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设立在延安的"中央银行",其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货币斗争,先后发行了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维护了边区金融市场的稳定统一。遵循"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边区银行在促进工农业生产、繁荣商业贸易、解决财政困难、支援抗日战争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当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些许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传家宝。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过很大的历史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方法、艺术对于当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具有可以借鉴的地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当今时代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护货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采取各种调控手段。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取决于各时期的经济金融情况。朱殿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运用信贷杠杆,促进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积极支持经济增长。”这指明了我国当前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4.
略论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萌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完善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初期。陈云货币管理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货币发行权必须集中统一;货币发行必须有准备金;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发行,但特殊时期货币的财政发行是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5.
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戴建兵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钱与战争——抗战时期货币史》是一部研究抗战时期经济史的力作。该书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视野宽阔。作者将抗日战争货币史放在整个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近代货币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中去考察,使人们对抗日战争时期货币的演进、发展能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书中对战时货币状况的形成、战后国民政府对伪币的处理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都着意落墨,这样,读者能从抗日战争中八年的货币发展看到中国近现代货币的演  相似文献   

6.
杜旭东 《共产党人》2005,(10):39-40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在1998年初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特殊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自出台到目前已连续实施了7年。一般而言,以上不“通胀”下不“通缩”为界限,凡是在这个范围内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货币政策都属于稳健的货币政策范畴。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货币信贷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是可以因地、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的军需民用,稳定和发展经济,根据地政府在金融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主要是实行统一累进税,设立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货币,进行货币斗争。这些措施的推引,为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筹措经费和物资进行抗日战争、稳定和活跃经济、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做出的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夺得一切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抗日战争时期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主要路径及其现实启示三个角度,来探析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即蒋介石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实力、态度和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娟 《党史文苑》2009,(5):22-2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的军需民用,稳定和发展经济,根据地政府在金融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主要是实行统一累进税,设立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货币,进行货币斗争.这些措施的推引,为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筹措经费和物资进行抗日战争、稳定和活跃经济、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根据时代环境特征、形势任务变化和党员干部的实际状况,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根据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突出真理性原则,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时代特色.新形势下,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挖掘其内在规律,对于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改善金融调控。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传导机制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融资功能外,它还具有政策功能,即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市场条件的功能。由于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利率变动,因此也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的基础。 中央银行降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再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增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政治和战略高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利用政治、经济、人员、武器和交通等因素与日本打总力战的观点和主张,逐渐形成自己的总力战思想。总力战思想是朱德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指导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笑禹 《湘潮》2013,(1):57
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是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这八年里我们中华民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装备差、补给差、各种不利的条件下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其中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是对抗战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6.
检验货币供应量变动与实际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着稳定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来遏制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然而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充满着争议。利用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来,回归货币产出方程,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存量变动与实际产出变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方向变化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表现出一定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两个季度之后才会对实际产出有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被视为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的滞后性,导致货币政策既可能缓和经济波动;也可能导致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只有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有着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够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工人党支部的产生与发展对企业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达人工业社的发展是近现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改制,组织时间跨度大。中共达人支部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企业领导的特点,对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800年以来的200多年间,在不同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实证数据表明:各国政府对于长期通货膨胀存在偏爱,以至于货币体制和货币宪法是很重要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政府行为受到货币体制和货币宪法控制的国家更不易于发生通货膨胀。经验性事实证明,政治竞争导致了政府青睐于施行通货膨胀型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一、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国家通过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平衡社会总供求,而采取的各种金融措施。国家正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科学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金融政策措施,控制货币供求总量、信贷投资总规模及进出口总量,并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企业的微观行为。当经济出现需求过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以实施其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西方国家控制货币量和利率的最重要的手段。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保持币值稳定方面,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