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针对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各地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目前情况看,乡镇干部“走读”风已基本得到遏制,大多数地方的乡镇干部已由“走读”变为“住读”。然而,随着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逐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住读’以后干些啥”就是其中之一。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初衷是转变干部作风,但仅从“走读”变成“住读”并不意味着干部的作风就转变了。如果“住读”干部仅仅是为了应付值班而住在乡镇,或无所事事地瞎溜达那么乡镇干部在群众眼中的印象并不会好转多少,相反甚至会引起群众…  相似文献   

2.
乡镇干部“走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干部身上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倾向,是近年来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所谓“走读”,主要是指一些家不住在乡镇的干部每日上下班通勤的现象。乡镇干部“走读”,乡村百姓有急事找不到干部,办事极不方便,造成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把治理乡镇干部“走读”作为今年廉洁自律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一些地方在解决“走读”问题上,总结了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究竟怎样解决“走读”问题,我们选编了几篇有不同观点的稿件,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住有所为     
江苏省泰州市乡镇干部不“走”且“读”,晚上住在乡镇,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忙着给自己“充电”。这是他们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后出现的可喜变化。从2000年“三讲”教育开始,泰州市着手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各乡镇机关陆续建起了小食堂、小浴室、小活动室,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住宿条件,并制定了考勤、考查、考核制度,基本解决了乡镇干部“走”的问题。然而,把人留住只是解决了问题的第一步,住下来干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人住在乡镇,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而是忙于吃喝玩乐,那就背离了组织上的初衷。为此,泰州市在乡镇…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乡镇领导干部的变更和城乡干部交流的增多,出现了乡镇干部“城市化”倾向,即家在城市或县城,工作在乡镇的干部越来越多。群众戏称这些干部为“走读官”。据对10个省的一些地市调查,乡镇干部把家安在城市的,少的有30%,多的达90%。某省对12个县市区在乡镇工作的326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调查,有1844名在县城或市区购买或建有私房,其中有一个县21个乡镇的252名副科级以上工作人员,有224名在县城购房或建房,占88.3%。乡镇干部在县、市、区居住,虽然解除了干部的一些后顾之忧,但其不利影响也越…  相似文献   

5.
现在到河北省邢台市的农村基层,你会发现,昔日那些被群众称为“上午露露面,中午进饭店,下午找不见”的乡镇“走读”干部,如今都吃住在乡镇,忙碌在田间,为农民解难题、送技术、搞服务,受到群众赞许和欢迎。产生这一可喜变化,主要缘于该市去年积极采取措施,狠刹乡镇干部“走读”歪风,重塑了乡镇干部形象。建章立制,管住干部的腿邢台市共有8460名乡镇干部,其中2985人家在县城,占总数的35.3%。过去,有的乡镇“走读”干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身在乡镇,心在城里。一些乡镇机关经常冷冷清清,一到节假日更是唱起了“…  相似文献   

6.
过去,海南省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全省有乡镇干部7925人,家不在所在乡镇的就有2355人,占总数的29.7%,而且绝大部分乡镇“一把手”的家都不在其任职的乡镇。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既影响了农村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又有损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今年初,全省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一开始,省委、省政府就把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作为“三个代表”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整改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边学、边教、边整、边改,目前乡镇“走读”现象基本得到遏制,过去的“走读官”成了“乡里人…  相似文献   

7.
近日,砀山县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严禁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的规定》。这一《规定》的主要内容是:自2001年2月1日起,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每周住乡镇时间不少于5个晚上(法定节假日除外),正常工作时间一律不准“走读”;对所有乡镇  相似文献   

8.
记得上中学时,一些农家子弟往返十几里山路上学当“走读生”。然而如今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在乡下,吃住在城里,早晚往返于城乡之间,这些人也当上了“走读干部”。五六十年代的乡镇干部可不是这样。他们中的许多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拿着半斤粮票一元钱,在农民家里吃派饭。他们白天走东家,串西家,晚上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那时候,不少乡镇干部一张桌子,一张床,办公睡觉都在一个屋,到了周末干完了手中的急活才抽空骑着自行车顶着星星月亮往城里的家跑一趟。那个时候的乡镇于部认为,自己是泥腿子干部,土里生土里长,离开…  相似文献   

9.
提起广东省梅县雁洋镇,许多人都知道,那是叶剑英元帅的家乡,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该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边远落后的山区小镇一跃成为全县的“首富镇”,进入了全国百个“明星镇”的行列。当地群众说:雁洋镇能有今天,是与镇委镇政府的干部20年不“走读”分不开的。干部说:领导带了头,我们住在镇上心里也踏实。早在20年前的1983年,雁洋镇党委、政府就从加强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出发,制定了乡镇干部住镇制度。该镇先后制定了《雁洋镇机关勤政廉政制度》、《雁洋镇机关干部岗位…  相似文献   

