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称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报刊监督对中央苏区廉洁局面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在众多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红色中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苏区的喉舌",《红色中华》在对贪腐浪费、官僚主义等行为揭露批评的基础上,整合多种反腐败措施,构建廉政文化,促进了中央苏区廉政局面的形成。《红色中华》反腐败的举措对于当今社会的舆论监督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渠道,从善治的角度对政府和社会机构以及个人的言行进行道义上的审视、评价和督促,显然,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指责也是新闻舆论监督应有并且是重要的内容。新闻舆论监督之所以应该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能够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器,理由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第一,新闻舆论监督能有效地改善舆论生态,使廉政观念、廉政行为得到社会好评,通过其“奖励机制”引导官员们更加坚定廉政观念和廉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的提出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廉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主要强调的是不贪、不妄取等廉洁思想。在新时期,廉政文化有导向、批判、规范和舆论监督等作用,我们建设廉政文化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党内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非常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其成功经验值得当今借鉴和弘扬: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建立健全舆论宣传工具;坚持舆论宣传正确导向,服务反腐倡廉大局;舆论宣传要警钟长鸣,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在廉政文化建设舆论宣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执政尝试,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从宪法和法律文件的层面赋予了群众监督的效力;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建立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群众监督推进了苏区民主政治建设,使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稳定、最有民主、最为进步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撑。中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经历了初步探索时期、进一步发展时期、主动适应和创新发展时期,并总结出坚持党性原则,为党和国家一定时期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的亲和力、参与度、感染力和与时俱进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在主动适应时代发展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能力等基本经验。新时代要立足构建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格局、持续推进网络道德建设,为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保驾护航和推动新媒体监督制度化法治化等方面强化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廉政月历     
·廉史第一·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倡廉活动1932年初到1934年秋,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通过建立控告局、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检举运动、加强舆论监督、严查大案要案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为巩固和建设中央苏区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舆论监督从精神文明领域调整到政治文明范畴进行论述,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对舆论监督作用定位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们党对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怎么认识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加强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舆论监督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十六大报告比以往历次党代会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监督,都要借助于舆论监督的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精神在监督问题上的运用,也为舆论监督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深刻表明了加强舆论监督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相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民主制度特点的比较完整的监督体系.我们党一向重视的舆论监督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当前,反腐败斗争正深入发展,如何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津南供电分公司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主线,积极搭建企业廉政文化平台,不断探索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廉政文化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初步形成了富有企业特色的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9,(12)
中央苏区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组织的,相对完整的系统工程。苏区政党齐抓共管,多管齐下,通过思想统领、制度约束和保障、具体行为实践、及物质文化载体的有效宣传教育,实现了党的执政历史上首次文化反腐实践的伟大胜利,并取得显著成效。这次实践活动既是全党践行反腐倡廉的成功尝试,又是文化建设廉洁政治的创新发展。在坚持群众路线、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廉政制度完善和创新、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以及坚定苏区廉政建设的文化自信方面积累了文化建设宝贵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初,便向各地军政机关指出:财政是国家的命脉,财政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军事与行政,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与阶级政权。因此,中央苏区在下大力气做好财政工作,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同时,也运用多种手段对财政机关、财政业务、财政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使其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为公生财,用财为公,让有限的财力保障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胜利。这些财政监督手段主要有:财政机关的自我约束与制衡、审计监督、检察监督、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吴官正同志指出,要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首先,从全局上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央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同时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  相似文献   

15.
廉政文化建设:拒腐防变的重要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企业,引导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对此,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焦化厂进行了以兴廉政风、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展廉政艺、写廉政文、行廉政制、做廉政事等八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开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7.
廉洁从政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创造性实践,其基本特征体现在:领导廉洁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廉政建设;严肃法纪,加强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中央苏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央苏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党一贯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明确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深入反腐  相似文献   

19.
廉洁从政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创造性实践,其基本特征体现在:领导廉洁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廉政建设;严肃法纪,加强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中央苏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央苏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监督实践中存在着监督主体独立性不够 ,舆论监督薄弱、监督缺位等问题 ,本文力图从提高监督主体地位、加强舆论监督等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