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需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生态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生态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研究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应该成为未来文明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文明是改善经济发展结构、更新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公众幸福指数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美丽中国建设的要义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态优势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年到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成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5年,成都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处于"不协调"状态,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属于典型"三高一低"状态。2010年以后,特别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成都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呈现出"高水平协调"状态,经济发展正朝着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三低一高"方向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后劲越来越大。根据这样的结论,结合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这一概念准确的描述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的趋势。在这种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日益严峻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以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中央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其理由:生态文明理念是时代发展经验的总结;历史教训不能忘记;能源资源日渐短缺;生态环境容量约束加大。  相似文献   

7.
贵州经济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对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努力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8.
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特殊的市情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决定了重庆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促进西部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建设生态乡村;发展循环型工业,建设清洁生产基地;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三峡",建设生态库区;实施"生态重庆"工程,构建重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庆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构建绿色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从而促进重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龙广村从一个贫困山村发展为一个美丽乡村,主要在于不断增强村级班子带领群众抓生产促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双赢",不断加强村寨文明建设。实践证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村"两委"班子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之间需配套发展、统筹兼顾,发展与生态要协调。在农村建设中,应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给福建省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如何保证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时,保护好福建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横亘在福建省面前的一道无法回避的难题。从对福建省2004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状况的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建省九大板块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这对于生态大省的建设无疑是一个警示。因此,围绕福建省的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一条从福建通往世界的"海上低碳丝绸之路"是福建省在社会经济和陆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条件,也在于为全球生态安全承担应尽的责任。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长期而深邃的思考和见解,其核心在于"天人合一"。挖掘本土传统思想资源,有助于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创造适合本国道路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均衡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十堰市创造性的实施了"一村多名大学计划",为推进"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方略、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成为推动十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民生福祉,还关乎民族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乐观主义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促进繁荣和合作的源头,可以带来更好的环境景况。因为按照西方国家以往的经验,尽管其环境情况曾经一度恶化,但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加上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而这些经验应该可以借用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因此,经济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助力。批评者则认为,生态破坏、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等情况的出现都与经济发展有关。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大肆破坏自然环境,却没有认识到环境的有限性。经济收益不一定会提升环境品质,反而常常成为人们破坏环境的诱因。总的来看,无论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批评者都承认追求经济发展会对环境永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这里确实存在无法兼顾的矛盾关系。本期摘译的是时任美国加州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的马克·波芬伯格对印度尼西亚林业政策的研究。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波芬伯格通过印度尼西亚林业政策案例的分析,探究了政治经济权力结构与环境永续的关系,提出民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相对公平的参与是环境永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一体化作为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不仅要成为中部经济崛起地"引擎",也要成为城市发展与环境友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协调的先导和典范。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建设文化宜居的现代文明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生态旅游作为其最佳实践,还需要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西崇左市在所辖七个县(市、区)全面进行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探索了创建生态旅游品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公共信托理论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的先驱。传统上,我国是以"建设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经济"是财产的生态观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观点,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公共信托理论之精神有着内在契合。我国有必要移植或借鉴美国公共信托理论的精神,作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江西具备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良好的先天条件和后天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彰显,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二元分离"、制度实施缺乏刚性、生态生产力理念缺失、样本建设亟需加强等瓶颈因素,需要从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体系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予以强化,从而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相似文献   

18.
"两山"理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从战略思维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系统思维上把"人-自然-社会"作为内在的有机体去把握,把生态治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辩证思维上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构成统一的整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乐山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偏重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环保方面等较为浅显的层面,从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更为重要的层次。乐山市的生态活力很足、生态质量良好,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不相协调,生态社会建设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乐山必须从生态伦理价值观转变、生态空间布局、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来加强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河南信阳虽然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但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强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广大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中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培育生态文化;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