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浪潮中的正常呼吸孙云晓(《少年儿童研究》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目前的特殊背景下中学生卷入“出国潮”是很自然的社会现象。它是近年来中国人“出国潮”的一股激浪。而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股激浪主要是由社会造成的。中学生处于理想的季节,喜欢浪漫的乃至冒险的生活,渴望着闯荡一下“好新鲜”的“外面的世界”。当中国敞开国门,使众多勇士有机会拥抱整个世界,或学知识或发大财或开眼界,制造了许许多多令人目炫的荣耀。试想,对于最富青春活力的中学生来说,这些信息怎能不充满了诱惑?寻求富有刺激性的出路,成了中学生卷入“出国潮”的心理基础。然而,跨出国门对羽翼未丰的少男少女们说来,毕竟是一件重大的事情,重大到了他们单靠自己无刀决断的程度。有趣的是,相当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出国,这种热情甚至超过了送孩子在国内读大学。如果了解那些已经出国或正准备出国的中学生的情况,便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家长是他们出国的支持者和策划者。有些中学生是被父母“逼”出国门的,却极少有冲破父母阻拦独自闯出国门的。中学生卷入“出国潮”.引起了不少人的惊慌和愤慨。有些中学生斥责他们是“假洋鬼子”和“金钱奴才”。有些教师则感叹神圣殿堂大地震。与这些中学生和教  相似文献   

2.
向着前途的寻问和企盼──当代中学生谈“出国潮”主持人:金大陆引子:微型调查1991年夏上海某重点中学传出了令人震惊又令人困惑的消息,全校毕业生99人,除24人直升大学外,另有27人在获得高考资格后却放弃了高考。为何,为何?因为他们均已通过了托福考试,准备出国。据调查,在这届学生中,考过托福的人还远不止这27人。在英语班里,将近90%的人都曾参加过托福考试。他们利用课余及假期,参加托福班学习,并提前把准备高考的精力全部花了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多数同学的考分在600分以上,并出现了667分的高分。另有3人参加了GRE的考试,考分也都在2200分以上。正是这优异的成绩,使他们申请到的年度奖学金至少也有3000美元,多的高达27000美元。其中有3人申请到了全奖,2名女生,1名男生。这些被国外高等学府录取的同学,确实引来了不少羡慕的眼光,好多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然,也有人考托福是为检验自己的水平。该校政教主任说:“国家的出国政策摆在那儿,学生们的背后又站着家长,这也不是我们当教师的能够阻拦得了的。这还只是先头部队,往后的势头可能一浪盖一浪。现在我们准备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加强爱国主义意识的培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的模式有多少种?台湾当局还会打出什么“牌”?祖国大陆怎么看?请听大陆台湾问题专家谈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4.
爱,是一个浪漫而永恒的话题。而对于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教师们却谈“爱”色变。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渡过情感躁动期呢?我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思路:就是为这种“爱”搭起理解的桥,帮他们走出迷惑。具体方法就是──尊重和导引。所谓尊重,就是承认他们的这种纯真感情的存在,这是与他们平等对话的基础。中学生实际上相当反感“早恋”这个词,他们之所以对异性产生兴趣,是青春萌动期的自然表现。因此,此时的他们最忌讳别人说他们不成熟,他们急于表现自立成长的感情更是神圣不可侵犯。于是,我对于这种情感是给予更多…  相似文献   

5.
典型乎?流失乎?──我的调查与结论朱丽云(上海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看了中学生关于出国潮讨论我对学院附中最近3年学生出国的情况作了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是:1990年附中毕业人数120人,走了32人,占26.6%;1991年,毕业总人数120人,走了28人,占23.3%;1992年,已经走和准备走的有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8%,3年总的比例数是20~26%。在大学部里,1988年走了14人,1990年是53人,1991~1992年逐步回落到45~5O人,出国留学人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是0.8%,最高是2.9%。从这个数字看,大学部出国人数反而比中学部比例低。同时,从图表分析看,1990年人数的确比较多,是个高峰,附中、大学部都是这样。到了1992年,这个数字就进步回落了。现在1993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了,大学部出国人数才3个,也可能到暑假和年未数量会有所增加。但从这个趋势来意,现在好象没有1990年那么多。这里由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国内青年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根据统计数据,绝对数字不少,但真正从它的比例数来看还是极少数。97%以上的学生还是输送到国内各个岗位上去,是直接为我们国家作贡献的。从这个基  相似文献   

