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费”案二审马英九获判无罪 2007年12月28日,台湾高等法院对马英九“特别费”案作出二审宣判。马英九获判无罪。台湾高等法院驳回检方上诉,认定贪污罪、背信罪均不成立,维持一审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2.
8月14日,台北地方法院对前台北市市长马英九领取特别费涉嫌贪污一案,作出一审无罪的判决。蓝营支持者欢呼雀跃,士气大涨。绿营大骂"台湾司法已死"。马英九则表示,高兴一天就好,还须冷静应对二审。17日,台北地检署收到一审判决书后立即声明上诉,全案确定将进入第二回合诉讼战。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11)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被控泄密等案遭台湾台北地方法院起诉,一审获判无罪;全案可上诉。二审台湾法院5月16日撤销原判决,改判马英九有期徒刑4个月,并处罚金,全案可上诉。国民党主席吴敦义5月16日下午在国民党中常会表示,对于法院逆转判决,改判马英九4个月有期徒刑,强烈遗憾。国民党全党上下强烈支持马英九依法提起上诉,捍卫自身清白,大家一起为马英九加油,也为司法  相似文献   

4.
4月份.“特别费案”两度开庭,马英九的司法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很有可能在几个月内即一审宣判,与此同时,国民党内2008年“大选”的协调与初选进程也已展开,马英九与王金平相争的格局逐步明朗,种种迹象显示,马英九“特别费案”的一审宣判结果,已成为直接牵动泛蓝“大选”布局及影响内部团结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5.
金奕 《两岸关系》2007,(9):22-24
8月14日,国民党2008年候选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历经台北地方法院4个多月的审理,一审宣判无罪。这一判决结果对台湾2008年"大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马失去候选人资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9)
8月15日民进党2008参选人谢长廷正式宣布,苏贞昌同意与他搭档竞选。至此,蓝绿阵营各自面对的大事都有了结果:"谢苏配"成局以及马英九特别费案一审被判无罪。台湾《联合报》评论说,经过这波震荡,战局似乎回归原点,后续的选战动员将是下一轮蓝绿交锋的胜负关键。  相似文献   

7.
马英九“特别费”案一审宣判其无罪;谢长廷宣布苏贞昌为其参选下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台湾检调机构侦办谢长廷相关弊案;内格罗蓬特:美国将推动“入联公投”视为台湾迈向宣布“独立”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乌鲁木齐市计委原主任于纪豹受贿案,从一审对于纪豹投资企业获利的事实判决无罪,到二审认定有罪,判处无期徒刑,历经两年有余,终于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12):39-40
一审被判“选举无效”、高雄市长位子摇摇欲坠的陈菊借助二审实现了大翻盘,这种同样一个法律条款,一审认可、二审推翻的奇异景象,令许多人看傻了眼。结果一出,舆论普遍惊呼“难以置信”,而国民党在抨击民进党干预司法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马英九“特别费案”二审会不会也出现“惊天大翻转”?  相似文献   

10.
李立  刘俊燕 《黄埔》2009,(6):6-9
陈水扁世纪大案于9月11日一审宣判,陈水扁及其夫人吴淑珍均获无期徒刑,岛内人心大快。然而,面对判决结果,陈水扁困兽犹斗,决战二审,图谋二审无罪。尽管陈水扁“刑有余辜”,给台湾留下一个反面教材,但案件的一审,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判决,案件并没有结束,之后的审判仍存在变数。面对陈水扁的一审重判,民进党本可借此机会与陈水扁切割,但民进党却通过了“援扁”方案,  相似文献   

11.
麻城市中驿镇年仅15岁的少女李萍,两次遭到自己的老师甘某的奸污,甘某的妻子与受害人的父母以钱私了。麻城市检察院通过立案监督,使犯罪嫌疑人受到立案侦查;甘某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一审法院宣判其无罪;麻城市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对此案提起抗诉。2002年11月28日,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铺一审判决,以被告人甘某犯强奸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3至19日,马英九率团赴中美洲"邦交国"危地马拉和伯利兹访问,往返过境美国休斯顿和洛杉矶。这是马英九任内第12次出访,第9次赴拉美地区"固邦",第18次过境美国本土,是其任内最后一次出访。马英九主要意图是借出访对内宣扬其"活路外交"政绩,巩固"邦交"友谊和修复对美关系。马英九此行虽然目的明确,但效果不彰。  相似文献   

13.
吕子言 《两岸关系》2010,(11):17-18
<正>11月5日,备受瞩目的"二次金融改革弊案"宣布一审判决,陈水扁等21名涉案人员均被判无罪,给激战正酣的五都选举投下震撼弹。对此,蓝营强烈反弹,迅速展开抗争,绿营身陷两难,被动因应。该判决对国、民两党及五都选举产生复杂影响。无罪判决引发争议"二次金改弊案"于2009年12月由特侦组向台北市地方法院起诉,指控陈水扁夫妇利用金控企业并购案向国泰、  相似文献   

14.
今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报道了一位退休检察官自我举报的案例。8年前,检察官孟宪君在领导干预下,将一起经检察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无罪的案件提起公诉,并在一审判决无罪后提出抗诉,致使被告人被改判有罪。去年,饱受良心折磨的孟宪君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自己,以求纠正案件。该事件发人深思。长期以来,本应依法独立行使的司法权时常受到各种"隐形之手"的干扰甚至挟制。  相似文献   

15.
速读台湾     
《台声》2018,(16)
正政治据台湾媒体报道,7月27日,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马英九筹设的"财团法人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在台北举行成立茶会。根据新北市文化局的公告,马英九文教基金会6月6马英九成立文教基金会:设平台带台湾往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之后,台湾"行政院长"江宜桦辞职,马英九任命毛治国"组阁",再次引起一阵批判之声,认为马英九用人缺乏创意,又是老面孔,没有新气象。暂且不论马英九提名人选是否合适与恰当,我们首先要问台湾需要怎样的治理人才与精英?选人用人是要没有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7,(8):59-59
马英九“特别费案”即将一审判决,谢长廷多项弊案进入调查阶段,就在外界普遍揣测司法结果“可能改写台湾政治”之际.陈水扁又向台司法机构“开炮”.直指台湾司法人员介入“总统”选举.让充满争议的台湾司法界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政治     
《台声》2017,(6)
<正>马英九:"台独"不会成功保留统一选项是最佳方式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卸任后于3月1日到访纽约,忙碌拜会当地4大智库学者专家。岛内媒体3月2日引述发自美国当地报道指出,马英九表示,台湾"独立"不会成功。只要不分裂,保留统一作为潜在选项,"我认为这可能是台湾生存的最佳方式"。在谈到台湾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时,马英九指出,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他认为台湾  相似文献   

19.
人物     
《小康》2015,(1)
<正>辞职者马英九"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有负于创党先烈先贤,很惭愧,让大家失望了。"12月3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以示对该党于"九合一"选举遭遇重大挫败负责,他深鞠躬10秒,国民党中常会随后依据党章,通过由现任第一副主席吴敦义担任代理主席。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马英九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在民进党杯葛下,马英九当局施政绩效无感,民意支持度低迷,"九合一"选举后蓝绿版图彻底翻转,国民党内部矛盾爆发,民进党夺权气势高涨,呈现"蓝守绿攻"、"国弱民强"态势。马英九当局施政争议不断,满意度持续低迷年初马英九当局两次小幅改组"内阁",公布"25条行政纪律",意图提升国民党战斗力,全力拼经济、拼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