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4,(12):20-21
如果按照法律规定,李增都的工伤赔偿只能拿到18.22万元,但经过工会三次调解之后,李增都实际拿到了23.8万元的赔偿,为他多争取到了5.58万元的伤残补助金。工会在调解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受伤害职工方的实际情况,也结合企业的赔偿能力。尽量让赔偿总数与工伤赔偿待遇略高一些,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秦兴旺 《工友》2006,(11):38-39
“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受伤不能按工伤赔偿。”法院的这个认定让黄肇能怎么也想不通。为了这句话,他苦苦地走了5年的工伤索赔路。2006年7月,广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裁决,终于让他露出了笑脸。  相似文献   

3.
张义  郝凤香 《工友》2015,(2):23
案例回放:孙某系某纺织公司职工,公司为其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未参加工伤保险。2013年6月,孙某操作机器时不慎挤伤右手。公司对孙某工伤赔偿数额无异议,但认为应从中扣除其已获得的人身意外伤害险赔偿3万元。孙某能否兼得人身意外伤害险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保险属于法定的社会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具有强制性。  相似文献   

4.
谭立独  刘艳玲 《工友》2012,(12):8-13
工伤的处理,理论上只需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就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工伤案件的处理,往往要经过纷繁复杂的过程,最高可达21道程序。等所有程序走完,起码也要个三年五载。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很懂得“玩程序”,致使工伤职工还未等程序走完,便“被拖死”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老板再玩个“金蝉脱壳”,则可能陷入赢了官司,输了“血本”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5.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4,(12):32-32
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可以兼得吗?案例:去年年底,我出差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我丧失劳动能力。我受伤后,公司为我申报了工伤并得到了社保部门的认定。在伤残鉴定作出后,肇事车主赔偿了我21万元。我认为,这些钱不足以弥补我的损失,遂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而公司认为,我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无权再要求工伤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6.
《工友》2008,(12):34-35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简单明了的规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仍然遇到了一系列的追问:“上下班途中该如何界定?是否对上下班的时间及路线有要求?尤其是在有实际侵权人的情形下,工伤职工得到工伤赔付后,主张民事赔偿能否得到支持?这已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请看——  相似文献   

7.
上班途中遇车祸,交通赔付后可再享工伤待遇告诫:必要时应寻求法律援助"若不是法律援助,别说获得民事、工伤‘双项’赔偿,就是获得一项赔偿也很难哟!"近日,南漳县农民工李圣美接过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49320.71元工伤赔偿款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在境外遭受工伤损害后难以获得充分和有效赔偿的事件频繁发生。通过明确对外劳务合作的劳动关系性质、扩大我国劳动法规的域外适用、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相关合同、增加工伤损害的赔偿方式、对外缔结相关国际条约等方式,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工伤损害赔偿权益,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晓虹  谭立独 《工友》2006,(5):10-12
一起未了的案件陈天毅系武汉某企业职工。2003年12月20日早上,他骑自行车上班。途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2004年2月,经过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肇事司机赔偿了丧葬费及死亡补偿金共计75000元。陈天毅的父亲认为,这同时又是一起典型的工伤事故,死者家属应当得到工伤保险待遇。他要求单位为其申请工伤认定未果。无奈,他只好自己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04年9月,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了工伤认定书,认定陈天毅是因工死亡。陈父拿着《工伤认定书》再次找企业,他提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  相似文献   

10.
阎雯 《工友》2009,(5):20-20
“若不是法律援助,别说获得民事、工伤‘双项’赔偿,就是获得一项赔偿也很难哟!” 近日,南漳县衣民工李圣美接过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49320.71元工伤赔偿款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1.
工伤保险立法完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伤保险制度及其相关立法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 ,但还未臻完善 ,诸如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工伤赔偿责任、“过劳死”与工伤的关系等还存在许多问题 ,工伤保险现存制度设计中存在缺陷 ,应当进一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2.
重庆能源集团一矿工10年中受伤7次,伤休共18个月,工资加赔偿接近20万元,工友说"这比正常上班强"。该矿工2003年到矿上上班,从2005年起,先后受伤7次,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老工伤"。在该矿,受利益驱使,把受伤当"中奖",拿轻伤"不当回事"的人大有人在。而在当地一些执行工伤待遇稍差的矿井,员工轻伤反而不多。(据《工人日报》2014年11月13日消息)这是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认真执行了工伤法的单位,职工工伤率居高不下;执行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3.
蒙景辉 《工友》2009,(9):50-51
青海省决定:从7月1日起提高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这一举措使全省2500多名工伤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受益。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1,(1):34-35
因工受伤,享受工伤待遇,法律有明确的规定。若工伤职工严重违纪或者违法了,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因工伤职工的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他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栏目主持:潘荷花  相似文献   

15.
赵玉荣  工友 《工友》2014,(1):27-27
正《工友》编辑部:我父亲今年62岁,从老家农村到武汉一个建筑工地打工。2013年10月,他在工地施工时,从楼上掉下来,腿摔伤骨折。我们找建筑公司要求工伤赔偿时,建筑公司说我父亲超过60岁,不能按照工伤赔偿。同时,建筑公司说将活包给了工头,工人受伤应由工头处理,公司不管。我想问一下,我们该咋办?我父亲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相似文献   

16.
谭立独 《工友》2012,(12):8-9
工伤的处理,理论上只需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就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工伤案件的处理,往往要经过纷繁复杂的过程,最高可达21道程序。等所有程序走完,起  相似文献   

17.
何东霞 《工友》2013,(7):28-29
5年前,初次来到广东打工的90后农民工张智东在工厂不慎被塑料再生机绞伤,造成右手臂伤残。为了工伤认定和取得赔偿,他经历了两次工伤认定、两次行政诉讼、两次民事诉讼,至今工伤认定仍是"死结"。2007年12月,来自湖北省利川市一个小村庄的张智东刚满17岁,就来到广东,成为  相似文献   

18.
谭立独 《工友》2009,(7):4-6
近年来,诸如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遇机动车事故伤害等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获得工伤待遇后,另行起诉致害之第三人,请求民事赔偿,或者在获取了致害人的赔偿后,另行起诉要求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这样的案件中并没有统一的法律依据,甚至没有统一的认识,裁决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具体包括四种情况:一、已经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不能再获得民事赔偿;二、已经获得民事赔偿的,不能再要求工伤保险待遇;三、已经获得民事赔偿但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  相似文献   

19.
处于工伤治疗期间的职工能否参与调资?编辑同志:我因工受伤,在治疗期中全厂职工普调工资,厂里不许我在工伤治疗期调资。请问这样的规定是否符合《劳动法》对工伤规定的待遇?工伤治疗期能享受在岗职工的哪些待遇?我该怎么办?请予答复为盼。重庆市北碚华伟厂职工谌传...  相似文献   

20.
黎明 《工友》2011,(5):12-14
2010年12月18日,东莞涌口的日资和雅鞋业宿舍管理员赵彦才被"气死"在工作岗位上。当月23日,涉事鞋厂和雅鞋业向东莞市社保局厚街分局提出工伤认定,就在工厂提交工伤申请翌日,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出炉,按照新的规定,赵彦才工伤赔付标准或将翻数倍增至近35万元。但是,厚街社保分局在不到3个工作日内认定工伤,赔偿仍按旧规缩水至7万余元,继续上演备受诟病的"同命不同价"悲剧。厚街社保分局此举引发家属不满,被质疑故意为企业规避赔偿,对此,厚街社保分局方面坚称"合法",之所以快速认定工伤是出于"事实清楚和维稳需要",更是"改进机关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