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耀邦一生酷爱读书。在他60年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解放后的和平建设年代;无论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红小鬼”,抑或是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党的总书记,胡耀邦从不懈怠,始终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手不释卷,阅读思考。曾长期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赞道:“胡耀邦读的书真不少,很有见解。他从红小鬼成了个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离休干部邹雅林曾在青年团工作过18年,以后又在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担任过领导职务。因工作关系他先后七次接触过胡耀邦同志,有几次胡耀邦还与他单独进行过交谈。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此生他最值得记忆、感慨最多的是同胡耀邦同志的相识和接触。胡耀邦同志博学多才,一贯朝气蓬勃、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了他多半生。  相似文献   

3.
1980年冬天,中央决定项南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被打成"右倾"的项南,从落实政策到出任改革开放前沿省的主要领导,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举荐,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慧眼识人.  相似文献   

4.
项南参加革命几十年,在福建只工作了5年多,但福建人民一直怀念他。因为项南以他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智慧、忘我的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有幸在项南身边工作了几年。深受他的教育,也熟悉一些情况。下面记述的是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一些往事,以此表达笔者内心的崇敬和永恒的怀念。  相似文献   

5.
在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钟兆云、王盛泽撰写的《项南在福建》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项南是一位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风云人物。他谋大局,高瞻远瞩,勤政爱民;绘蓝图,运筹帷幄,胆识过人。他是一个大才子,写文章,立马可待,入木三分;作报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他是一个德者,一个无隐私的透明人,一个胸襟开阔、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 在这部30万字的书中,作者将与你一同翻开他生活中无数个令人心仪、令人崇敬的一页页。在  相似文献   

6.
项南同志走了。他带着两袖清风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那样急促。他是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是1997年11月10日晚上10时。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项南同志生前两次接见我们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91年5月,项南从北京回到福州,通过省委党史研究室与我们联系,要对他父亲项与年的传记和骨灰安葬等事宜提些建议。接到电话,第二天我们即从连城赶往福州。5月13日下午,项老在省立医院接见了我们。考虑到项老的身体状况,秘书要求我们把谈话的时间掌握在90分钟内。我们将项南同志  相似文献   

7.
项南在闽工作期间,对文艺界十分关心,对文艺工作作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指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文艺工作者都视项南为良师益友。17年前,项南对省文联全体干部职工的一次讲话,更是激情洋溢,辞约旨丰,语重心长,感人至深。令我终生难忘! 那是1982年初夏的一个上午,省文联全体工作人员会议正在召开,忽然,有两位干部模样的人出现在会场门口。走在前面的是身材魁梧、衣着朴素而神采奕奕的老同志。在他身后的年轻人一望而知是他的随员。年轻人上前与主持会议的省文联负  相似文献   

8.
项南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源于他的正确历史观。1981年11月16日,福建省委召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和党史学术研讨会,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在会上作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讲话。这篇讲话,充分体现了项南的历史观,并成为加强党史工作意见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
项南同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有幸在项南同志身边工作多年,他的言传身教,特别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使我终生受益。 善于总结推广群众首创的经验 1983年3月9日,省委常委决定,省委、省政府领导除留少数同志主持日常工作外,分头到各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就地解决改革和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项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东东征征归归来来的的初初次次交交谈谈胡耀邦出生于1915年,毛泽东比他大22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项南是一位无法被忽略的人物.项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福建,为福建办了许多大事好事,福建人民对他感情很深,很多人感激地称呼他"项公".有人评价说:"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项南就是福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锋."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人民出版社、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项南与福建改革开放暨《项南画传》出版座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主持会议。受省委尤权书记委托,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出席座谈会并发表主题讲话。他说:项南同志1918年11月生于连城县朋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对家人和亲朋的要求很严格,他有"二不准":一是不准亲友上京找他办事;二是不准亲友打着他的招牌办事。直到胡耀邦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项南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项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福建,为福建办了许多大事好事,很多人感激地称呼他“项公”。项南去世后,在项南的家乡闽西连城县的一个交叉路口,至今还张贴着一条大标语:“项南,闽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相似文献   

15.
正胡耀邦从年轻时期投身革命,直到暮年退下来,从共青团到党中央,从红小鬼到总书记,一路走来,历经了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一路发展,是革命和建设的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其中,赣南曾是他留下深刻印迹的地方。他对赣南情深,意亦浓。在湘东特委和湘赣省委1929年冬,胡耀邦在家乡湖南省浏阳县,走上革命道路。之前,他被湘东特委考察并选中,到了江西省莲花县的花塘村,进入湘东特委儿童局工作,没过多久,胡耀邦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组织上的认可,改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与胡耀邦同为湖南人,同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具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性格。毛泽东很信任胡耀邦,曾在延安称赞胡耀邦"思想敏锐,口若悬河",并且着意培养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1981年7月1日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和大批干部,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曾于1959年到1964年担任胡耀邦秘书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秘书长高勇出版了新书《我给胡耀邦当秘书》,他受访回忆了他与胡耀邦朝夕相处的细节。记者:胡耀邦在团中央期间,你做了5年多的秘书。他平时工作、生活状态怎样?高勇:我们当时就住在富强胡同6号,办公室和卧室、书房在一起。他每天工作到很晚,不是看书就是看材料,都是说你们睡去吧,自己却是12点之后睡觉。他吃饭也是在办公室,吃得很快,不管别  相似文献   

19.
(一)事业好伴侣 说到项南,人们总免不了提起他的夫人汪志馨,因为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伉俪,共同走过了革命和建设征程中的风风雨雨。 汪志馨是一位上海知识青年,为了追求革命真理,来到了江苏盐城。在这里,她和已可以算是“老革命”的项南相遇,项南的聪明好学,革命觉悟和睿智、才干受到汪志馨的爱慕,于是两个志存高远的年轻人撞出了爱的火花,1944年在盐城新四军总部结为秦晋之好。婚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不仅感情日笃,而且事业也获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正>1981年6月,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后,说:"想问题,动手动脑,工作方法,我们要学主席;工作精神我们要学总理,他是全党的楷模嘛。"美国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在谈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时说道:"毛泽东致力于加快历史前进的速度,周恩来则善于乘时乘势。"胡耀邦和基辛格的评价,大抵可以说明毛泽东和周恩来各自的特点。周恩来善于从毛泽东尽快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战略高度来理解毛泽东的每一个决策,很多时候都参与了制定;同时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