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党内监督     
加强党內监督,是纯洁党组织和反腐倡廉的需要;为保持党內监督的客观公正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依法治党等原则;在当前,党内监督,必须解决健全制度、完善监督体制和党內民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洋 《学理论》2013,(19):166-167
党内监督是指党凭借自身力量,对党组织和党员是否遵守党规党纪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加强党内监督需要在全党构建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体系,使各种权力行为都能处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从而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综合治理,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内监督,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当前我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显得更为重要。加强党内监督,必须提高党员监督意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强化专门机构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2)
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促进党的党风廉政建设,但目前党内监督仍旧存在很多弊端,如监督意识薄弱、缺乏制度保障等等。只有深挖当前党内监督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才能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才能更好地推进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9)
强化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并基于新时期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任务,围绕党内监督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在党内监督关键要素、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党内监督各项机制、党内监督组织架构和党员自身监督意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独具特色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新时期强化党内监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忠平 《求知》2009,(6):42-44
党内监督体制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党内权力的有效运行和党内反腐败的顺利开展.近年来被理论界和学术界所广泛关注。专家学者们就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党内监督的重点、难点、原则、目标、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但总的来看,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了现行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二是提出了关于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的各种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强化党內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要总结和运用“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激活监督功能,强化党內监督。①正确估计党內监督的现状,充分认识加强党內监督的重要意义。②健全党內民主生活,全面启动党内监督运行机制。③严格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党內监督新体系。④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党內监督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发展党内民主与加强党内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党内监督不力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党内民主不足、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保障党内监督的有效实现。加强党内民主意识教育,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党内监督,既是监督范围概念,又是监督主体概念。党内监督蕴涵了党的监督。党内监督,无论是作为监督范围概念,还是作为监督主体概念,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都居于核心地位。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核心是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包括健全党内监督组织体系和健全党内监督职能体系。健全党内监督组织体系,重点是健全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各负其责、基层具体落实的党内监督纵向组织体系;健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职能责任的党内监督横向组织体系;健全同级党委、上级纪委对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工作的双重领导体制。健全党内监督职能体系,重点是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基层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职能分工体系;健全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等不同类型的监督共同发挥作用的党内监督职能协调体系;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日常管理监督为主要形式、巡视巡察监督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职能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伊强 《学理论》2014,(8):73-74
医患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医患矛盾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完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的对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及医疗救治的体制;加强医学职业教育,提高我国整体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重视非技术性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丽娜  邢慧丽 《求知》2004,(3):9-11
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自身的民主,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动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举足轻重。党内民主的本质决定了党内民主的发展必然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提高:一是党内民主生活能力的提高;二是党内民主决策能力的提高;三是党内民主监督能力的提高。对于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来说,民主生活是基础,民主决策是根本。民主监督是关键。这三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是促进党内民主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实践中,邓小平就党内监督问题做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可以归结为, 1执政党必须加强党内监督; 2必须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多方面的经常性监督; 3在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4加强监察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内监督主要是指党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规范化运行,依照党纪党法及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在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员和党组织之间通过评价、揭露、纠偏等方式开展的民主的监察和督促活动。在开展党内监督的过程中,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15.
党内监督是一个政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是当代执政党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首先要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其次要加强对党的高层进行监督,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造就,最后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试论监督的本质与党内权力监督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久华 《学理论》2009,(12):136-137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是由我国公共权力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本文从监督的实质入手,对完善党内权力监督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是提高党内监督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政相 《理论探讨》2007,(1):127-131
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才能使权力监督普遍法则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使党内民主法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分散的监督力量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对提高党内监督质量起关键性作用.由于当前党代会最高监督机关的理论定位与法规定位错位,党内法规对党代会监督职能规定不全,其规定的职能尚难以落实,党代会监督的基础不坚实,实施监督的组织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党代会履行监督职责不力.要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应健全党内法规以明确党代会最高监督机关定位,构建动力机制以促进党代表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以夯实党代会监督的组织基础,并创新党代会监督的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8.
行政权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新 《理论探索》2011,(4):132-13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其中,因行政权异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尤为突出,如不认真研究解决,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行政权监督面临的问题是: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尚不完善,行政权监督的机制体制尚存在诸多弊端。解决行政权监督面临的问题应强化行政权必受监督的理念,建立健全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完善行政权监督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加强和改善党内监督方面成效明显。《党章》、《准则》和党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许多重要讲话,不仅对党内监督的作用、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论述,而且对党内监督的实施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措施。但是,实事求是地看,党内监督仍然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体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相呼应,党内监督无论是在制度上、理论上,还是在教育上、实践操作上都还显得不适应,没有进入同步并进的状态。概括问题的表象,主要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  相似文献   

20.
邹宏秋 《理论探讨》2004,2(4):107-109
健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是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建设的关键。党内监督系统包括体制、制度、形式和程序等结构要素,该结构具有稳定性、层次性、相对性和可变性等特征。党内监督系统具有导向保证、预防保护和强制制约功能。建立党内监督系统的良性运行机制,不仅要健全完善党内监督系统的结构,而且应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系统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