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年来,反腐立法一直是社会共同呼声。在2013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解读"未来5年的立法规划"时,提到"完善反腐败方面的立法,真正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今后5年的立法重点,首次明确了反腐立法的时间表。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政治文明的一把标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  相似文献   

2.
《法人》2014,(2):23-30
正2014年1月3日,由法制日报《法人》杂志联合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推出的《2013年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连续第五年发布同类报告。2013年我国掀起反腐高潮有"反腐元年"之称,报告调研了涉案被查的357名现任或前任国企管理者、国企及民企企业家。报告一经发布,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1月12日,该报告在"2013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二次发布,再掀舆论高潮。一、《报告》反响(一)舆情总数及平台分布从2014年1月3日至1月16日,中青舆情监测室一共监测到《报告》相关的网  相似文献   

3.
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具体到"贺卡禁令",中央在反腐败上开始着手细节反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明确表示,下一步工作要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从"餐桌反腐",到"贺卡反腐",中纪委反腐"抓早抓小"新思路逐渐明晰,系列反腐举措,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函询18095人、谈话42739人,其中作了结处理43871人。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国监察》2015,(2):60-61
中共反腐坚持"零容忍"英国路透社报道说,2015年中共对反腐败问题要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且有破有立,反腐倡廉建章立制要抓好制度建设,包括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等。报道在谈及完善国有企业监管的有关问题时指出,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已经有一批中石油高管被查处,而已经落马的周永康曾担任中石油总经理。中国在反腐斗争中没有禁区俄罗斯《独立报》以"十八大两年后的中国"为题称,中共十八大后,重点实施了反腐行动。几十名副部级以上官员被处理。数万名公务人员因腐败受到处罚。周永康这个级别的官员此前从未遭到过腐败调查,这表明中国在反腐斗争中是没有禁区的,这场反腐行动中没有不可触及的官员,这显示了中共巩固政权声望、清除蛀虫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在国人的印象中,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随着中国足坛反赌扫黑案的推进,真相一步步呈现,原来在足球江湖里"假球、赌球和黑哨"泛滥成灾,腐败、窝案、灰色利益链比比皆是。今年2月16日和18日,中国足球反腐系列案第一批案件分别在丹东和铁岭进行了一审宣判。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足坛反腐案已经牵动了太多人的神经,引起了太多人的关注,而这一次的宣判,是否意味着中国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上半年,是反腐风暴不断加速的半年。从年初到6月30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的"案件查处"栏目中,有375名官员被点名通报,包括接受组织调查、"双开"、移送司法机关等。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全年反腐"战果"。反腐风暴给官场带来强大震慑,还不仅仅体现在"提速"上。2014年上半年,中纪委反腐败的速度、力度、广度、深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反腐没有什么"差不多行了"的说法。"宜将剩勇追穷寇",用反腐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才是这场风暴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猎狐2014"专项行动的开展,不仅成为中国反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中国通过该行动加强了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合作。猎狐行动——顾名思义,是将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比作狐狸,将公安机关比作猎人,展开的一场猎人追捕狡猾猎物的行动。自2013年公安部针对东南亚地区展开第一次集中"猎狐行动"以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中国处于大治之年。这里的"治",指治理,更指法治。因为"治",国家正于细微之处渐渐脱胎换骨。这一年,反腐风暴劲吹。从打虎拍蝇到海外猎狐,从铁腕治吏到厉行法治,一份巨细靡遗的反腐成绩单令举世肃然。这一年,立法动作频出。《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等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完成大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26日,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改,一是将官员“身边人”和离职官员列为受贿罪主体,二是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期由5年提高至10年。这一修法方案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正在致力于加大反腐力度,反腐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我们的生活正在上演着一场"微革命",引领我们走向"全民媒体的时代",走向"草根时代"。据2013年7月17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消息,《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5.91亿。而《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则透露中国微博用户注册超过3亿。微博因其传播的迅捷、即时,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了"秒杀时间"程度,极大的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和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和"过滤者"的角色,模糊了受众和新闻制作者之间的界线,解构了精英话语权,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话语权的实现,促进了多元化意见市场的构建,推动了我国反腐、监督、参政、议政的进程。但诸如此类的期盼、解读是否高估了微博的实际功效呢?或者说高估了微博目前的实际功效呢?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砀山县房地产管理局原局长刘江辉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有期徒刑19年。这起因前妻和儿子举报而一度引爆舆情热点的所谓"亲情反腐",引出诸多争议:比如"亲情反腐"要不要提倡?进步中的法制理念,已在重新审视"大义灭亲"的问题,那么举报亲人腐败,究竟是"人伦之殇",还是正义之举、社会责任的体现,确实值得讨论。但我认为这种讨论需要弄清一个前提:刘家这种"反腐"案例,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私愤使然,先搞清楚;前者可称之为反腐,后者绝不是反腐,而是反私敌。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下半年,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微博.短短几年间,微博风生水起,社会各方的声音和多元化的表达,在新媒体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平台. "微博一转,围观一万."一系列事件在微博上搅起了阵阵漩涡.一些官员中存在的"网络恐惧"也升级为2.0版本的"微博恐惧".据2013年初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2156名干部的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受访者支持"微博反腐",但另一方面,超过5成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博恐惧".  相似文献   

