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百团大战纪念馆(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向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即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从8月20日开始,至1941年1月结束。我军先后出动105个团,约20万人,以正太路为破袭重点,在2500余公里交通干线上,拔据点,破铁路,炸桥梁,毁公路,给日军以重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日。《喋血孤城》──一部讴歌国民党正面抗战的战争大片正在热映之中。这部电影重现了抗战时期常德保卫战中八千余名中国将士与三万侵华日军激战16昼夜、仅83人生还的悲壮一幕。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3.
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始称正(定)太(原)战役,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总指挥朱德,  相似文献   

4.
八十件大事     
19.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20.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 21.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进入平型关,八路军发起攻击,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22.《论持久战》发表 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23.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出动百余个团,沉重打击了日军。 2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袭。 25.大生产运动 1942年底,中共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26.延安整风运动 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相似文献   

5.
百团大战     
林木 《党史博览》2010,(8):F0002-F0002,F0003
1940年8月20日,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指挥晋察冀军区、第一二〇师及第一二九师,对华北敌后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大破袭,史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28日,国民党所有报纸均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一条不寻常的消息:国防部军事法庭在上海宣判,冈村宁次无罪释放。这消息,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 冈村宁次是侵华日军的总司令。抗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  相似文献   

7.
提起“百团大战”,了解党史的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自1940年8月起八路军总部指挥华北各地八路军以正太铁路为主要目标,对华北敌后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的一次全面的大破袭,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给国民党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以有力的反驳。60余年来,随着这一战役的主要发起者和指挥者彭德怀政治上的沉浮,人们对百团大战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浮华尽去,大浪淘沙,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笔者对这一战役从多个方面作了客观的描述,其意自在文中。  相似文献   

8.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说1940年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一次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研究者留下了不少难以解开的谜。  相似文献   

9.
文锋 《党史博采》2005,(8):28-33
1940年8月,为了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活动,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扩大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这就是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经过20天的激烈战斗,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华北敌人的各条交通线都陷于瘫痪。为了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侵华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党中央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淞沪抗战纪念馆于2015年1月20日联合举办了以"一二八淞沪抗战与中华民族觉醒"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市高校、党校、军校、党史和地方志系统的资深专家、年轻学者集会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83周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指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军队奋起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是时,上海各界倾其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三步退让"促和平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中共就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希望通过谈判使国民党同意结束"训政",成立联合政府。而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队主力尚在西南、西北地区,立刻发动内战有很大困难。于是,在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和谈,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由于历史原因。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百团大战,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论,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8月至1941 年1月。这一阶段,正是百团大战进行的时间,从中共中央到中央军委、从八路军总部到各战略区领导人,纷纷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历史人物蒋介石一生中有两次演说被视为经典之作:一是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抗战演说;二是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抗战胜利演说。两个演说皆与抗战有关。蒋介石的抗战角色随着国民党正面战场史实在中国大陆逐步获得平反,作为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抗战角色是否也将难以回避?或者进一步说,蒋介石作为全中国抗战领袖此一事实是否终获确立?由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7月的全面抗战刚好10年,这是蒋介石逐步巩固权势的时期,中国国运依旧坎坷,内有大规模的“中原大战”以及共产党革命,外则是日军持续对中国鲸吞蚕食。无怪东京大本营(…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徒步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抗战英模方阵格外引人注意,其中有一面"血战磨河滩钢铁连"的英雄连队旗帜高高飘扬在第十方队,而磨河滩就在山西阳泉的娘子关下。"血战磨河滩钢铁连"的故事就发生在百团大战期间。为了冲破日军的"囚笼"封锁,1940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19日,在重庆江津市刚刚落成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盛况空前,在前来缅怀元帅的人群中,有两个不远万里赶到中国的日本人,一个是日本都城市市长岩桥辰也,另一位是聂荣臻元帅在“百团大战”的硝烟中救出的日本孤儿美穗子。他们把一个用樱花枝条编织的花篮敬献在元帅的汉白玉像前,崇敬地悼念着这位为世界和平和中日友好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八路军救下日本孤女1940年,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被侵华日军派任为井陉县东王舍煤矿火车站副站长。美穗子和他的妹妹随父母生活在中国的晋东平原。此时,为了摧毁以正太铁路为主的交通命脉,打击日寇的…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抗战形势,争取华北战局有利的发展,影响全国的抗战局面,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妥协投降的危险,自1940年8月起指挥华北各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除外)对华北敌后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主要目标是正太铁路)展开了一次全面  相似文献   

18.
1937年8月23日,被国民党关押了近5年的陈独秀走出了牢房,他以满腔的热血立即投身到全民抗战中。然而,陈独秀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为抗战四处奔波之时,一场欲陷他于“托派汉奸”的阴谋却在暗中滋生。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0,(21):59-59
“八年烽火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在芷江向中国政府及盟军代表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抗战胜利受降名城芷江矗立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设——“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旧址“受降堂”、二战期间“飞虎队”在芷江机场的大本营等等,它们是和平与正义终将战胜侵略的象征。2001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史学界对百团大战的主要批评有三:一、百团大战出于对敌情判断错误和对蒋介石投降活动的疑惧而发动的,是不合时宜的;二、过早地暴露了力量而招致日军的疯狂报复,造成1941和1942年的困难;三、牺牲过大,得不偿失。张宏志在1989年第3期的《人文杂志》撰文认为,这三点批评不符合历史。首先,中共中央当时反复指出,要警惕投降的危险,并揭露日本的军事迫降和国民党部分上层人士的动摇。百团大战,正是在这种正确的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军事决策,它遏止了国民党的投降活动,挫败了日本军阀迅速结束“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