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严惩组织偷越国边境罪的新规定近年来,组织偷渡成了全球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平均每年约有一百万人在组织偷渡分子(俗称“蛇头”)的煽动、组织下,从经济落后国家偷渡往经济发达国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组织偷渡分子互相勾结,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沿边地区,大肆组织一些梦想到国外发财的人偷渡外逃,严重破坏了进出境管理秩序,给一些国(边)境地区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并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对外形象,也危害了一些有关国家华侨的正当权益.1993年6月6日,一艘外籍货轮“黄金探险号”载了我国的偷渡者在纽约克威海滩抢滩登陆时,有10人葬身太平洋,280人被美国当局拘留,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乘机对我国进行指责和攻击,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放 "冠冕堂皇"的偷渡 与以往"蛇头们"利用船只或是边境不设关卡处组织偷渡相比,江奕等人的做法似乎技高一筹.  相似文献   

3.
一个由4个相互关联的偷渡组织构成的特大偷渡团伙,近3年来先后组织430多人参与偷渡,非法获利1200多万元。福州市公安边防支队近日在上海、北京、沈阳和福州等地先后成功摧毁了这个近年来福州沿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偷渡团伙,至2006年元月中旬,全案审查结束,落网的38名国内外“蛇头”被移送检察机关处理,17名偷渡人员受到公安机关处罚。送水工“出国商务考察”当福州边防拘留所的大铁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时,21岁的叶子万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个荒唐可笑的梦。从一个打零工的送水员到准备出国考察的“外贸商务代表”,再到现在的阶下囚,他在短短几天时间里…  相似文献   

4.
偷渡,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移民活动。在福建、广东等地沿海一带偷渡组织者被称为“蛇头”,偷渡者被称为“人蛇”。然而,境内外“蛇头”为了谋取偷渡所带来的高额中介费,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更有甚者,一些境外人贩子也以招工、输出劳务为幌子,组织人员偷渡出境。偷渡者大都是为了实现出国出境“淘金美梦”,不惜变卖家产,背井离乡,踏上冒险之途,最终落入法网,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女“人蛇”的忏悔 1999年4月13日上午,笔者来到惠安县公安局治安拘留所,采访被台湾偷渡组织者所骗、偷渡去台湾的三名内地女青年。这3名女青年20岁上下,正值青春妙龄,她们神情沮丧、失落、悲伤,但那青春靓丽的风姿隐约可见。采访中,三名女青年说到伤心之时,不禁泪流满面地说:“我们被那个该死的红发台湾佬骗了,他说要介绍我们去台湾做工赚大钱,原来是把我们偷渡去台做新娘,说到底还是怪自己鬼迷心窍。”  相似文献   

5.
"摩拳擦掌",偷渡集团蠢蠢欲动 2009年2月8日,男子权某连夜从外地赶回威海.在回到市区某洗浴中心的客房后,他迫不及待拨通一个外地"蛇头"高某的电话、询问对方组织偷渡人员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提起偷渡,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偷渡者秘密乘船甚至游泳强行至邻近国家。然而,近些年来,犯罪分子组织偷渡,却呈现一种“合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吕斌 《法治与社会》2003,(11):21-21
2003年1月7日,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运送偷渡案件--"富源轮组织偷渡团伙案",在南京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判.陈文树等四名"蛇头"以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分别判处许飞等三十八名被告二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地区偷渡犯罪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移民是全球性的严重问题 ,其根源在於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别日益扩大。为了谋求就业机会和更多的经济收入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有到发达国家谋生和发展的朴素愿望 ,当这种愿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满足时 ,就会寻求其他渠道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这种规律和一些人的投机心理 ,遂组织偷渡谋取暴利 ,构成偷渡犯罪。非法移民行为特别是蛇头组织的偷渡犯罪行为 ,扰乱了正常的国际交往规则和移民秩序 ,损害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和法制尊严 ,往往也危及个人生命财产 ,是一种有组织的跨国跨地区的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 ,到 1 999年 ,美国…  相似文献   

