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璇 《理论导报》2007,(5):19-20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发挥网络文化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根文化”是草根群体所承载的文化。近年来随着草根现象日益突出,“草根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导“草根文化”的发展,应正确认识“草根文化”现象,尊重“草根”群体的主体地位,引导“草根文化”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并以法规范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3.
许丙泉 《理论学刊》2005,3(12):108-110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产生于古希腊文化并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同时,崇高感也是许多西方文化现象产生的一个动因。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转型使得国人逐渐接受了这一美学范畴,并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国优秀税收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 ,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 ,强制地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 ,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它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特定的分配关系。税收作为国家的一种法律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 ,并与国家性质、社会形态、历史变革密切相关。文化一词 ,根据辞海的解释为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报刊业不断繁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级各类报刊,满足着不同层次人们的精神需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在报刊发行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逐步演变为一场“报刊大战”。目前,这场“大战”已席卷城乡,愈演愈烈,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6)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已经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观念,与传统文化不断的碰撞。而在不断的冲突中,寻找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网络文化的正向积奠,为时代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社会宗教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只有认真分析与把握当今社会宗教现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才能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8.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腐败文化”是腐败现象赖以孳生、存在和蔓延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的“腐败文化”在孳生和蔓延,使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因此,深入剖析当今的“腐败文化”现象,找出其孳生和蔓延的根源、危害及遏制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刻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至关重要。“腐败文化”的种种表现时下,“腐败文化”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比较普遍的社会舆论、心态和意识方面来说,概括起来有以下种种:一曰:“容忍腐败”。一些人…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虚拟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格局影响巨大,并迅速渗入到每个自然人的生活中,给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加强网络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现实意义(一)加强网络社会服务与管理是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第一,网络媒体是党委政府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让更多公众了解政策,形成党委政府和公众积极互动的良性循环。第二,网络媒体是党委政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逐渐被青年大学生接受、传播和创新,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镌刻着文化的烙印,我们应科学地对待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建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同时,网络媒体应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共同做好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及引导工作,为育人服务.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州是一座民族文化富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并不断吸引着外界的目光.本文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在分析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了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传媒的一贯要求。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对“三贴近”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贴近生活 ,重点要贴近经济、政治、文化这一主体生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物质生活是基础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是主体。这一生活主体与新闻舆论紧密联系 ,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 :“新闻舆论 ,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有密切的联系 ,都会产生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同时,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网络也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并且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以我国为例,目前,我们国家的上网人数已达三千多万,并且还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一个全球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因为“网络社会”的形成而逐步脱掉理想的外衣,成为现实的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它也带来了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网络伦理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社情民意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数据时代爆炸性增长的数据信息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化,网民失范和失序的在线行为导致极端言论和负面情绪大量汇集于网络空间,不断放大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分化现象。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着新的形势、要求与挑战。目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依然存在应对被动与回应滞后的困境、内部协同与外部诉求的治理难题、发声自由化与传媒市场化的价值冲击,因此迫切需要探寻可行的应对策略为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在社会文化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在社会的物质层次、意识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这三个不同等级的层面上产生的,它不断地重塑着民众的伦理观念,并使社会文化结构发生着日益深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深度发展使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它重塑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尤其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网客”文化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重新提炼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孕育了新的网络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网络设备、技术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多,尤其是大学和中小学学生触网人数的直线上升,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不断增大.一方面,网络文化以其知识的丰富性、传播的迅捷性、参与的直接性成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另一方面,信息、观念及其传播的杂乱性、虚拟性和多元性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 ,是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这一讲话表明 ,党的三个代表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先进生产力决定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前景 ,并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先进文化反映着生产力发展水平 ,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  相似文献   

19.
吴文新 《理论学刊》2023,(5):150-15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融通提出了新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是一个实践、历史和理论逻辑并行且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具有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及现实发展的必要性,亦有不言而喻的可以融通的契合性即可能性。而为了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首先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方法路径相当复杂,以“马魂中根西用”为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综合创新,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形成“中华社会主义”这种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历史周期律”的超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周期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被尖锐提出后,我党三代领导人都曾致力于超越“历史周期律”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超越“历史周期律”理论探索的集中体现和最新成果。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超越“历史周期律”的必然路径是:保持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可持续发展用以消除“历史周期律”形成的物质根源;构建先进文化的创新机制和营造先进文化创新的氛围用以消除“历史周期律”形成的文化根源;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以消除“历史周期律”形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