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由前期到后期有不少发展和变化,但他始终维护一个基本信念,这就是他的心理学的科学性。弗洛伊德所面临的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许多人反对弗洛伊德,不同意他关于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的观点,他们试图把精神分析更多地看作一种哲学或艺术活动的形式。另外一些人,例如早年追随弗洛伊德的鼎鼎大名的荣格,则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他关于“性欲”的理论,看作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陈腐的道德的一个反动的结果①。这些人也许并非全无道理。但不管怎样,对弗洛伊德来说,他们的意见是难以接受的。他几乎是痛苦地和那些反对他的人争辩,精神分析象公认的物理、化学这样的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当之无愧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与唯物史观张鹤鸣本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已深深地渗入到西方社会文化中,尤其是人的哲学、社会发展理论和文艺创作理论等重要领域,并成为这些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最有影响的学派。可在我国,却仍被视为与唯物史观不相容的谬论。对此...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在他的理论活动的后期,把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人类历史,试图揭示人类文明的基础和命运,因而形成了精神分析学的社会文明观。这一文明观提出以后,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探讨和评析弗洛伊德的文明观,对于认识弗洛伊德历史观的本质,消除其理论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文学、医学和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研究犯罪心理是现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四个方面的理论分析雷楚年诈骗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以期揭示其实施犯罪活动的深层次原因,并探寻该案例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袁祺 《求索》2005,(12):135-137
本文通过深入辨析霍兰德对拉康学说的批评,认为霍兰德批评拉康学说具有两层目的:首先,反对精神分析的哲学化,澄清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其次,强调精神分析批评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基础之上,抵制当今文学批评中滥用拉康学说所造成的不良之风。  相似文献   

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创建的精神分析学说使他一举成名。弗氏理论越出欧洲的范围,成为一种国际性思潮。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道德问题,是弗氏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按照弗氏创建精神分析学说的初始动机,他的学说只是一种帮助精神病患者适应生活的心理学理论。伴随着他的进一步研究,他越来越相信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的心理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对  相似文献   

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神经病医生和科学家,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精神分析”这个概念,是在1896年所写的一篇论文中。1900年出版的《释梦》一书,为他的精神分析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二十年代起,他的精神分析超出心理学范围,开始向文学、哲学、教育学和宗教等领域渗透,成为二十世纪主要社会思潮之一的弗洛伊德主义就以他而得名。本文仅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若干问题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局限性切入,围绕着女性主义对其的批判、继承、发展和反思,深入探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尽管弗洛伊德是否是一个彻底的生物决定论者目前还尚未定论,对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者而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性在于他对生物决定论的挑战,可是这并不能否认其理论内在的男权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潘志新 《前沿》2012,(3):71-74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把阿尔都塞看做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阿尔都塞的严重误解。从他的求职资格论文《论黑格尔思想中的内容概念》起,阿尔都塞就明确宣布他的哲学是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指导的,这在后来的《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等文章中都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抓住精神分析的指导才是理解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创造性地将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爱欲解放理论,但弗洛伊德偏爱用"性欲"一词,而马尔库塞则偏爱用"爱欲"一词。不同的用词不仅折射出了马尔库塞的精英主义立场,而且还标志着其理论重心的转向。对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不同的用词倾向,国内学者虽有相关研究,但仍然不够深入和具体,没有注意到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爱欲"概念的改造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分析心理学到哲学再到社会学的流变历程。马尔库塞偏爱用"爱欲"一词实是将弗洛伊德理论哲学化的结果,从哲学化的爱欲出发,马尔库塞构想了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存在状态,并由此走向了审美乌托邦。  相似文献   

11.
犯罪原因分析——以精神分析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的学说很多,各学派都试图对其做出解释,精神分析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主要以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来解释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学说的过程中,对神话和原始文化问题十分重视。在《梦的解析》第三版序言中,他说:“我也许要大胆地预言此书(如果需要的话)以后改变的方向会和现在有何不同;它们会和想象的著作、神话、民间传说,语言的大量材料有更密切的关连。”事实正是这样。如果说弗洛伊德就是以梦的解析为起始点建立了自己理论的基础的话,后来在论证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叶泉 《人民论坛》2012,(14):152-154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理论,对《老人与海》这部小说进行分析,认为该作品既是海明威对因《过河如林》受到的批评的反击,也是对自己生活中身体和创作才能走向衰退的现实的思索。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建构了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中,他成为了精神上永恒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4.
周丽芳  吕英军 《求索》2010,(12):99-100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分析师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作用具有深刻意义。这个概念经历了名称不断变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孕育了投射性认同思想的萌芽,克莱因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而拜昂则把一种系统的观点带进了精神分析的术语体系,将投射性认同发展为一种分析师和来访者之间无意识的交流模式。发展后的投射性认同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健全人格形成机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晏 《求索》2013,(1):162-164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概念、性本能理论、俄狄浦斯情节以及关于梦的阐说对欧美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欧美现代作家,茨威格在采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博采诸多同时期著名作家的写作技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被称作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由此成就了茨威格作为现代世界文坛心理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地位,对世界文学心理现实主义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也涉及到非理性问题,但都只是作为其理性主义哲学的从属和辅助内容而在哲学中占有一席地位,它还没有形成一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宣扬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主代表人物有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精神分析哲学家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等。  相似文献   

17.
刘智跃 《求索》2008,(10):176-178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启示我们认识到,在精神分析文学中,有“一种存在于作品之中的文本”,即潜本文,它与显文本构成一体两面的立体存在,是艺术形式将无意识内容表达出来的关键。利用潜本文理论,我们可以对新时期受精神分析影响的中国小说的文本结构、内容选择、语言表达、人物塑造、叙述视角等方面的美学特点做新的分析,从而揭示小说文本许多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及其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海 《理论月刊》2002,(10):23-24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及人格发展三个部分,他的人格理论不仅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人对自身的认识,而且在临床、教育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韩振江 《理论月刊》2007,(12):49-52
齐泽克是当代西方思想界多产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他致力于把拉康艰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精髓延展至意识形态、主体性、通俗文化、电影网络等方面,把拉康理论予以哲学化、社会化和通俗化。齐泽克以"实在界"为核心概念全面继承了拉康的晚期哲学思想,并融合马克思主义知识传统,在与阿尔都塞对话的基础上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他还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读解,提出拉康式分裂主体思想,试图在后现代哲学语境下再续西方主体性批判传统。  相似文献   

20.
金圣华  刘将 《求索》2012,(2):108-109,219
把精神分析学建设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弗洛伊德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最初梦想。百年后的今天,试图把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相整合的学术热潮再度兴起,这一研究取向也称为"神经精神分析学"。本文考察了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精神分析研究的三种整合路径:一是研究精神分析相关概念的神经机制;二是以神经科学证据为基础评价精神分析的理论;三是用脑成像技术评估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尽管这些整合方法并不能完全回应精神分析理论面临的科学性质疑,但神经精神分析作为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