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刘秉忠提出,在旧中都城东北建造一座新都城。这一建议得到了元世祖的支持。于是,一座宏大的新都城拔地而起,屹立在华北平原之上……当金中都被蒙古军攻灭之后,中都城的中轴线也随之消失了。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忽必烈夺得皇权之后,作为蒙古国的都城开始面临新的选择。建在蒙古大草原上的和林城(今蒙古国境内)显然已经不能继续作为全国的统治中心了,建在滦河北岸的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虽然已经成为忽必烈当时的都城,但是这里只有一座宗王的藩府,相当于草  相似文献   

2.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识到,如果想要使北魏强盛起来,就必须吸收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当时的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以有利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习俗,实行汉化方针政策,但当时的鲜卑贵族在平城住惯了,而且房屋土地都在这里,因此都不愿意迁都。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7):74-74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时期晋献公之子,由于宫廷争斗,曾流亡列国长达19年。公元前636年,他当上了晋国国君。在位期间,晋文公对内大修国政,省刑薄敛,通商礼宾,拯寡救乏;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勤王事于洛邑(今河南洛阳),败楚师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盟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  相似文献   

4.
李小红 《党课》2010,(2):78-80
晏婴,字仲,谥平,后世又称晏平仲,尊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他出身齐国高门贵族晏氏,是上大夫晏弱之子,继父位任上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辅政长达40余年。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9,(8):45-45
唐蕃古道是唐代由关陇道南线的临洮分剐经河州或兰州进入青海的鄯城(今西宁),再南下直至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的道路。这条道路按照地域和形成时间可分为两段,一段是河湟道,形成较早;一段是吐蕃道,正式畅通于文成公主进藏时(贞观八年前)。通过河湟道可沟通西域,通过吐蕃道可到达尼波罗(今尼泊尔)和印度。唐蕃古道是汉藏人民共同开发的一条道路,在中国历史上曾起过极其  相似文献   

6.
唐宝民 《廉政瞭望》2012,(21):57-57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识到,如果想要使北魏强盛起来,就必须吸收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当时的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以有利于改革鲜卑族落后的习俗,实行汉化方针政策,但当时的鲜卑贵族在平城住惯了,而且房屋土地都在这里,因此都不愿意迁都。  相似文献   

7.
正涉县娲皇宫景区内有三阁楼-拜殿、行宫-停骖宫、送子殿-广生宫、酒坊-赐醪宫。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华夏始祖女娲诞辰,商纣王帝辛到古中皇山女娲庙拜谒时(公元前1074年)有神庙三楹。武定八年(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自邺至晋阳,常往来于两地。高洋皇帝纠合六州鲜卑,举行一次规模庞大的军事  相似文献   

8.
何岩巍 《前线》2024,(4):85-87
<正>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至隋代基本完成,元代将其裁弯取直连接大都和杭州,形成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格局。元明清三代,这条运河途经今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横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航运里程最长的古代运河,担负着漕粮北运王朝都城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早在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9.
刘秉忠是元初一位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他辅佐忽必烈三十余年,在政治上有重大贡献。他为元朝主持修建了两座都城,即元上都和元大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城市建设设计师。其中,元大都的修建,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承上启下,为明、清,为今日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刘秉忠(1216—1274年),今河北邢台人。出身  相似文献   

10.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10,(12):54-54
清顺治八年十二月,穷途末路的朱由榔被孙可望从广西接到贵州的安隆(今安龙县),在那里过着残明皇帝的凄苦生活,鲜为人知的安隆摇身一变成了永历王朝的都城。永历皇帝在安隆呆的时间虽然只有4年,却让贵州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了封建王朝的"皇都"。  相似文献   

