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速,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成为了衡量地区旅游业发达与否的标志。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对本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发现该区域在山东省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内部7地市间也存在差异性。未来应扬长避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学界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研究成果,学界的研究界定了蓝色经济区的内涵和特征,研究了政府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适合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模式、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完善半岛蓝色经济区投资融资机制与体制、促进环境保护、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六个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促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接融合应着眼于体制机制:建立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构建连接两大区域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协调统一的要素配置体系;构建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城镇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空间、海湾港口、滩涂湿地、海洋生物、海岛、滨海旅游、海洋矿产、再生能源等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个别和共性问题。建立合理的海洋经济格局,按照适度利用原则、综合利用原则、生态效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出发,蓝色经济区建设必然涉及主体区内部、主体区与联动区、蓝色经济区与内陆腹地省份,以及蓝色经济区与国内、国际其它沿海经济体之间的区域经济空间关系。这五大区域经济空间关系中内在蕴含着从集聚到协同、极化,再从协同、极化到辐射、延伸的经济效应机理。必须基于这些经济效应机理,探寻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路径。即主体区内产业集聚效应,主体区与联动区的协同效应和极化效应,蓝色经济区对内陆腹地省份的辐射相应,以及蓝色经济区向其它沿海经济体的延伸效应。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确立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华民族走复兴之路的伟大创造与壮举。空间经济学理论揭示,蓝色经济涵盖的主体是对包括陆域国土、海洋国土及领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生产关系调整和生产力空间布局重新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形态;海洋经济涵盖的主体是对海洋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海洋为空间依托而形成的经济形态。蓝色经济作为一个具象表现的经济形态,是一个不同于海洋经济概念,而又包括着海洋经济所涵盖主体内容的全新经济概念,这一概念决定着一种新的商品经济形态的建立;决定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实施新的科学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海洋产业发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山东发展蓝色经济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应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紧抓历史机遇,调整产业布局,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为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建设、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活动有许多制约因素,为此,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海洋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支撑、人才支撑、资金支撑、中介服务支撑和公共服务支撑的作用力度。  相似文献   

9.
港口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中具有纽带和枢纽作用。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环境比较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港口群联动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形成,越来越多的跨界公共事务需要解决。本文从网络化治理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罗宾斯的组织发展理论,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合作中的三个阶段(初始—震荡—规范)及其特点。通过构建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架构,规范合作治理的正当性,提升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网络化治理由震荡阶段向规范阶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是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的区域,核心区建设事关蓝色经济区全局,必须利用沿海优势,整合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联动全省以及全国经济的科学和谐发展。是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山东半岛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培育现代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港口群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为整合力量,推动港口群联动发展,各个层面尤其是政府应从以下方面加大港口群联动发展的决策支持:一是确定合理发展战略;二是提供合理政策支持;三是强化体制机制支撑;四是强化港口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3.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战略意义,其发展脉络应落脚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合与提升上;对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经济区核心区的重大命题,应从战略层面予以功能定位,明确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发挥龙头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一湾两翼"新布局。围绕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海岸经济区和航运物流区等重要节点调整海洋功能区,并采取本文提出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海洋产业、海洋法律法规设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等管理方面有许多经验,借鉴国际多样化的海洋开发政策与临海经济区发展战略,可以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启示和参考:完善政策引导,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地方立法进程,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困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自2011年1月正式实施以来,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也将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蓝图勾勒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次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规划要点,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为国家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作为国家战略,应该明确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定位,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把外向型和技术创新作为两大发展引擎,构建服务蓝色经济的投融资平台和人才智力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源要素联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至少面临三大挑战: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和世界政治斗争、国际新格局形成的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赋予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和挑战已使原有的德育观念、德育思想、德育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产业转移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广东西翼城市茂名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然而茂名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存在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把握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茂名必须利用资源优势,巩固品牌优势,培育潜在优势,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济南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济南交通拥堵问题愈来愈严重,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之一。当前,从国内外先进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当前济南市交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认真寻找一条理念先进、统筹兼顾、面向未来的交通解决方案,是摆在当前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大力倡导和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同时也为这些行业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