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外交政策随着战争进程和国际形势的演变,所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抗日战争初期、中期和后期。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中外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中共中央在芦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就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7月23日,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日的外交不能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任何利益和便利,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学术界多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作者认为1937年7月7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在中国国土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着危亡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鲜明地提出抗日救国的主张,首先对日本法西斯宣战,并在可能的条件和情况下团结全国民众对日直接作战,积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4.
中国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进行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自卫战争,同时又是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长达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其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从此,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1935年,日军制造“华北事变”,并与国民党政府达成“何梅协定”,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面对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抗战的政治路线。1937 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更为急切。经过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于1931年9月18日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竟然采取"绝对不抵抗主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蒋介石的卖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推动和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的一个耻辱.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70周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抗日战争开始时,中国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政府实行了一些有利抗战的政策,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表现比较积极。但是仅靠这一点,中国人民不可能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  相似文献   

8.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是后起的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首先侵略朝鲜作为跳板。一八九四年,朝鲜南部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清军开抵牙山。日本急忙派兵到朝鲜,突然袭击牙山的清军,挑起了战争。九月,清军统率叶志超率军逃到平壤,日本侵略军又进攻平壤,叶志超带领一批将领向北狂奔五百里,逃过鸭绿江,退到辽东九连城、凤凰城一带。从此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9.
发生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任帝国主义宰割的屈辱,结束了中国在近代战争中抗击外侮从无胜绩的历史,成为中国从落后走向崛起、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爱国主义无疑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译自 1987年中日两国专家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5 0周年学术研讨会出版的专题论文集《日中战争与日中关系》(日本原书房 1988年出版 ) ,该书由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主编。本文作者系日本德岛大学教授。这篇论文利用日本和中美英三国的历史资料 ,对日本对华侵略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互动 ,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对我们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 ,乃至国际关系史 ,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回顾中华民族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抗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凝聚力的壮丽诗篇。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而言,一方面,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劫难,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大大的延误;另一方面,日本的野蛮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抵抗,促使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民族凝聚力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最彻底、最充分的体现。不仅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实际进程,而且激励着中华民族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民族危亡之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高超的智慧和成熟的技巧,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前,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浴血搏斗后,终于取得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海内外华夏儿女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一同用血肉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残暴的日本  相似文献   

14.
青年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是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整个中国青运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于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对于进一步考察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共青团自身改革发展的趋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就中国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作一论述。 一、建立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先声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国内阶级矛盾开始下降,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青年运动开始汇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洪流中。9月2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译自1987年中日两国专家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出版的专题论文集《日中战争与日中关系》(日本原书房1988年出版),该书由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主编。本文作者系日本德岛大学教授。这篇论文利用日本和中美英三国的历史资料,对日本对华侵略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互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对我们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乃至国际关系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从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较深层次,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对于新时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期间锻炼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重要的一次历史机遇,是近代以来国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阶段,值得好好研究。在八年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民族意识空前加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再议“九·一八”时的不抵抗命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就已经推行了"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当晚,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第一个下令东北军不准抵抗,而在午夜1点以后,张学良才正式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张学良虽然在事变之前已经看出日本的侵略态势,但却没有看清日本发动战争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对象极具广泛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展开统战工作,而且还对在华日人和日本战俘做统一战线工作。这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终于在世界人民的支援及反法西斯盟国的配合下,获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一改百年来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的主要战争中屡屡战败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开辟了新纪元,为世界人类的和平正义事业作出了创世纪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自在到自觉--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和各政党、各团体、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历经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一百多年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战争胜利的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其中一个最重要、最深刻的影响,就是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