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60周年,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倍感亲切。他从事革命的调查实践和伟大精神,不仅对过去建设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才溪乡调查》呢?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独特的、光明的正确道路,建设和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第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所取得的经验,脚踏实地地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向封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思想,领会其基本精神,无疑对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1、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举世皆知,毛泽东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了新中国。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没有中国革命胜利。毛泽…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党和毛泽东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减轻农民土地税收的政策,使苏区农民从国民党繁重的捐税中解脱出来,解放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获得解放的根据地农民则以积极的姿态,支援了红色政权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情 ,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以农民问题为出发点 ,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原则 ,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根植于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土壤之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而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和基础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第一 ,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党和毛泽东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减轻农民土地税收的政策,使苏区农民从国民党繁重的捐税中解脱出来,解放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获得解放的根据地农民则以积极的姿态,支援了红色政权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后,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建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了促进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井冈山的土地革命最早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调查内容包括田地分配、地租、地价、工价等,还制定了土地调查登记表。1927年11月到1928年5月间,毛泽东深入到宁冈、永新、遂川等县的广大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下《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个调查报告。他经过调查发现,罗霄山脉中段是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地方,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却相当残酷。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认识的来源,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产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的认识奠定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调查研究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依靠调查研究。毛泽东堪称调查研究的典范。在理论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文本思想理论深远、价值非凡;在实践上,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兴国调查、寻乌调查等对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当代共产党人进行新的伟大实践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并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思想。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来源于他早期的生活、劳动和学习调查的经历,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外来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了解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岳奎 《党史博采》2006,1(5):20-2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并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思想.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来源于他早期的生活、劳动和学习调查的经历,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外来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了解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义 《党史文苑》2007,1(1):48-50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认识的来源,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产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的认识奠定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调查研究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领导创建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深入农村调查,写下了许多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形成了关于社会调查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制定一系列正确策略,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准备了素材,也进一步明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创建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深入农村调查,写下了许多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形成了关于社会调查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制定一系列正确策略,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准备了素材,也进一步明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把土地问题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工作;把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的战略目标结合,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农民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把农民的利益实现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开辟体制创新道路,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失败,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毛泽东三兄弟也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毛泽东高瞻远瞩,从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曙光:到农村去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本文真实记录了毛泽东三兄弟在中共建军前后鲜为人知的经历和家事.风云突变,毛家三兄弟在武昌都府堤有一次短暂的相聚.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热切展望,坚定了兄弟们革命到底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白凤玲 《党史文苑》2006,(12):21-2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他把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他不仅把调查研究看作一切工作的基础,而且把调查研究当作各级干部必须练就的基本功。毛泽东本人就是调查研究的行家和高手,他在极其繁重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中,亲自做过无数次深入细致的调查。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他就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这里,我们仅从收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的几个调查报告,探寻这位历史伟人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调查研究的理论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他把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丽 《学习论坛》2004,20(3):34-35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发展农业、促进农村工业化以及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耀宏 《世纪桥》2007,(5):32-33,39
在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农民问题始终是他倾心关注的一个问题。20纪60年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把探索的成果付诸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不失时机地抓住大寨这个典型,看到了要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挥人的无限潜力,依靠人民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毛泽东在探索中发现,要使农民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保证农村基层的当权者保持革命的纯洁性,就要持续地进行阶级斗争,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毛泽东认为“穷”是最大的资源,“穷”是中国跃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