6.
围绕“人”字突出“动”字──斯大孝谈公安改革本刊记者朱思恩,岑生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使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而又显著的变化,整个国家从封闭转向开放,社会从静态转向动态,人财物的大流动特别是人的大流动,给社会治安带来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经济的急流中,“经商热”、“下海热”袭击着青年学生,不少学生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中途辍学者大有人在。他们辍学的理由是:“读书有什么出息,早点挣钱是正经”;“金钱.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没有钱,你读再多的书又顶什么用?”等等。读书真的无用吗?“弃学经商”真的就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吗?不!读书有用!读书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绍兴一妇女辞职重当小学生,而立之年再回课堂。此事已在浙江绍兴传为佳话。这位妇女叫消金英,1974年,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偿金英由于家境困难,…  相似文献   

8.
对于已经跨入而立之年的“80后”,事业进入新阶段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升职加薪。究竟要成为怎样的员工才能让老板主动找你谈升职?面对升职机会,如何巧妙地争取?职场专家和企业HR建议,完美的“职场升职计”包括以下几点:明确职业发展规划、业绩出色、经验丰富,又能运用正确策略与领导沟通,并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选美现象”初探□徐飞(特约撰稿人)·编者按·“选美”活动最近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作为影响青年文化时尚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现状及发展,不能不引起理论者的关注。本刊发表徐飞的文章只是一家之言,意在促发人们关切并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力图给当代青年以科学导向。·“选美”悄然兴起·1988年5月,云南《女声》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女声杯春城女子双美(仪表美、心灵美)选拨赛“,首开中国大陆”“选美”先河,一时间轰动国内外。到了1992年,大陆骤然涌起一股席卷都市的选美潮,以至有的海外舆论把这一年称为中国的“选美年”。这股强劲的浪潮持续至今,蔚成时尚,成为大陆人难得一见的文化景观,一时褒贬不已。至今,京、津、沪和相当一批省会城市都已经或正在评选出自己的“小姐”,连安徽的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等中等城市,也都举办过这类活动。深圳举行的全国性的“93城市青春新女性表演赛”,成都开幕的“中国首届民族之花大选”,以及呼声渐高的“中国小姐”、“中华民族小姐”的评选,越发使大陆的选美时尚流光溢彩。早年,报名参加“女声杯春城女子双美赛”的仅134人。她们承受了不少冷嘲热讽。如今,参加选美已是青年人的时尚,再无多少顾忌。我们还是  相似文献   

10.
台北县议员金介寿、马祖籍“国大代表”曹原彰、永和市民代表黄锡麟等9人,于今年8月间乘渔船“夏威夷三号”从台北县一个渔港出发直航厦门,返抵金门时被警方扣押侦讯后饬回。8月22日,金介寿等抵达台北县受到英雄式欢迎,支持者放鞭炮,并高呼“三通胜利”、“三通无罪”等口号。金介寿上岸后举行记者会表示,此行意在表明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不当,希望先做到金门和厦门的“小三通”;然后促成从台湾搭飞机到金门,再乘船到厦门转往大陆各地;第三步促成全面“三通”,由台湾直飞或直航大陆。金介寿表示,他们不愿违法,但也…  相似文献   

