应当确认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可诉性,在受理条件、案件管辖等方面采取与行政诉讼并行的方式更好地平衡利益双方的权利,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杠杆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运作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产权人对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产权十分了解,但对商业和市场知之甚少。而且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不同于别的财产权,其利益实现过程中的高风险、高成本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缺乏理财能力或无暇管理的知识产权人往往举步维艰。知识产权人通过信托方式委托具有专业理财能力的信托机构经营管理其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并无须负担管理之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知识产权流转的途径,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晓平 《政法学刊》2006,23(5):76-79
刑事保护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一种重要法律手段。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基本符合有关国际条约的最低要求。但在新形势下,这一体系面临着进一步完善的需要。完善这一体系的措施包括: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模式、厘清基本相同商标与近似商标的界限、调整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主观要件等。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全球保护主义即知识产权的全球化加保护主义,其在知识产权国际立法和我国国内立法中都有体现;其影响包括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收益最大化、有利于跨国集团通过专利联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等方面;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将优势领域知识产权作为战略重点、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应对.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张玉敏 《现代法学》2001,23(5):103-110
我国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 ,而且人云亦云 ,以讹传讹。这种状况不利于知识产权法的学习和研究。作者通过对目前流行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的分析批判 ,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的定义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支配其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 ,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是 ,1.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 ;2 .是对世权、支配权 ;3.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4、具有可分授性。同时 ,对专有性、地域性、法定时间性、国家授予性等所谓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否定。  相似文献   

18.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中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基于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知识产权制度与相关国际条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之考察,对各国及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值得借鉴之处的分析,我们应当做的是:一方面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业已形成的高端保护推动国民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品领域搞创造与创作这个“流”,另一方面积极促成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我们目前可能处优势的传统知识及生物多样化这个“源”。这样,才更有利于加快我国向“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历经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产权教育要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人才规划战略,要协调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要促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从而推动知识产权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限制外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乔生 《法律科学》2004,22(1):107-11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利用专利许可 ,对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连续发起狙击 ,引发国民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关注。中国应从国际贸易规则的原则与方法出发提高对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认识 ,建立制裁国外、国内市场知识产权滥用的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尽管各国反击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层次与力度不同 ,但中国已有能力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特点及自身要求 ,制定具创新意义的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 ,设立独立的权威的反垄断执法审查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