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陵区是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所地在,全区人口约11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近3万人,是一个人文素质较高的农业文化区。1998年区检察院起诉26案56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5案8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14%。1999年起诉25案35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5案9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26%。2000年元月至6月底起诉21案35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3案5人,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把握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进一 步做好少年法庭工作,我们从审判的视角,对2000年 以来山东省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分析 了犯罪原因,总结了少年法庭工作经验,并提出了防治 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和建议。 一、全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 (一)未成年罪犯数量 四年来,山东各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罪犯8672 人。其中,2000年审理1790人,占当年罪犯总数的 5.14%;2001年审理2227人,占5.20%;2002年审理 2077人,占5.48%;2003年审理2578人,占6.35%。 如图1。  相似文献   

3.
2011年颁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八)》)第6条对累犯制度进行了修改,根据该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这也意味着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一律不作为法定从重处罚情节,那么未成年人的前科还能否成为酌定从重处罚情节呢?这一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还应否以及如何进行法律评价,涉及到对未成年人犯罪正确适用法律,有必要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及分析(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2001年度我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未成年被告人379人。其中,14周岁至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79人,16周岁至不满18周岁的301人。从犯罪性质看,涉嫌侵犯财产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321人,其中,涉嫌抢劫的226人,涉嫌盗窃的97人,涉嫌伤害的20人,涉嫌强奸的5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的24人。2002年1-8月,我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未成年被告人242人,其中,14周岁至不满16周岁的56人,16周岁至不满18周岁的186人。从犯罪性质看,涉嫌抢劫的122人,涉嫌盗窃的50人,涉嫌伤害的21人,涉嫌强奸的9人,涉嫌扰…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小华  金花 《法学杂志》2005,26(5):123-12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必须建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犯罪原因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为此,我们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和原因为切入点展开实证调查。样本是2000年至2003年4年间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入狱的全部少年犯。调查内容主要是北京市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犯罪特征和犯罪原因等。希冀本调查能够有助于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6.
人格作为人最内涵的要素与犯罪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未成年人处于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本文简要论述了人格及人格构成,强调了未成年人的人格障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详细论述未成年人人格障碍引起的几种特殊犯罪类型,得出应该在未成年人人格形成时期遏制人格障碍的形成,以此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7.
在对未成年犯罪者处罚方面,我国刑法除了确认不适用死刑原则外,对于应否禁止适用无期徒刑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对此,有的同志认为不应禁止适用,理由是:(1)有些未成年人犯罪性质和危害极其严重,仅允许对其最高适用有期徒刑,不足以有效地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达到刑罚的目的;(2)我国刑法上还有刑罚执行中的假释和减刑制度。笔者认为,基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及责任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我国,禁止对未成年人犯罪者适用无期徒刑还是必要的。(一)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来看未成年人在犯罪上,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未成年人犯罪者具有受害者和害人者的二重性。(2)未成年人犯罪起因奇特、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犯罪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形,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着重论述在侦查监督工作中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旨在寻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决定了应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对策也应该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梳理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立法的缺憾,提出了应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各国未成年人犯罪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控帛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实现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途径,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又是民族发展的百年大计.为了给未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力度,我国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标志着我国预防未成年人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遇制度 ,尤其是具体刑罚的裁量适用原则 ,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① 在我国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司法运作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问题都有一定涉及。对此加以深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较研究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未成年人犯罪处遇制度内容的深刻认知 ,并相应地提出完善的建议。一、依法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死刑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自贝卡里亚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在我国 ,1979年刑法第 14条规定 ,犯罪的时候不满 18岁的人 ,不适用死刑。但是已满 16岁不满 18岁的 ,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 ,可以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因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频频发生,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威胁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笔者通过对2007年-2009年某市未成年人涉网犯罪进行调研,就此类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应对走私、运输、制造毒品行为负刑事责任,也不应对贩卖毒品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不应适用无期徒刑;所有未成年人毒品犯罪都不应适用罚金刑。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其引发犯罪的原因无论是家庭失和还是家庭失教,无论是家庭溺爱还是棍棒教育,无论是学校拒收还是社会浸染,其结果都将直接侵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而当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势必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创伤、性格扭曲,于是违法犯罪就发生了。我们发现,权益侵害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为了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势头,有必要围绕“权益侵害”问题进行探讨。权益侵害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权益侵害是指各种致害因素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侵袭和损害。权益侵…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分析、成因及预防对策王子孝李康熙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分析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数量上一直呈被动型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增势更为明显,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整体上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提前,...  相似文献   

17.
汪新元 《中国审判》2020,(6):98-101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采用的标准是轻刑化,目的是为了教育、挽救、改造未成年犯罪人。笔者认为,现行法律制度及司法实践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上失之过宽,这不仅不利于教育感化未成年被告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之目的。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上应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尤其应避免不区分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一味从宽的行为。只有刑罚的结果大于罪犯认为犯罪所带来的收益,刑罚才可以收到它的效果,才能真正教育挽救未成年人,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 ,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许多新动向新特点。如何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 ,必将推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卓屏 《法制与社会》2010,(18):90-90,105
自2006年以来,增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形式也由过去的小偷小摸向抢劫、抢夺、伤害、强奸、贩毒等恶性犯罪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危害社会治安,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健康成长?这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4):136-136
张竞模等人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海)2006年第6期上著文《未成年人定罪量刑特殊性研究》说,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以下特点:1.主体特点。相对于成年犯罪人,未成年犯身心发育不成熟,头脑相对简单,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犯罪形态以冲动型犯罪和简单型犯罪为主。未成年犯的社会生存能力一般较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喜欢抱团聚群,又使其常常受到他人操纵和唆使,从属犯罪,共同犯罪的情况都较成年人高得多。绝大多数未成年犯文化程度低,家庭监管和学校监管很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