13.
媒体     
正人民日报:反腐,一场必须赢的价值观较量正风反腐进行到今天的地步,不仅事关政治生态的净化,更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惟有建构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廉洁政治、清正风气才会成为社会常态。这是我们输不起的价值观较量,更是我们必须赢得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洪驿 《检察风云》2014,(24):10-11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回望两年来的高压反腐态势,“习式反腐”可谓大快人心。一大批腐败分子被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并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从中央到地方无一不在昭示,新时期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反腐变革史,它的到来给中国社会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辛颖 《法人》2015,(3):48-49
从2013年中石油反腐案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起算,纵观2014年的众多反腐案件,耗时最长、牵涉人数最多的中石油系列腐败案依然最为瞩目,企业领导骨干几乎被"连锅端"2013年3月20日,中石油旗下运营商昆仑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陶玉春,因公司财务等多方面原因,被有关部门控制调查,由此拉开中石油腐败案序幕。随之而来,中石油高管层持续动荡,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中石油副总经理李华林、中石油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  相似文献   

16.
王琪 《政府法制》2007,(18):4-6
一个个高官相继落马,中国的反腐,在2007年令世界瞩目。反腐,这个早已深入人心的话题,其终极目的,是为治吏,为端正社会风气,清洁官场氛围。中纪委"八项禁令"快速过渡为两高司法解释,违纪行为将成犯罪,这足以表明中国反腐倡廉、铁腕治吏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针对反腐热点问题发出建议—— 蓝皮书称,调查显示,近六成民众对今后5至10年中国反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信心.报告同时称,不少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监督难、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干部与不法企业主之间的巨额利益输送问题感到忧虑,需尽快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有效规制.反腐调查问卷设置"生猛"问题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显示,近60%的城乡居民对今后5至10年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信心,比2011年提高了大约一个百分点.认为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城乡居民虽然较2011年有所下降,但比例仍然较高,不过报告没有给出具体数字.  相似文献   

18.
法制信息     
百姓关注"两会"热点 在举国上下都把目光聚向北京"两会"的时候,由新华网与 《经济参考报》联合推出的"'两会',你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查表 明,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 反腐败 中国反腐在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之后,到了 "制度反腐"的时候。能否真正从制度建设上铲除"一把手"腐败的 现实土壤?真正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党内 民主监督机制?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9.
人心的江湖     
正人心是个江湖,从中映照的是社会文明、道德伦理和公民素质。2013年的中国,行进于社会转型的轨道,也经历着人性道德的纷争。道德的伤口这一年,从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背后隐藏的交通陋习,到多地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所遭遇的"集体抗拒";从故宫铜缸被刻上"到此一游",到长假期间景区垃圾成山的丑陋景观,无不暴露了公共准则、文明素养的缺失;这一年,从埃及神庙惊现南京中  相似文献   

20.
以监察体制改革为界线,党纪与国法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纪法分离"到"纪法衔接"的变迁历程。法治反腐不能仅依靠国法,因为法的空缺性决定其腐败预防的不及时性及腐败治理的不全面性;而法的开放结构,又为国法接纳党纪,共同服务于法治反腐实践奠定了法理根基。在坚持法治反腐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中国特色反腐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党纪资源优势,促进"纪法衔接",是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阶段的重要目标。在法治反腐意义上,党纪与国法之间不具有可比较性,因此,不论是强调"党纪高于国法"还是认为"国法高于党纪",都是伪命题。正确发挥党纪与国法在法治反腐中的功能,就必须要以两者为基本素材,构建体系化的法治反腐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