11.
翎子 《实践》2006,(3):46-46
“堑山湮谷,直通之”,是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中对一条伟大道路的描述。这条修筑于2000多年前的大道,出秦都城咸阳以北50公里云阳城(今陕西淳化县北)的甘泉,沿陕西旬邑、黄陵、富县、志丹、安寨、榆林,进入鄂尔多斯高原,经伊金霍勒、乌审、东胜、达拉特,抵达九原郡(今包头麻池古城遗址)。史籍称其为直道。司马迁说,此道“道广50步,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古闻  相似文献   

12.
莫学宋襄公     
宋襄会同楚成王相争当盟主失败后,又受邻国郑国国君的侮辱。脑羞成怒的宋襄公为了出这口闷气,决定出兵攻打小小的郑国。郑国则向楚国搬救兵,楚成王直接出兵打宋援郑。宋襄公没提防楚成王这个突然袭击,连忙调兵遣将在泓水(今河南白柘城县西北)的南岸驻军应战。两军隔岸对阵以后,当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时,宋国有位大臣叫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  相似文献   

13.
晏子说“毁”“誉”夏风晏婴(?一公元前500年)是春秋时代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其兄晏弱去世后,继任齐卿,仕灵公、庄公、景公。齐景公在位时,晏婴被派到东阿当地方官六年。前三年,“政声”不好,骂声不断。齐景公听到的...  相似文献   

14.
纪元前23世纪。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次庄严而神奇的审判将要在帝尧的都城唐(今山西临汾)的“明堂”里进行。当时的中国正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时代。而“明堂”正是各部落酋长和大众的开会议事场所。早晨,乐官夔一声令下,一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乐工便擂响了夔鼓。这是紧急集会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苏眇公,乳名维桢,字郁文,号监亭,笔名小阮。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寅时出生于福建省海澄县(今属龙海县)港尾格林村。其父苏陶甫,清末秀才,为人忠实俭朴,执教于乡里塾斋,亦善医道。苏眇公在其父影响下,六岁启蒙,受学于家父所办私塾。眇公秉性刚直,聪慧超凡,又勤奋于学业,每每为师辈  相似文献   

16.
<正>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重大事件——商周革命。周国本来是活动在关中平原一带的商朝附庸小邦,国君周文王开始反商。文王去世后,子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在牧野(今河南新乡)大败商朝军队,之后攻入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商纣王自杀。武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建立周朝,封纣王子武庚为商国国君,以武王三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管。武王大约在位四年后去世,因子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  相似文献   

17.
郑永华 《前线》2020,(5):90-92
南苑又称南海子,在永定门以南二十里,今大兴国际机场以北,南六环到南四环之间。南苑为明清时期北京重要的皇家苑囿,历史悠久,见证了北京从军事重镇逐步迈向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城的历史进程。其真正地创建成型,在明初的永乐年间,与明成祖迁都北京、力图振兴武备这一重大时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而管仲之贤亦为世所称道。管仲之能相齐,一要归功于鲍叔牙的推荐;二要归功于齐桓公的用贤。鲍叔牙也是齐国的贤士,且是跟随桓公多年的旧臣。管仲本是公子纠的辅佐,在公子纠与桓公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用箭射中桓公的衣服带钩。当桓公继位以后,本是要任鲍叔牙而杀管仲的。鲍叔牙却对桓公作了郑重的推荐:“君将治齐,则高傒(原齐国正卿)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  相似文献   

19.
石石昔大义灭亲□巩崇吉公元前719年3月的一天,在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城内,告老辞官的上卿石石昔,独自一人在书斋里闭目打坐,可他此时的心情却象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逆子石厚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件件浮现在他的眼前……事情还得从已经辞世的卫庄公说起。庄...  相似文献   

20.
潘谷公,原名潘善庆,字竹孙;曾用名潘祖彝、潘祖贻;笔名潘谷公、潘谷神。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城关人,生于1883年12月。幼年时,勤奋读书,娴于辞令。13岁那年,取得崇安县秀才桂冠。光绪维新。废科举办新学后,潘谷公在福州三牧坊的福建省立中学念书。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国岩仑铁道学院土木系深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