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金主义在我国现阶段的价值观念中有一定的市场,它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对拜金主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道德环境非常必要。一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最早产生于近代欧洲商业文...  相似文献   

2.
张锦智 《传承》2012,(14):46-47,93
价值观通过对行为方式的规约和引导,关联着人的成长轨迹。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甚至会决定其成长的高度和发展的程度。而身处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结构上会受到某些不合适的价值取向的导引。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合理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和汇报的主题叫做“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实际上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宗旨,不是向外面去追求什么,而是回归到我们自己的本性上,因为本性当中什么都具有。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舆论宣扬“奉献精神”,批评“见利忘义”的错误思想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我们在研究文化现象时,有必要回顾古代学者的价值观类型问题,以及它对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虽然,价值论的名词是近代才有的,但有关价值的思想学说,则不论中国和西方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学者谈论价值观的问题,叫做“义利之辩”。所谓“义”、“利”关系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传统伦理价值观中的“仁道”观念、道德理想和自然观念均蕴含着有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其“修身”为本和“德治”观念的价值理性均指向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王道”工具理性目的,体现了追求价值理性的“善”、“美”和工具理性的“真”的融合与统一,可为解决当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割和断裂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小勇  孟繁中 《人民论坛》2014,(11):198-200
传统伦理价值观中的"仁道"观念、道德理想和自然观念均蕴含着有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其"修身"为本和"德治"观念的价值理性均指向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王道"工具理性目的,体现了追求价值理性的"善"、"美"和工具理性的"真"的融合与统一,可为解决当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割和断裂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要义。1.人与自我的关系。这是一个人格塑造的问题,人格也就是古代人所说的人品。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人品,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阶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2.人与他人的关系。这是关于人伦与群己的关系问题。古代思想家,尤其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详细的论述。3.个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一定人们的共同体,中华民…  相似文献   

8.
终极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发展对道德体系的需要。中国传统终极价值观就是儒学所构筑的“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 ,志在仁义”的精神价值体系。它的传承主体 ,主要是由中国士大夫阶层———古代的知识分子构成的。中国传统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 ,不仅吸取了儒、道、佛思想 ,同时也是中国士大夫阶层在充满纷攘争斗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确立自身地位与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军事价值观作为传统军事文化的核心,蕴含着传统军事文化的基本精神:注重"道义"的战争价值观,以固国安民为宗旨的军队价值观,强调奉献与节操的军人价值观。中国传统军事价值观,对于建设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及社会文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彝族的道德价值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彝族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个人的言行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由它向外衍射,涉及所有社会活动。 一 (一)尊君敬长 解放前彝区大多是家支统治的社会,因此彝族伦理的最大特点便是以家支为本位。在以家支为本位的彝族社会中,所有一切社会组织均以家支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亦由家支关系扩大而成。所谓家支,是指保持着某些氏族组织残余的父系血缘集团和家族。在形式上它仍具有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组织的一些特征。由彝族家支衍射出来的道德价值观,首先便是尊君敬长的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在彝族社会里,以家支血亲为凝聚,以尊君敬长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成为维系整个民族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喧嚣声中,有一种声音令人感到格外刺耳,那就是“个体本位”的喊叫声。不论从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头面人物那里,还是从深受自由化思潮影响的学者那里,我们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这次政治动乱的某些“精英”就竭力倡导个人本位,反对群众本位。在动乱期间有人在公开发表演讲时说:“中国的启蒙文化与西方启蒙文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讲的解放,更多地是讲民族觉醒,民族兴亡的群体解放,而个体解放没有突出出来。”并且污蔑我们在“很  相似文献   

12.
曾新民  何向 《求索》2006,(5):146-148
萨德可称得上是法国历史上超现实主义的先锋和鼻祖。其作品从当时法国的社会政治、道德、宗教、两性等各个层面,对人们思想上固有的意识形态结构从理论上进行了颠覆性的消解。他通过对上帝“在场性”的否定,解构了“神权政治”的“宗教中心论”结构;他以一种叛逆者的心态,从“天赋人权”的立场出发,对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结构进行了否定性批判;从而以“性爱中心论”消解了两性关系中的男性中心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哲学角度探寻了传统价值观的根源 ,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除了受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宏观因素决定外 ,更直接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思维方式的影响、渗透 ,从而体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样态。第一 ,传统的辩证思维造就了求统一 ,重合和的价值观。第二 ,重经验与直觉的思维方式孕育了重现实、重整体综合的价值传统。第三 ,传统的主体意向性思维特点 ,决定了传统价值观强烈的实用理性精神。第四 ,传统的经学思维方式形成了唯上、唯尊、唯古而不唯实的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 ,其重要一环是思维方式的改造 ,应使之科学、开放和求实  相似文献   

14.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互通与哲学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所涵盖的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德治伦理和人本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存在着伦理上的互通。传统价值观将系统性思维植入人对宏观宇宙及社会的整体性认知,确立了自然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的系统联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民主理念具有高度的哲学契合。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可选择性和传承性的社会意识,它主要以伦理或审美的情感,包括人的主观欲望、兴趣、态度、意志的满足为基础。经济价值观是一定经济结构中的人对经济客体的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是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内在灵魂,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环境的主要支柱之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其经济价值观带有传统的明显特征,这必然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深刻影响。所以,考察传统经济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价值观,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正负效应,就必须从揭示传统价值观的两重性入手。传统价值观主要围绕着天人之辩、理欲之辩和群己之辩这三大论争展开。传统价值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体现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方式,把个人和社会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表现了民族精英的高尚的理想人格等;又有不容忽视的缺陷,如天人之辩上的天命论倾向,理欲之辩上的实践理性绝对化,群己之辩上对个性的压抑和导致权威主义。逮之近代,传统价值观发生了双重的变革。其积极之处是:朝着近代启蒙迈进,如强调意志的力量、提倡斗争和竞争、开始了自我的党醒等。其消极效应是:传统价值观的腐朽东西进一步复活。如由“罢黜百家”演变为“彻底反传统”,由独尊儒术演变为独断论和新权威主义,由信奉“国粹”、孔教演变为价值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从理论方面来说是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从现实方面来说是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从实践方面来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有助于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化要牢牢抓住甄别、重铸、践行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孝道发挥社会作用的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观念。报本反始的生命本源意识、仁民爱物的推恩意识以及继志显亲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孝道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新时代,应当将传统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努力发挥孝道伦理价值观在族群认同、社会和谐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积极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价值观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现代转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还面临着繁重而复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任务。尊道贵德、仁爱、推己及物、五福、修身等观念需要大力弘扬,家国天下同构、家长制、官本位、忠君、经权等观念需要进一步深刻更新,个体、公民、权利、社会、现代法治等现代观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完成这些任务是构建中国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