11.
切莫误解了“非理性”──夏军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莫误解了“非理性”──夏军教授访谈录本刊记者王伯军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人们在分析它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时,往往将其根源归之于“非理性”行为、如何科学地认识“非理性”?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夏军教授。夏教授是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护照”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何星亮在现代世界,“护照”乃是国籍的身份证明书。出国必须持有所在国的护照,是极为普通的常识。然而,在中国,现代“护照”一词始于何时?其变迁过程如何?在大陆学术界未见有专门研究。近两年来,笔者研究1983年在新疆西北部...  相似文献   

13.
“京沪对话”之一:港台文化与大陆青年北京主持人:扬长征上海主持人:金大陆·主持人的话·从本期起我刊与上海的《青年学报》杂志同时推出“京沪对话”系列笔会,旨在发挥两大都市文化学人集中的优势,共同探讨、交流与青年有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头一炮我们打出“港台文化与大陆青年”,本想引出个“精神家园”的大问囹,但一个回合下来,不过是抛砖问路而已。精彩的对话永远在每一个“下一次”,就看京沪同仁们的胆量与智慧了。“京沪对话”之一:港台文化与大陆青年  相似文献   

14.
与三百学生同“侃”歌星与歌迷徐飞引子:歌坛印象与调查概况在深化改革的春风吹拂下,1992年的大陆流行歌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种征歌、大赛、演唱会办得红红火火,连一度冷落的摇滚乐也频频再现在歌坛上。扩大开放的这一年也是港台歌星来大陆最多的一年。歌坛的繁荣令大陆青年欢欣鼓舞,也掩饰了歌坛及歌星中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小插曲”。事实昭示人们:“歌星、歌迷现象”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大陆的一大青年文化时尚。为了弄清这方面的情况,供有关方面和人士参考,我们于1992年年底在安微芜湖地区大中学生中做了一次关于歌星与歌星的调研。这次随机抽样的调查对象覆盖了文理科各年级和许多专业的学生,封闭式问卷各题的答案选择不限。共回收有效问卷334份,其中女生147份,占总数的44%。现将调查中,学生们的种种看法及笔者的思考统统“侃”出来,以飨读者及有关研究者。立体画:日益引人注目的“歌星、歌迷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歌星“红”,歌迷多,是不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32.69%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只有9.28%的学生认为“不是”。36.23%的学生认为“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繁荣’的一种社会反映。”愈是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11,(6):59-59
本刊讯 《支部生活·党课专刊》将从第六期起在“专家上党课”专栏刊发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国胜的“十谈”鲁迅“立人”思想系列党课。  相似文献   

16.
宝岛南北行──夜飞台湾海峡──“新蜀道难”日农由于种种原因,海峡两岸新闻界的交流开展得很不均衡。据说至今台湾记者到大陆访问已达3000余人次,而大陆记者赴台访问不足100人。1994年2月22日至3月7日,本刊副总编陈日浓、采编部主任李超臣、女记者徐...  相似文献   

17.
“法盲”乎?“心盲”乎?○耿法在某些流行一时的观念上,切莫随波逐流走入误区。比如“法盲”这个词,现在已经用得过多过滥,近于广告用语了。其实,一个人懂法多少与是否犯罪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生活中固然有因不知法而触犯法律的案例,更有大量明知犯法也偏要以身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军事战争名词──“天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太空战)不断地散见于报端。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美国加快推进其国家导弹防御(NMD)和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M)的研制进程,“天战”以及外太空的国家安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战”?它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战争样式?以及它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外太空安全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军事理论专家、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江诸大校。记者:当今有关太空战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思想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它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概念、观点和原理,传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然而,由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往往使教师力不从心,甚至有时会出现教师反复讲,学生还是似懂非懂、难以走出认识误区的现象。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认识主体──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认识客体──教材内容中的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呢?最近,笔者重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中介”的学说,颇受启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所…  相似文献   

20.
安华 《统一论坛》2001,(5):16-17
6月5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出访中南美洲返台后妄称,“出国拼外交、回国拼经济、年底再拼选举”。时进7月,面对一个多月来所发生的种种,不知其能否说明“三拼”,究竟“拼”出的是什么? 所谓“出国拼外交”,当指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