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证角度考察,信息隐私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冲突不可避免。我们在调和冲突时既不应先验地偏重保护任何一方,也不能只靠机械地划定二者的界限。为寻求价值的善并回应我国语境中的常规性问题,立法者宜吸收两种比较法上的调和进路之精髓,在民法规范中界定信息隐私权范围的同时设置一般条款来限制这一权利;而裁判者在适用规范时,需要采用实质判断的方法对冲突双方进行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2.
王奇  胡若飞 《求索》2013,(11):268-268,54
科塞是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是其代表作。该著作选题重大,立论新颖,论据充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尤其是对当今世界社会中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旅游市场建设中,科塞的冲突理论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旅游市场冲突是市场结构发展中的必然产物,涵盖着不平等的社会系统、不完善的法规体系以及个人、群体与组织之间的诚信度等。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的具体情形,特别强调了冲突的三种类型和具体条款,并从执法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涛畸》是台湾第一部诗钟总集,所录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庞杂,既有对文人心态及淫逸生活的记述,也有对科考定制及相关风习的载录;既有对官场规则及腐败风气的摹写,也有对历史风物及社会风情的体察等等。从单个作品来看,《涛畸》所描绘的也许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雕栏一画础”;但从整部钟集看来,它所反映的却是清末台湾宏大而壮阔的历史图景,堪称“涛史”。  相似文献   

5.
浅析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具有双重功能,其正负功能相互对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宗教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宗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起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藏统一战线》2007,(1):14-15
为妥善处理少数党员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活动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党内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宗教旅游开发中,对于宗教文化中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开发,往往各相关利益主体间存有分歧和冲突.建立宗教旅游"场域"间的主体自觉参与和协调机制,对于调适主体间冲突,实现"场域"的共建共赢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管理职能的彻底放弃;法律的实施并未扭转苏联宗教领域的混乱局面,宗教矛盾继续被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势力以及反苏反共势力所利用,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一股重要的破坏性力量。  相似文献   

9.
丁露 《中国妇运》2001,(3):42-44
《婚姻法》修改从第八届全国人大开始到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入二审程序,前后已经历了五年时间。由于《婚姻法》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涉及3.2亿家庭,它的修改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对于《婚姻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框架、内容和立法技术,均有不同看法。但在修改过程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则是关于婚姻家庭领域内价值取向及观念冲突的争论。本文仅就《婚姻法》修改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冲突现象,并扩及社会层面作些初步探讨。 冲突所在 改革开放20多年的社会实践,全党全国人民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刘家谋及其《观海集》和《海音诗》之若干情况,并以《观海集》和《海音诗》所记为线索,再现道咸年间台湾社会之种种状况:海上交通与对岸贸易、对外贸易,营制、吏治(包括幕风)之坏及锢婢、械斗等社会问题,祈雨和驱疫等民俗事象、吴凤传说的道咸版本,以及宗教世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的性别平等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该法的实施,尤其是在对有关性别平等内容的推进上,面临着许多挑战。本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该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倡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红字》的矛盾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自一百多年前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矛盾是《红字》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作者创造了许多前后矛盾的意象,从而使《红字》充满了多意性。正是矛盾手法的运用,才更有效和更具美学深度地展示了《红字》的主题,进而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和合"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交汇点,在中华各派宗教的教义中包含了大量的和合精神.由于道德与宗教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补的特殊关系,宗教对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作为社会现象将长期存在,和合精神对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积极作用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叶隽  黄剑波 《思想战线》2007,3(1):99-108
以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对小说文本《祝福》进行解读,可看到其中丰富的历史场景,文本中不仅隐含了20世纪初期乡村社会中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宗教潜对话”命题,也隐约浮现了鲁迅本身的宗教观与思想发展状况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史线索。  相似文献   

15.
<正>(一)《傲慢与偏见》写于十八世纪末,正值英国技术革命发展、资本主义迅速成长的年代。大量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人,无论工人还是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渐渐发展起来,理论上说这正是可能发生冲突与革命的年代。然而奥斯丁在她的一系列小说中,却描述了一个安详、稳定的世界。尤其特别的是,尽管其中的人们看似平等,却以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区分着彼此的等级,而这一区分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并没有谁意图去改变它。  相似文献   

16.
<德国残疾人康复与参与法>以促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并融入社会为目标,赋予其合法的自主选择权和期待权,规定了各种援助措施,使残疾人克服自身缺陷,自力更生,从实质上拥有平等权.同时,该法也为残疾人平等权的实现提供了各种优待措施,明确义务责任的承担,从思想、经济、法律上提供了保障.这部<德国残疾人康复与参与法>没有单独成法典而是被纳入社会法典中,也是表明了对残疾人平等权的重视,表明了残疾人和健康人是一样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冲突逐渐增多并呈现蔓延之势,这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冲突的类型、根源以及调控方式,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实践,认为应通过法律来实现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冲突的调控;并提出了法律调控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冲突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调整之中。此时,有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以后将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因素。美国资深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就表达了此种观点。笔者认为该书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偏颇之处,所以拟通过对此书进行评论来谈谈自己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改版之前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非主流价值观曾一度充斥荧屏,成为展现青年多元价值冲突碰撞的平台. 《非诚勿扰》的改版,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自律并承担起维护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但是,行政干预并非电视制作的惟一合法形式,社会应探索更多的约束机制,为青年价值观的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基本权利冲突目前学界出现了诸多不同观点和认识,究竟什么是基本权利冲突?它的产生背景、存在空间、认定方法是什么,认定基本权利冲突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其与法律权利冲突又有什么不同,文中结合基本权利的产生历程和本质属性,针对学界目前对这些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展开对基本权利冲突的论述,并对目前学界观点做一评述,最终把基本权利冲突限定在一定的空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