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世宗完颜雍是女真族建立金朝以后较为开明的皇帝,他坚持以“仁政”为核心治世,博得了“小尧舜”的美名。本文仅就他的用人思想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不以己之好恶为用人标准在封建社会里,皇帝独揽用人大权,国家体制又缺乏对皇权做必要的限制机能,因而历代皇帝往往凭个人好恶迁降官员,这就为投机取巧、逢迎拍马、苟苟营营之辈留下了一条可资钻营的缝隙。宋徽宗对蔡京、童贯等人的重用,就是突出的例子。当然,也  相似文献   

2.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福建莆田)人。他在宋徽宗统治期间,曾四次为相,窃弄国柄长达二十年之久,以其天资凶谲、干尽倾国乱政之坏事,被时人称为六贼(其他为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之首。宋徽宗是个沉靡享乐的昏君,声色犬马无所不好。蔡京投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赵佶,从小就轻浮放浪,奢侈贪娱,宰相曾认为他“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只因聪明伶俐、孝顺有礼,受到太后宠爱才当上皇帝。君临繁荣稳定的鼎盛大宋,养成了他“太平无事多欢乐”的人生哲学,要把天下的好东西都搜罗到皇宫来。于是,他派童贯在苏杭设置造作局,役使数千工匠,制作象牙、犀角、金银、玉器、藤竹、织绣等物,无不备极工妙,曲尽其巧;一听说谁有一石一木稍堪赏玩,便立刻派人闯入其家,推墙毁屋,运回皇宫;前代  相似文献   

4.
快乐大叔 《党课》2010,(7):100-102
宋徽宗就是赵佶,赵佶就是宋徽宗。这话有点儿拗口,但知道宋徽宗的人多,知道赵佶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宋徽宗在历史上的名气,和他当皇帝关系不大,但和他画画关系很大。说实话,宋徽宗的画,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也算名列前茅,画花鸟能画过宋徽宗的,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画家敢这么自诩。  相似文献   

5.
生命如歌     
2001年4月18日,对于西宁市城东区王家庄村的村民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的好书记、56岁的王琛元与世长辞,近千名爱他的人和他爱过的人眼含热泪,为他送行……王琛元同志的去世,何以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他以自己的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王琛元说过:“不办点老百姓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就有愧党,有愧群众。”他从1983年担任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9个年头。在这19年里,他带领群众硬是把一个人均收入只有300多元、集体资产只有5万元的穷村建成了富裕、文明的全省小康示范村。截至2000年,王家庄…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1,(9):62-62
贺捷生在7月11日的《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我并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人,从不把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强烈渴望,简单地说成是“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问题是,面对当下社会的物欲横流,比如贪污腐败、投机钻营、坑蒙拐骗、道德沦丧,再就是革命精神和传统价值观的逐渐迷失.  相似文献   

7.
他在逆境中     
《湘潮》1984,(11)
一个生活的新起点展现在小舟面前。一九五九年十月二日,他来到老革命根据地浏阳县原大瑶公社。十月五日,他和大瑶公社党委书记有过一次长达三小时的谈话。他说:“我的问题,就是省委扩大会议印的那些材料。我不承认我是反党、反毛主席,只是如实向中央反映了一些情况。”周小舟以一个普通干部的面貌,出现在大瑶人的面前。由于他胸怀坦荡,乐观开朗,没有一点架子,公社的同志逐渐解除了对他的戒备。相处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党务须知     
孟繁华 《共产党人》2004,(11):21-21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然而在经济发达的同时,一些党员干部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却与日俱增。他们中。权欲熏心,投机钻营,跑官要官者有之;贪图享受,公款吃喝玩乐肆意挥霍国家财富者有之;巧取豪夺,以权力作资本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者有之。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抵制诱惑,把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党员形象丢到了九霄云外。丢失了党性原则,失去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把群众利益视为无关痛痒的小事,把个人利益当作重要的大事。他们的所做所为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在我们的周围也同样有着严格要求自己.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共产党员。援藏干部孔繁森,把心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队伍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事物,有知识、可塑性强。但同时,这些年轻干部普遍存在六种不良心态。一是急功近利。有些年轻干部立志当大官,有的甚至早早定下“升迂路线图”。在工作中,他们谋人不谋事,投机钻营、攀龙附凤,做表面功夫,挖空心思地博得上级注意以求高升。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毛泽东明确答复:“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他兴奋地说“通天”了2月16日,曾希圣把张立治、赵岭峻、陆德生、周曰礼4人召集在一起,决定由他们先去搞一个包产责任制的试点。张立治等人把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社论、文章找出来,送给曾希圣过目。他一一看过后说:“这些文章、社论,可以作为我们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参考,使我们多考虑一些问题,减少一些矛盾和困难。”他掷地有声地说:“你们不要担心,一切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张立治等人于2月下旬组成工作组,选择合肥…  相似文献   

