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封建社会沦陷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逐步签订,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三部条约也成为了整个条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史分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在184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殖民者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3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和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司和九龙"新界"3块中国领土.辛亥革命之后,历届中国政府对上述3个不平等条约均未予以承认,国民党政府曾有两次大规模的收回香港的活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王彪 《广东党史》2010,(1):14-16,33
<正>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每一个有爱国心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它是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国耻日!也就是《南京条约》,清政府屈  相似文献   

4.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中叶开始,英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先后强创、强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将其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并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中国政府曾先后习次与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交涉(19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企图在“倾斜的谈判桌”上实…  相似文献   

5.
革命前夜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用大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此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在中国大量推销商品,廉价购买原料,创办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设立银行,经理航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以中国的海关和国库收入作为担保,操纵中国的财政和中国政府;为了  相似文献   

6.
近代的中国历史,是在锁链的束缚下用血和泪写成的。这条锁链,是用文字编织的。它使我们的祖国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蹒跚而行了整整一个世纪。它使近百年的中国,政治更加屈辱,经济更为落后,民族的灾难无比深重。这条锁链,就是近百年来套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国际间订立条约,本属于正常的外交活动。1840年以前,我国曾经与其他国家签订过条约,象1689年中俄的《尼布楚条约》、1792年中俄的《恰克图市约》,都属于平等的外交活动。可惜的是,在1840年以前,中国与外  相似文献   

7.
中东铁路,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1920年10月由北洋政府交通部代管后,始改此名,俄文名称未变.它是沙俄根据1896年6月和1898年3月与中国清朝政府先后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东北境内修建的一条呈"丁"字形的铁路.是沙俄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第六章主权之争一、中葡签约前后及历代政府的努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割让给英国。1844年,清政府又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中国开始了近代最屈辱的一段历史。葡萄牙人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和虚弱,借机频频向清政府施加压力。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葡萄牙政府认为时机已到,于1862年派出基马拉士为特使,直闯北京城下,要求与清政府立约。8月13日,中葡《贸易章程》(又称《…  相似文献   

9.
丧权割土耻莫大焉○柴玉英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英国依仗武力和强权,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三个不平等条约,霸占了中国香港地区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中国掠取了巨额的财富,使中国人民饱受了欺辱...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汇》2001,(12):F002-F002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英国从1840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便凭借武力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为其殖民地。  相似文献   

11.
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香港问题是由19世纪后期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3个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于1842年、1860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9)
<正>"三大决策"的酝酿其实由来颇久。早在1947年3月,毛主席即与外事工作人员谈及今后外交上应"另起炉灶"的设想。他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砌起自己的炉灶。嗣后,毛主席又在所写的文章中进一步强调,要"否认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毛主席还在西柏坡对来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干净后,再请客人进来。毛主席此言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相似文献   

13.
方勇 《廉政瞭望》2012,(1):68-68
《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耻辱的顶峰。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谈判,清政府还可以讨价还价,而这次却是在列强各国就如何“宰制”中国达成一致协议后才通知清政府照章执行。尽管如此,却有一个国家在条约谈判过程中频频为中国说话,这个国家就是侵略国之一的美国。为什么昵?事情还得从庚子年间光绪皇帝和美国总统麦金利的“交往”说起。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不平等条约作为英国殖民主义的象征,拥有绝对不可改变性。但1942年10月10日,英国却第一次宣布自动放弃在华特权,并于1943年1月11日同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  相似文献   

15.
正2月6日,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例行会谈,翻译师哲和苏方的同志И.В.科瓦廖夫以及Е.Ф.科瓦廖夫出席。关于中苏条约关于中苏条约,我说,中苏关于旅顺港地区的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缔结此条约是为了制止国民党和日美合谋对付苏联和中国的解放运动。这个条约对于中国的解放运动有一定好处。现在,随着中国共产党掌权,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苏联政府决定,一俟签订对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大革命时期,党以废约作为反帝的基本目标和内涵,开启了废约反帝运动的新阶段;大革命后期,党的反帝方针转变为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废约从属于这一方针。随后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党继续进行这一斗争,给国民党的修约交涉以巨大压力。瓦窑堡会议后,党调整了废约反帝方针,抗战时期废约的基本实现,中共起了不可磨灭的实质性作用,是中共实行正确路线的历史必然。抗战胜利后,党又独立领导反对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条约斗争,彻底清扫了残留的条约特权,真正解除了百年来套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不平等条约锁链。  相似文献   

17.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年)8月至1895年4月,日本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对中国也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中国方面遭到失败,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关于结束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即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然而,中国人民并未放弃收复台湾的愿望,抗日战争时期尤其如此。抗战一爆发,中国各界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一定要收复台湾的愿望和决心,中国共产党则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许多不平等条约,“通商”为其主要内容之一。《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委实是丧权辱国。解放前的中国也是“对外开放”的,但那是半殖民地式的开放。这几年,“对外开放”又提出来了,而且不仅是“五  相似文献   

19.
<正>在沈阳的古玩市场,偶尔会见到一两张俗称"红军票"的纸币。它折射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诉说着国民党反动当局对人民的背信弃义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宗旨意识……1945年6月,苏联同当时代表中国的国民政府开始谈判,并于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苏联协助中国对日作战,直  相似文献   

20.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都是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的产物,都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受尽屈辱的历史印证,也都是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二者产生的历史过程各有特点、殖民统治的模式彼此互异,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对两地的具体政策也有所不同。1从所周知,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是以赤裸裸的武力征服实现的,并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其“合法化”。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占南九龙;1898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