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律程序中,宪法程序作为法律程序之根基,地位至尊,它既有外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由于我国对宪法程序的关注不够,导致我国宪法程序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树立程序正义观念,从健全宪法程序规范结构、完善宪法救济程序等环节来完善我国的宪法程序。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修宪,此次修宪一大亮点即提出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试从宪法与人权的关系、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进行分析,对适应宪法修改,中国应如何作相应改革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芳 《党史博采》2013,(5):38-39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文明,宪法蕴涵的精神和价值正在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品质与共产党员的内在修养。加强共产党员的宪法修养,是关乎党的先进性,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乎依法治国进程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4.
诉权是当事人享受的基本人权,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在宪法中明确诉权概念,加强诉权的宪法保障,不仅符合现代法治理念,而且是维护公民权利、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也顺应了诉权宪法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不能仅仅停留在记载历史事实,描述未来社会的行动纲领或者反映国家的政策主张这一层面上,而是要确立司法手段解决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宪法问题。但我国现行宪法几乎一直被排除在司法领域之外,这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而且也与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不相吻合。因此,必须积极推动我国宪法的司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宪法对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作出了明确和肯定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宪法的权威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着阻碍其实现的各种因素。文章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宪法最高权威的法理来源做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焦洪昌  王放 《当代贵州》2014,(36):58-59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法的核心是宪法,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宪治国,宪法是法上之法,是母法。强调依宪治国就是要按照宪法规定的立法程序和宪法的基本精神原则、具体条文去立法。"法治三老"之一,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曾言,定一个宪法日是好的,但绝不能只搞这一个形式。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一是教育干部尊重宪法,提高干部的宪法意识;二是纠正违宪行为,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8.
詹明  汪冰  吴卫兵 《理论导报》2008,(11):11-13
经济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之一.经济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既与日益发展的生产力、不断变革的生产关系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又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改革开放要求宪法就经济制度作出适当规定,事实上,经济制度也是宪法历次修改、修正中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宪法也有了重要发展,在经济制度方面也不断地发展完善,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周永坤 《学习论坛》2005,21(3):78-80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从世界宪法视野观察,这一宪法是中国法律传统第二次转型的结果,具有开创性和莫基性,形成的宪法传统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宪法,其开创的国家结构与成共同纲领》相比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具有开创性。1954年宪法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序言的设置与序言本身的内容不理想,关于社会经沫制磨的规字植得商榷.雾法保障制彦部分尚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0.
论宪法原则     
顾爱平 《唯实》2003,(8):74-78
宪法原则是有关宪法现象的基础性、综合性、稳定性的真理或原理,是人们在立宪、行宪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准则,具有本源性、最高性、普适性、稳定性、抽象性、强行性等特征.宪法原则是价值问题也是事实问题,是宪法原则决定了宪法而不是相反.宪法原则不同于立宪的指导思想,也与基本国策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论宪法原则     
宪法原则是有关宪法现象的基础性、综合性、稳定性的真理或原理 ,是人们在立宪、行宪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准则 ,具有本源性、最高性、普适性、稳定性、抽象性、强行性等特征。宪法原则是价值问题也是事实问题 ,是宪法原则决定了宪法而不是相反。宪法原则不同于立宪的指导思想 ,也与基本国策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宪法解释建议权是以解释宪法的方式、程序,实现修改宪法之目的,并具有宪法修改效果的宪法解释首要程序,其源于我国宪法修改程序中宪法建议权的宪法惯例,旨在通过宪法程序避免宪法的频繁修改。执政党是提出宪法解释建议权的主体,由宪法规定的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的各国家机关是提出宪法解释议案的主体。明确宪法解释建议权,是健全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为具有宪法修改效果的宪法解释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也有助于运用宪法方法维护宪法的高度稳定性,实现以宪法发展指引和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论宪法原则     
顾爱平 《唯实》2003,(9):74-78
宪法原则是有关宪法现象的基础性、综合性、稳定性的真理或原理,是人们在立宪、行宪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准则,具有本源性、最高性、普适性、稳定性、抽象性、强行性等特征.宪法原则是价值问题也是事实问题,是宪法原则决定了宪法而不是相反.宪法原则不同于立宪的指导思想,也与基本国策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不仅是许多宪政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大量篇幅聚焦宪法,同时宣布推出~系列旨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重大举措,培养全民的“宪法至上”信仰。  相似文献   

16.
蒋盼 《实事求是》2022,(5):67-74
共同富裕是宪法学的一项重要议题。共同富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社会正义为目的,以维护人格尊严为旨归,在这三重意义上构成了宪法与共同富裕理念的价值关联。共同富裕理念中的“共同”和“富裕”的关系在历次制宪和修宪中的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共同富裕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共同富裕的宪法表达可见于宪法原则、国家目标、经济制度以及基本权利四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富裕宪法规范体系。现行宪法要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且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富裕保障体系,不仅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宪法依据,也为共同富裕的相关立法及其保障确立了具体路径,使公民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社会服务享有平等的待遇,进而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朝着和谐、稳定与有序的方向前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18.
李适时 《求是》2013,(1):50-5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我们在聆听这一讲话时,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信心,深受振奋和鼓舞。我结合立法工作,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20.
论宪法原则     
科学地认识宪法原则,正确地对待宪法原则,严格地遵守宪法原则,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现代各国的宪法内容来看,基本的宪法原则,主要有宪法地位的至上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和人权原则。我国的现行宪法也充分反映出了这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