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充实人生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充电,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更应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做好工作,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使自己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因此,自己多年来把继续学习当作生活的一种需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节假日等休息时间读书学习,并经常联系实际写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2.
关于女性道德的思考尤志芳孟振萍/摄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思想界、理论界大声疾呼人的塑造与道德重建,试图寻找出一个适应新世纪的社会道德规范。女性因其重要的社会伦理地位,使得她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对全社会、全人类都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3.
激励的作用与运行模式赵振宇一、激励对人与社会的作用社会主义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子系统组成的庞大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适应系统,以便高效、低耗、持续地输出高功能。由于人们不同的职业、社会经历和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他们将以不同...  相似文献   

4.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适应“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而逐渐走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舞台的,其核心是把社区居委会建设成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然而,在开展社区建设的实验和探索中,现行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却给了我们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随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从企业和政府机构剥离到社会,社区越来越需要政府给予其更大的自治权利和自主空间,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准行政组织的“异化”现…  相似文献   

5.
钟莹 《广东民政》2010,(3):42-43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是最早发展和成熟的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模式。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个案工作的定义是“个案社会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惑无法与社会环境或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人或家庭。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对于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实与功利之间:论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学会适应社会和积极进入社会。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社会互动。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 ,其社会化水平相比于过去的大学生是大大地提高了。同时 ,大学生的社会化也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和功利色彩。高校的学生管理应该研究和适应大学生社会化的新特点 ,在教学管理、活动管理和生活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变革,使一个人在学校的知识和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变革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一)终身教育的涵义 终身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人们的一生中不断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包括其他称为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使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接受组织化、系统化或非正式的教育与学习活动,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更多的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潜能的发展和自我的实现,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从…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军队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中,有两句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出战斗力,它可以使每个军人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去争取胜利。同样,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每一个人,都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特征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潜能开发、活动效率以及社会适应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在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非智力性因素中,人格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许多智商较高、天资聪颖者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微观经验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的空间迁移、人的空间聚居和空间的社会扩展3类社会表征.这些表征是城市化进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渐次展开.基于适应视角和治理视角对城市化进程的微观研究进行梳理,可看出治理和适应之间复杂互动关系:有时候适应导致了治理,另一些时候则治理导致了新的适应.当代城市治理实践可区分为3种类型:剥夺式治理、调节式治理和恢复式治理.如何设法改变单向治理和单向适应的局面.是影响各社会行动者和正式/非正式外部力量的社会命运的一个重大结构性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就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而言,它与市场经济有着内在的必然关系,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说建设精神文明,它要适应市场经济系统及其特性,健全的市场和实现市场经济功能的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首先,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系统及其特性的要求。现代市场经济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是相对独立发展的,但是又与人的系统、政治系统、教育系统等不可分离的。作为经济系统,它是根本性的基础系统。这就是说,现代市场经济就其根本性质而言,是一个物质的系统、社会的系统;就其规模而言,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假如我们把孤独症学生适应世界的过程比做不懂外语的一个人到外国的旅程,在听不懂、看不懂当地语言、文字,无法与人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不适应。此时如果看到自己熟悉的文字,无疑会促进这个旅行者对当地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谫论大学生情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商作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和发展的重要商数,已被社会众多人士关注。如何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加强情商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走向社会.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以期在未来获得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分析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当一部分人突破了传统的单位人身份,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社区变成了一个小社会,一个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社会单元,因此也就有了社情民意,有了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5.
评价体系是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必备条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做才会得到荣誉、奖励和经济报酬,是一个社会引导人们前进的方向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对人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也应随之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中国入世后游戏规则的变化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是当前我国的一些情况却不令人乐观。请看:据报道: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不到40岁的王铭铭是中国新一代人类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他剽窃他人著作被揭露以后,多少人为之惋惜。据有关材料介绍,他…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岁月如梭,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日益更新。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实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湖南省安乡县初中政治课题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初中政治教师的这个梦想。 一、在现实中站稳脚根 根据调查统计,安乡县共有初中教师1841人,其中教政治课的有294人,而专职政治教师只有30人,占总数的1.6%弱;教师学历合格的只有20人,占总数的 1.1%弱。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备课中的教条主义、授课中的…  相似文献   

17.
朱力 《人民论坛》2014,(7):6-10
当浮躁在一个社会中许多人身上表现出来,或者在群体认知与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特征。社会浮躁的根源是,社会变迁后社会成员在认知与行为上对其不适应的反应。社会变迁是因,社会浮躁是果。它不是人为可以消灭的。浮躁心态的对立面就是冷静、淡定、理智的社会心态。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对此心态的调控,二是个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部门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的来看,探索是在计划经济下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是一个有近12亿人口的国家,社会劳动者近6亿人,已纳入各种劳动保险的约1.8亿人,仅占30%。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将进入老年型社会,仅靠家庭保障是无法承受的。另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待业、失业人员和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农村贫困阶层,他们的生活保障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19.
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既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和谐,都离不开社会管理体制的引导作用。都需要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社会协同效应。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社会功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更加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和形成规范、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西藏统一战线》2008,(4):36-37
20世纪初,列宁写下了《社会丰义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安定团结,关系到即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究竟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无神论与有神的关系,如何处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广大信教群众,如何使有神论的宗教适应无神论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团结,一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共同服务社会,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摆在执政党和政府以及宗教团体、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