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是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理论不同流派争辩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不承认观念的作用,将观念置于其研究框架之外。这一理论流派的代表沃尔兹(Kenneth Waltz,又译作华尔兹)认为,在国际关系中,结构是根据物质因素即无政府状态、该状态下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实力的分配状况来加以定义  相似文献   

2.
刘文祥博士的新著《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国会与总统》出版了。我认为该书的最大优点是融会贯通了"知己知彼"的精神,不失为一部有鲜明特色的力作。《孙子兵法》中的"知行学",讲的是军事,也是政治,推而广之,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人据此将社会科学区分为"己学"与"彼学"两大类。互为彼己,己为彼用,彼为己用,彼己互通耳联,互补互动,这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国际反恐斗争与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未来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在反恐旗号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前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大成功;后者却遭到激烈的反对,自身也陷入了泥潭,并引起了恐怖主义的巨大反弹.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70年代至今,英美学者就马克思与正义论题所发表的作品可谓是目不暇接,①在诸多作品中,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作品则堪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像艾伦·布坎南(Allen E.Buchanan)的《马克思与正义——对自由主义的激进批判》(1982)、休·柯林斯(Hugh Collins)的《马克思主义与法律》(1982)、乔治·布伦克特(George Brenkert)的《马克思的自由伦理》(1983)、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r)的《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际政治的理论研究兴起于西方,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始在借鉴或引进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具有中国风格的国际政治理论.而独具特色的理论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不仅需要倾注几代人的心血,而且还要以该领域中的开创性成果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张骥教授等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的最终成果,最近以专著的形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新变化,系统探讨了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堪称一部系统研究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的力作.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剧变,对于战争与和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突与战争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全也有新要求和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冲突和战争的主要形式在冷战时与冷战后不同。冷战时期的战争主要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战争,第二类是苏联和美国两个阵营的  相似文献   

8.
9.
在市场经济下寻求租金与在转型中的计划经济下寻求租金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许多寻租文献却没有认识到这种差异的重要性。在计划经济和转型中的计划经济中的许多行为,我们可称之为寻求余金。本文旨在探讨寻求租金和寻求余金的差异及中国经济改革从寻求余金到寻求租金的转变所导致的经济与政治上的动态变化。文章将从对寻求租金的一般理解着手,深入探究租金和余金之间的差异及最后导致的寻租与寻余之间不同经济与政治层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3月23日下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我系兼职教授吴春秋同志在法学楼系会议室为我系师生作了题为《大战略与国际政治》的报告,吴教授阐述了大战略与国际政治间的关系,强调大战略必须是从整个局势出发,不仅要考虑到局部军事战争和暂时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经由分裂走向统一,而欧洲自罗马帝国陷落后就一直保持分裂(也就是多国体系)状态?为什么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家权力始终占有绝对优势而社会力量相对萎缩,欧洲国家却大体上能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达成大致平衡从而最终发育出市民社会以及宪政结构?这两个问题是既有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实力上升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身份定位和基本目标。在《中国寻求国际地位:国际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书中,邓勇引入社会学意义上的地位概念,对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权力与身份问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解读。本文试图对作者在书中阐述的核心逻辑加以梳理,尤其是对其综合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努力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评论这项研究的成就与缺陷,以期对理解中国崛起道路和中国外交政策提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基尔卡伦(David Kilcullen)所著《意外的游击战:反恐大战中的各类小型战争》一书是分析美国十年反恐僵局的一部力作。(1)该书认为,9·11之后,极端伊斯兰圣战者的全球叛乱呈现出意外的游击战的特征,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全球恐怖分子渗入各地叛乱势力之中,通过与之结盟,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美国反恐战略对此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甄别,企图通过严厉的军事打击一劳永逸地将两者一同剿灭,这反而促使原本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2017年修宪公投后,土耳其启动了从议会制到总统制的转型,这是土耳其历史上又一次深刻的政治体制变革。在转型过程中,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充分发挥选举制度赋予的政治合法性优势,利用其在长达十余年的执政过程中积累的政治经济资源和民意基础,从2014年总统直选、2017年修宪公投取得成功到2018年总统制下首次总统选举胜出,通过渐进方式较为顺利地实现了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此次变革强化了总统权力,使得正发党与民族主义行动建立的人民联盟赢得执政权,政府权威得以重塑,同时也为埃尔多安总统实现再次连任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政治转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土耳其政治发展中国内政治分裂、政治波动和政治两极分化的历史痼疾,也将对土耳其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等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福山在其新作《政治秩序与政治衰退》中公开承认,自由民主并不完美,自由民主对政治衰退也不能免疫,不能视自由民主为普世的东西,美国式民主制度自身存在严重问题。这些与福山在"历史终结论"中的观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福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立论,仍然认为自由民主是最不坏的政体,仍将是未来的制度范式。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中国在春秋战国之后最终走向“大一统”的普世帝国,而欧洲在罗马帝国覆亡之后就一直保持多国均衡的分裂局面?为什么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权力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结构”,而“公民社会”则始终无法孕育,而欧洲国家却能够发育出公民社会和宪政民主?美籍华裔学者、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许田波(Hui,Victoria Tin-bor)的《战争与国家形成:古代中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以下简称《战争与国家形成》)一书试图通过构建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来解释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联盟政治是当前国际安全领域的研究焦点,近年来国际关系研究者从联盟维持的动力、内部凝聚力、制度化程度、联盟内部管理等视角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提升了联盟政治研究领域的理论化水平和现实相关性。在《比铁板一块更糟糕:亚洲的联盟政治与强制外交问题》一书中,柯庆生以联盟内部凝聚力为核心解释变量,探讨了联盟的内部关系对强制外交效果的影响,指出联盟内部缺乏团结和不协调会增加地区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导致现有冲突的升级和延续。借助大量的原始档案和相关研究,作者利用冷战时期的中苏同盟与美国主导的东亚联盟之间的互动来验证这一有悖常识的论断。尽管该书的案例分析侧重于冷战初期,但是为我们审视冷战时期的东亚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该书的研究问题和理论解释对理解当今东亚地区的国家关系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之间的互动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青 《国际展望》2011,(4):1-18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对时代的认识,牢牢把握国际形势的主要矛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鲜明的时代观。党的时代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个阶段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即努力争取和平,尽量制止或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同时做好战争爆发的准备。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末,这个阶段党对时代的认识逐渐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过渡。第三阶段始自新世纪,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发展,党在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实现了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20.
效率,抑或政治需要?——评《农村土地承包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必须在限制地方政府征地权利、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低保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否则,《农村土地承包法》非但不能提高效率,就连它的政治作用也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