11.
贤相劝谏     
王铮一 《求贤》2010,(10):53-53
北宋末年的王黼靠投机钻营、巴结权贵而平步青云,官至宰相。但他损人利己,利用职务以权谋私,下场可耻可悲。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靠招摇撞骗竟当上一家国营骨干企业的副厂长。这件事成为轰动当地的一大新闻。文家山是湖北省随州市南郊区柳树淌村三组人,今年40岁,他个头不高,皮肤粗黑,是一个典型的普通农民。但他能说会道,特别善于投机钻营。1970年7月,文家...  相似文献   

13.
胡张进  王沁栋 《先锋队》2012,(22):28-29
2011年12月9日,是沁水县龙港镇南瑶村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日子,这一天,在身患重病的村委会主任候选人缺席的情况下,全体村民不约而同地又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了带领他们发展致富的上届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海水,让他高票重新当选新一届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是什么原因让群众将信任的目光投向了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在主人公病逝四个月后,笔者来到了南瑶村。  相似文献   

14.
按说现在的领导干部都已知识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娴熟于心的,但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往往会被一些人变异为两个极端,他们同时会拿出截然相背的“假账”向不同的对象展示,其钻营取巧、俯仰随人的世故灵活要胜过滑溜溜的琉璃球数倍。  相似文献   

15.
报载,广东省雷州市水利局原局长林全,在担任企水镇党委书记时,就有“玩忽职守、涉嫌贪污”等问题,市里不但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免去他的书记职务,而是让他易地做官,当了水利局长。当他再次玩忽职守、湛江市检察院介入时,市里又一次准备让他易地做官,这才导致林全严重违反组织原则的“官职大批发”事件。古人言:“用才之道在于知人善任”。发现一个“德才”兼备,德、能、勤、绩突出的同志,就要大胆使用,把他们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反之,对那些无所适从,缺德、无能、不勤、没有实绩的人,若不罢他们的官、免他们的职,就会导致他们…  相似文献   

16.
说到北宋的奸臣,最著名的当属蔡京、童贯,加上王黼、朱面力、李彦和梁师成,史称“六贼”。其实,早在宋真宗赵恒统治时期,奸臣势力已开始抬头,比较有名的是王钦若与丁谓,其次是林特、陈彭年、刘承皀,时人称之为“五鬼”。可谓无独有偶。丁谓字谓之,苏州人。他聪颖过人,文才甚高,少年时与孙何友善,二人曾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拜望文坛名宿王禹称,王读后大为惊叹,以为可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相颉颃,二人因而名声大噪,世人谈起文坛新秀必称“孙、丁”。可惜的是,丁谓虽有才华,却无远志。他习文读经,毛遂自荐,不是想要“致君尧舜…  相似文献   

17.
黄文 《党风建设》2002,(4):10-11
五、卖官鬻爵屡禁不止 谁都知道“权”是一个好东西,于是,就有这么一些人,为了得到这样一种权力,得到这么一顶官帽而苦心钻营,巧舌如簧,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送钱送物,在所不惜。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手中握有人事权的一些人,利用提拔、调整干部之机,封官许愿,索贿受贿,卖官鬻爵。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富翁,想为那些穷苦的人做些什么。
  在路边,富翁看到许多衣衫褴褛、抱着铁锹等着找活干的苦力。
  富翁决定给他们每个人一个金碗,但不能无缘无故地给。富翁想,这样会吓到他们。他在碗的外面敷上厚厚的泥巴,让人误以为这是土碗。“用它做什么啊,难道让他们去乞讨吗?”“对,就是这样。”富翁在心底盘算着他的善行计划。  相似文献   

19.
向良 《支部生活》2011,(11):50-50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带给人们不平凡的感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施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的患者,献给了他深爱着的医学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28年的真隋坚守,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下午,某公司经理老王去探望因受伤住院的副经理老张。老王关切地询问老张究竟是怎么受的伤。老张叹了一口气说:“前两天,在上班的路上,我因为骑车不小心,用车把挂了一个年轻人。当时我向他道了歉,可没想到,晚上,不知他怎么找到了我家,他把我叫到了外面。我看见外面还有两个醉醺醺的小伙子,他们问我认罚还是认打?我同他们讲道理,他们不但不听,还推推搡搡地动起手来。其中一个人说:‘还跟他啰嗦什么,既然他不认罚,狠揍他一顿,放他点血算了。’说着,他们举起带来的棍子、砖头等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