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谈拉美国家的储蓄和投资问题黄红珠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是现代的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资本是促进产值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因素。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资本积累能力普遍较弱,资本的作用更为突出。发展中国家拥有较充裕的劳动力和一定的自然资源,而资...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之一。这个组织联合了拥有305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27000万以上人口的五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东盟自1967年8月8日成立以来,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领域里的成就使东盟在国际上赢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赞赏。1967—1980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于8%,1980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720亿美元。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高达4218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其经济就称得上是繁荣。而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到去年为止,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4.8%;从1991年到1995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1994年增长率达到8.5%。在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总额达15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这个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有可能依靠其大量的低工资劳动力而步入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越南  相似文献   

4.
在六十年代期间,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当中经历了最快增长率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达10%以上,实际生产量每年增长大约8%。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61—1966)“成功地完成了”,其实际增长率超过了计划指标;第二个计划(1967—1971)的生产增长率估计已达7.2%——相当接近于原订每年实际增长8.5%的颇有雄心的计划指标。泰国政府已于最近公布第三个计划,要求在1972年到1976  相似文献   

5.
战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是按照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方案进行的.强调走工业化的道路,强调工业的增长、强调经济的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且以制造业增长率、制成品出口增长率、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国家屿我国同是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其经济实现起飞的主要障碍。在国内储蓄不能满足国内投资的要求的情况下,争取外国的储蓄(包括援助与投资)便是政府力图维持经济目标增长率的首要举措。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使追加资本在短期内发挥效用,而且能带来专门技术、管理经验和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然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量与质是与一国投资环境的优劣有着密切关系的。将90年代东南亚国家与我国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将对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外资引进有所裨益。一、外国资本对东南亚国…  相似文献   

7.
少数几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成就,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显得犹如鹤立鸡群。东亚的经济增长率向来就高于整个第三世界的增长率,而“四小虎”,或日“东亚四小霸”的增长率则不仅与整个第三世界相对而言是极为高速的,即使是与该地区的其余国家相对而言也是很快的。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极高速的增长一直伴随有生产结构的迅速转变、工业劳动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建国45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其中资本缺乏尤为突出。解决发展资金缺乏的最主要措施应该是动员国内储蓄。然而,巴基斯坦是一个高消费国家,在1970—79年的10年间人均消费增长速度比印度、法国、美国、英国、西德都高,因此国内储蓄率一直很低。国内储蓄率从7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在6.2%—6.3%的水平,只及印度的一半左右,是发展中国家中储蓄水平最低的国  相似文献   

9.
序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1981—84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1%,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2%,也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根据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字,发展中国家同期的外贸下降率(按美元计算)大大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外贸下降率(出口贸易额下降率为0.3%、进口贸易额的下降率为3.4%),无论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的下降率均高达13%,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从而下降了。尽管是在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有所好转的1984年,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一、泰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泰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1954—1986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倍,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3倍。近4年泰国经济更是加速发展。1987,1988、1989、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4%、11%、10.8%、9.8%。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盟国家,战后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道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1966—1978年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25亿美元增加到1070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了3.7倍。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制造业的年平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战略及其经济机制被人门推崇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型。两三年来,学术界已就这个论题举行了许多次的讨论会。这导致了人们力图用以下各种增长标准来确定经济发展的界限:人均收入在2,000美元以上;有25%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工业部门;经济增长率达8—9%;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  相似文献   

13.
越南经济与国有企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近年来越南经济状况很好。就实际GDP增长率来看,2000-2003年平均约达7%,2004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7.7%。在东盟区域内仅次于新加坡(8.1%),在整个亚洲也仅次于中国和新加坡。但是,在取得这种高增长的反面,越南经济还存在着很大的结构性问题。这是如何整顿社会主义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国有企业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只要不解决这个问题,由于不良债权的增加,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便有同时倒闭的风险,而且理应成为经济核心的民间部门的发展也很可能受到妨碍。对越南经济的将来来说,不能不说国有企业问题是一个很大的不安…  相似文献   

14.
一、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根据亚洲开发银行1994年统计资料,在过去的20年内,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4.3%和发达国家3%的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经济危机的打击下,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其国内总产值增长率1980年尚达2.8%,1981年则骤然下降到0.3%,1982年为0.5%,1983年为0.9%。也就是说,80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几乎没有仟何增长。1979—82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到二十年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退维谷,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步履艰难。在此期间,智利的经济发展却引人注目。1976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977—1978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这种增长速度不但高于同期整个拉丁美洲地区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达到3.5%左右,高于世界的其他地区(如欧盟约为2.7%)。在亚太地区主要是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在东亚又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预计1995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为8.5%,与上年差不多,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如预期非洲为3%,拉美2%,南亚5%)。现将亚太地区各个主要部分的经济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联合国开发二十年期间的经济成效就联合国开发二十年期间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动向看,除了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六十年代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低于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5%)之外,余者大都均较顺利。就是说,除了六十年代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情况以外,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字以及各类发展中国家集团的经济增长率均高于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参看第一表)。  相似文献   

19.
在东亚和东南亚圈形地带里一系列向工业化迈进的小国中,马来西亚是自行其是的一员。商品出口(许多发展中国家兴衰的关键)正在推动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十年中,马来西亚的橡胶、锡,棕榈油、木材和石油等多种产品的出口使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8%的实际增长率增长。今年,马来西亚很可能继续保持这个增长率,尽管世界经济已在衰退之中。不仅如此,在马来西亚繁荣的工业区,由美国和其它外国公司建立的120家电子工厂带头的新兴工业,还给它的经济增添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战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中较成功的范例,其中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发展实绩令人瞩目。1965至1985年间,印尼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6.5%,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只有亚洲“四小”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速度比印尼增长快,在人口超过2500万的国家中.唯独巴古的经济发展情况能与之媲美。这一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印尼政府所执行的十分合理的对外调整政策,其中,近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