10.
乡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应在参照执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同时,把着重点放在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上,这样才能使廉洁自律取得好的效果。从目前来看,在乡镇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包企业中的问题。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乡镇领导干部的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发展乡镇企业上,而乡镇企业尤其是初创期间或处于困难时期的乡镇企业,要名名不响,要路路不熟,要钱钱没有。这样一来,发展乡镇企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乡镇干部参与,各条渠道都需要乡镇干部去联系勾通。包企业的干部直接为企业跑资…  相似文献   

11.
春光明媚,锣鼓喧天。“村村通公路万人行”活动正在举行。游行队伍所到之处,村民都会围涌上来,高呼感谢人民政府的口号。这是发生在去年4月初,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道路硬底化开通仪式上的感人场面。知情人说,两年前镇盛镇还是茂名市十大扶贫镇之一,干群关系不好是出了名的,而今的镇盛镇,群众已把干部当作自家人。引起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茂名市在狠抓经济发展、帮穷治穷的同时,从认真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入手抓干部作风建设,出现了乡镇干部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的好风气。“要为群众办事得先住下来”近年来,茂…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加强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收到显著效果。如今,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较大转变,群众观念、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图为垫江县的乡镇干部蹲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难题。乡镇干部办实事@张庆凯 @黎延奎  相似文献   

13.
"官子"高手     
皖风 《检察风云》2005,(5):22-24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四个春节收受下属送来的“过节费”居然超过百万元;一次调整干部收益 100 多万元;生病一次收到 40多万元;主导全县干部调整的县委常委会成了“常为贿”、“卖官场”。    2004年冬至这天,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继王怀忠案件之后阜阳市历史上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要案作出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14.
时下,村财乡管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已在一些地方逐步推行,其目的是为了杜绝村干部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促进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笔者发现,一些乡镇在具体实施中,错误地把“村财乡管”变成了“村财乡用”,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乡镇组织出现资金困难的时候,挪用、平调或借用去应急;二是巧立名目截取“村财”,有的甚至用于发展乡镇机关经济实体,为乡镇干部搞创收,谋取福利;三是将“村财”直接划入乡财政,用于办公支出或用于机关发工资等;四是被少数乡镇干部利用,趁机硬性推销烟酒、挂历、文具、农药、种子等,然后从村…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干部管理体制和就业体制等方面的弊端,使得许多乡镇政府干部“亲缘化”现象严重存在,并有蔓延的趋势。据调查,某县一个乡镇的近百名干部中,存在亲属关系的就有40多人。个别乡镇工作人员半数以上存在亲属关系。这个问题的存在,给工作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是影响乡镇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乡镇机关内部因为亲连亲,成了名副其实的父子站、夫妻所、兄弟室、舅甥办,结果造成办事不讲原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二是影响乡镇机构改革和干部选拔任用。存在亲属关系的乡镇干部拉帮结派,甚至操纵乡镇换届…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湖北省枝江县委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入手,切实加强党委班子内部监督,推动了县委自身的建设。其做法是:一、广泛征求意见,为民主生活会做好准备枝江县委每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都委托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拟定《征求意见提纲》,分发到每个基层党委和县委党风监督员、政府特邀监察员(简称“两员”)手中,广泛搜集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如去年县委两次民主生活会前,县纪委常委走访“两员”50余人次,召开“两员”座谈会10多次,搜集意见达10个方面98条。另外,由县委组织部征求乡(镇)、县直单位党委的意见和要求并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中央纪委、监察部对全国10个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15个部委的领导干部住房情况、清理违反规定乘坐超标准小汽车情况、贯彻制止用公款“吃喝玩乐”有关规定的落实情况和收入申报等“三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11月中旬,中央纪委、监察部又在天津召开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交流、总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经验。可见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是常抓不懈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自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三项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0,(9):25-25
本刊讯为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10年,贵州在全省所有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地厅级单位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一报告两评议”以落实全委会委员们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为核心内容,即: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全委会委员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全委会委员还要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还规定,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就已确定的治国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修正案》。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为1名乡镇主要领导,本人深刻体会到学法、用法、严格执法的重要性,认为乡镇干部学法要做到“勤、新、精”3个字。学法要“勤”。乡镇作为最基层一级政府,工作面广、量大,和群众接触最为频繁,常听一些乡镇干部说:“现在乡镇工作难做”。的确,随着3个…  相似文献   

20.
在乡镇一级,纪检监察干部不能到职到位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兼职过多,任务过重。据我们了解,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普遍要兼任十几样甚至更多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本职工作有联系的审计、剖亏、财务审核检查及干部考察等工作兼职;二是上级“三机关一部门”聘任的工作兼职,到目前为止,我市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都已兼任市直14个单位和部门的行风监督员职务;三是本单位党委政府安排的插村插厂、包片和分工负责几项具体工作的兼职。乡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多的两人,少的仅一人,要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