9.
海上,停泊着一艘神秘的渔船。10名大陆少女,面临着偷渡台湾被迫卖春的危险。法网无边,令台湾蛇头惊魂梦断。  相似文献   

10.
陈大为 《法制与社会》2010,(23):121-121
非法移民这种跨国犯罪活动既有非法移民国内"蛇头"的蛊惑、诱骗,也有外国犯罪集团的幕后组织、操纵。当前呈现团伙国际化、人员专业化、组织严密化、流向多样化、手段科技化等特点。各国都采用了各种打击和防范偷渡犯罪的有效的措施方法。本文对各国采用的措施进行介绍,以其服务于我国侦查实践。  相似文献   

11.
偷渡(西方国家习惯称之为人口走私或非法移民,但此三个概念并非完全一致),是一种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科学地讲,“偷渡”应当称之为“非法出入境”(“偷渡”与“非法出入境”的涵义并非完全等同,本文为研究方便,姑且将此二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打击组织他人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偷渡到经济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犯罪活动,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旅游等名义骗取主管部门的批准取得护照、签证等,组织运送他人偷渡已经越来越集团化、职业化。偷渡不仅严重破坏一国的国(边)境管理,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与国家或者地区的关系,引发国际性问题。本文针对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若干认定上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偷渡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形式不断变化,要求司法规制理念与之调整适应。新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是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司法解释的延伸与展开,反映出偷渡犯罪的规制理念正在发生调适。具体而言,规制重心由“非法出境”调整为“非法出入境”,规制关键由“逃避接受边防检查”调整为“证件偷渡”,规制策略由“严惩偷渡环节”调整为“全链条惩治”。以此为基础,秉持实质解释的立场,将组织在边防检查时骗取核准出入境、组织从我国边境地区非法进入非边境地区等行为认定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将徒步带领他人偷越的行为认定为“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就偷越国(边)境罪而言,规制适用由“以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兼顾国境卫生防疫的法益保护要求,但应当妥当认定偷越次数和“结伙偷越”,实现罪刑均衡。基于全链条惩治的要求,当前对偷渡后续环节的迂回规制尚有不足,未来应考虑增设非法用工罪,以补全规制链条。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一夜暴富,一个博士后居然变成一个组织偷渡531人、涉案金额达5000多万元的大蛇头。  相似文献   

15.
韦炜  王旭东 《检察风云》2001,(11):53-55
周进杰曾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并以”杰出青年”自居。可就是这个“杰出青年”,在2001年7月30日却因组织偷渡而被广西边防警察抓荻,成了一名从纸醉金迷商场到风花雪月情场继而跌进恢恢法网的囚徒。  相似文献   

16.
一1995年12月1日,武警广西边防总队凭祥边防大队接到一份情报:近期将有人组织一批儿童从凭祥边境偷渡越南。成人偷渡出境时有发生,组织儿童偷渡却是闻所未闻。儿童被偷渡出境,造成的身心损害和政治危害要比成人偷渡出境的危害大得多。凭祥边防大队的领导们意识到案情重大,必须将儿童截在境内。然而,犯罪分子组织儿童偷渡,从什么地方来,是利用伪造的证件从口岸混出境,还是从其它地方偷偷越境,情报中并没有提及。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地不断深入,出入境旅客人数的迅猛增长,口岸的反偷渡斗争工作愈加激烈与复杂。偷渡活动日益频繁,手段方式日趋狡猾与隐蔽,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迫害。正视我们自身的反偷渡工作,还存在对偷渡动态掌握不到位、政府部门监管不严、打击不力、检查人员素质不高、科技投入不够等诸多问题,因此对偷渡活动全面细致地分析,研究有效对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案情 2007年李某曾与吕某(另案处理)合伙组织偷渡,期间发生了偷渡人员甲和乙因车祸死亡的事故。李某、吕某答应赔偿死者60万元,二人各分担30万元。后吕某逃匿到外地.李某只好垫付了吕某的30万元赔偿金。许某、谢某听后,提议帮李某把钱要回来。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偷渡活动屡禁不止,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沿海某些地方更是流传着“海水不干,偷渡不绝”的说法。而频频发生偷渡客魂断他乡的悲剧并没有阻挡住偷渡者的脚步。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初,在以金某为首的特大偷渡集团的操控下,来自国内五省的51名偷渡人员秘密在威海集结,预谋偷渡,边防民警通过一条破旧渔船发现了他们的蛛丝马迹,并迅速调集警力将此案侦破。此案组织严密、涉案人数众多,为山东省2009年以来破获的最大一起海上乘船偷渡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