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上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第二,要有不法侵害发生。第三,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正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对尚未开始实施的侵害和已经结束的侵害进行防卫的,不是正当防卫。第四,防卫的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认为不法侵害人不具有正当防卫权的观点不利于对不法侵害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本文通过解读刑法的正当防卫制度,提出赋予不法侵害人正当防卫权以完善刑法的正当防卫制度和保障不法侵害人的人权.  相似文献   

3.
<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电影《第二十条》中,正义没有让步。现实中,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已逐渐被“唤醒”,但“良法”的运行一向任重道远。“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赋予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是对社会良知的价值认同,这固然是一条良善之法。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使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施行反击,以制止不法侵害。正当防卫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其正义性,决定了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和鼓励。正当防卫是近年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经常讨论的...  相似文献   

5.
警察积极主动地制止不法侵害,是否成立正当防卫,在立法上和理论上都存在不同的观点。结合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可以发现,两种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一些差异,而这些不同正是防卫权的关键所在。警察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具有较大区别,不宜将其视为正当防卫予以出罪化处理,而应当结合行为性质等要素,将其作为职务行为在有关法律规范中予以明确,并且明确区分警察的职务身份与普通公民身份,从而确保警察执法和公众权益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公民同罪犯作斗争的两种有效手段。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正确区分和运用这两种法律手段,在现实法律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些时候,有个青年学生在打篮球时,被对方的球员撞倒,他认为吃了亏,便从身上拔出水果刀,把那个球员扎成重伤,造成严重后果,被判处徒刑。在谈到扎人动机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正当防卫,不负任何责任”。在这里,反映出他对法律条文的曲解。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显而易见,那个青年学生在扎伤对方时,  相似文献   

8.
我国1997年制定的刑法典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一个新规定。这个新规定在学理上如何称谓,其构成条件是什么,它与刑法第20条第1、2款的规定是什么关系,它的存在是否正当?对这些问题从刑法典公布时起,学者、专家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观点见仁见智。现将代表性的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6,(8)
在刑法学的讨论中,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是衡量学者学术观点的标准。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在缺乏防卫意识的情况下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的防卫行为。除防卫意识外,所有要件均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通过分析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既遂、未遂、无罪说,利用案例分析,比较各学说的合理性。支持结果无价值的无罪论,偶然防卫发生时,行为人想要侵害的法益和最终侵害的法益是不对等的,在结果上,行为人保护了值得刑法保护的法益,从结果上看,偶然防卫不可罚。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公民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作了规定。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防卫适当,一是防卫过当。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防卫适当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让我们举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两种情况。1983年6月的一天下午,素来不睦的李某与杜某冲突起来。李纠集同伙十余人,在杜家附近向杜某及其同学寻衅,李等依仗人多,用砖头、石块袭击了杜  相似文献   

11.
<正>“正当防卫无历史”是一条著名的法谚,意思是正当防卫权和生命健康权一样,是“自然权”,即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从原始人击退入侵的异族开始,正当防卫权就流淌在血液中,无须经由任何人或组织的确认和授予。有观点即认为,中国古代“虽无正当防卫之名,而有正当防卫之实”,那么,在古代,“正当防卫之实”具体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12.
才英浩 《世纪桥》2012,(11):46-47
正当防卫是在公力救助不济的紧急情况下,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是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准确界定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理清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及必要限度,对于保障广大公民充分行使权利,防止防卫行为被滥用.保护公民、国家权利、公共利益免受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剖析了防卫意图的含义 ,并指出防卫意图在我国正当防卫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某些行为因不具有防卫意图或防卫意图不真实而不得成立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4.
[案情介绍] 一天,范某抓住在其承包的果 园内偷东西的邓某,范某伙同其所 雇的工人刘某,将邓某反绑在果园 内的一棵树上,用皮带连续抽打将 近3个小时,致使邓某多次昏迷不 醒。后来经法医鉴定,邓某为重伤。 [法律分析] 本案中范某、刘某将小偷抓住后 以正当防卫为由将其打伤,由于不符 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而不可能构成 正当防卫,因而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相似文献   

15.
一、无限防卫权的历史演变防卫权是由人类的防卫本能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力。正当防卫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历史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复仇状态的无节制行为朝着合乎人类理性和社会需要的有限制法律行为的转变。正当防卫权,从目前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对正当防卫的普遍规定来看,它是一种权利行为,是国家为保护合法权益免受紧迫不正当的侵害,通过法律授予公民的一种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案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正当防卫认定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困境,尤其集中在时间条件与限度条件的认定上,导致司法实务中能够被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为数不多。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所有家庭成员之间,但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行为更为常见。从受虐妇女反击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学界相关理论与观点,建议对家庭暴力案件中认定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谨慎放宽,对于限度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放宽,既要注重对受虐妇女权益的保障,也要注重对罪刑法定原则的遵守。  相似文献   

17.
王立志 《学习论坛》2006,22(8):78-80
与1979年刑法典对正当防卫的规定相比,1997年刑法典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在第二十条第三款中规定了特殊防卫权的问题,自此以后,这一规定改变了中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格局。同时,由于新规定产生了新问题,引起我国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这方面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且也有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着眼正当防卫合法条件的司法运用,认真分析防卫时间、防卫限度在司法运用中的现实问题,深入探讨了假想防卫行为人和防卫过当行为人的罪过形式。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也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赔偿数额等相关内容的基础。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是人格权益遭受不法侵害的人,并且是依法律规定有权请求赔偿的人。  相似文献   

20.
吴若飞 《新湘评论》2004,(12):64-64
近年来,案件“私了”现象屡见不鲜、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后.他们不是依法抗争,讨回公道,却往往通过“私了”途径求得解决。“私了”的结果,不仅亵渎了法律,有的还放纵了犯罪,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