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央苏区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强化了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最初中共通过推行土地改革来解决乡村民生问题,但未达到理想效果,继而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主张。在强调发展生产时,中共重点选择了农业,并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由于当时处于革命战争环境,中共发展生产的效果也并不特别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陈云建国后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归纳了陈云关于民生问题的三条基本经验,即要以“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出发点解决民生问题;“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并由此提出关于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点启示,即在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生问题,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统筹处理生产与发展、物质与精神、民生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要致力于建立健全能够持续而广泛地改善民生并能够获得民众支持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一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关系中国革命胜负需要的现实视角阐明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二是从政治条件、物质基础、基本原则、根本保障等方面,确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思路。三是从土地政策、农业生产、法制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毛泽东的民生思想,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当前,要切实搞好民生建设,就必须全力保障人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邓小平理论也是在中国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民生问题紧密相连.邓小平理论构建了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理论框架,它开辟了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新途径,丰富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原则内涵.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成为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条能够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集于一体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意境。实现这一理想意境在当前亟须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发展滞后问题、诚信缺失、社会失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生"是时下我国政治生活中使用最广泛、涵义最丰富的词汇."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而面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特定时期,以及贫富差距扩大、就业、教育、医疗、安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等民生问题集中突显,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否则就不会有国家安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不断改善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的基本诉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专门用一个部分论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对改革发展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大量民生问题的存在,会对改革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民生问题的倒逼,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积极力量。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正确发挥民生问题倒逼改革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民生问题的制度化解决,有利于提高社会公正程度;民生问题的恶化升级,可以为新的阶层和利益结构的形成提供契机;民生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能够促进相关制度的创新与发展。然而,不是所有的民生问题都能推动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民生问题倒逼改革发展的积极功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民生问题的相关方需要保持理性认知状态;绝大多数民众对未来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执政党和政府需要在适当时机制定并实施反映民意和时代潮流的民生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注我省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贵州,使全体社会公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首先是要分析解决我省民生问题面临的形势,并寻求到解决的途径和措施。一、客观认识解决我省民生问题面临的形势我省自明  相似文献   

10.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革命斗争、政权建设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逐步实现由"斗争谋求民生"向"政权保障民生"的顺利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革腐朽的社会制度是根本改变民生状况的前提条件;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开展土地革命,鼓励发展工商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协调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策略方针,这些都对当前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生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想,培养大学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品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刘德君 《实践》2009,(1):45-46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党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2008年,包头市昆都仑区围绕包头市委"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开展,激发了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几乎都是源自对民生问题的理论提炼和升华;而这种充满民生关怀的理论,反过来又为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社会学理论就应该高度关注民生,不以解决民生问题为落脚点的社会学理论创新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不断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发展的一条红线。苏区时期的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局部执政,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艰苦的条件下苏区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也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包括:民生是立党治国之本、发展经济是民生之根、社会建设是民生之路、共享和公平是民生之向。这些宝贵经验给我们在新形势下解决民生问题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民生问题相当尖锐和复杂,既要解决生存领域的问题,还要解决发展领域的问题。民生问题凸显,客观上与当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也与政策、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失衡有关,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短缺有关。这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不解决,民生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而如何破解这些民生难题,完善民生建设的政策统筹机制,这是近十年两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中央决策层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苏区共产党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的维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颁布一系列规定来解决民生问题.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今天解决民生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全面部署了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成为重点。概括起来就是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同时,会议还提出了一些有关"三农"工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数据技术不仅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支撑解决贫困、失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教育等民生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科知识壁垒、数据挖掘不够、数据"孤岛"、数据鸿沟等制约着大数据支撑解决民生问题能力的发挥。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加大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力度,缩小数据鸿沟,从而提高大数据支撑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闫莉  蒋锦洪 《求实》2012,(10):50-53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问题,我们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以及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民生问题的产生。因此,从制度维度去探究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路径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杨贺卿 《实践》2008,(7):34-34
近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使广大干部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新成果。发展经济.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关注民生.需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把发展作为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