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比我大了8岁,我一生下来,他便很开心地四处背着我给人看,而后等着人来夸我聪明.小镇上的人都知道他患过大脑炎,口齿不清,人也呆笨,便总喜欢逗他,说,爸妈以后就只疼你弟弟一个人了,你难不难过?他大约并不知道"难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绪,所以每次都只傻傻地笑笑,便在外人的叹息里,背着我继续游逛.  相似文献   

2.
金薇 《新青年》2002,(12):55
星期天一大早,家里的电话铃便抽疯一般响个不停。从美梦中惊醒。我来不及穿拖鞋,站在茶几前抓起电话。“喂,是如风啊!”刚消的睡意重又回到我的身体里。我打着哈欠,“有事吗?”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有空吗?我家邻居的小孩要在运动会上代表全体运动员发言,你也知道我不会写,你帮写写.我下午来取。”“哎,哎……”没容我说完.如风扫射完便撂了电话。这个如风.求人比喝凉水还痛快呢,不会写.哼.不会写破车揽什么载呀。我嘟囔着光着脚回到早已凉了的被窝里.怎么也睡不着了。  相似文献   

3.
一 苏半生说要来这个小城里念书时,我惊得一身冷汗.虽然,我和他已经在网上聊了足足半年,且无话不谈,但要知道,那仅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已.倘若,他真来到这个小城,并与我见面的话,无疑就代表着,我和他之间的那些心间密语,便要顷刻暴露于现实的天光之下.  相似文献   

4.
路口,向前走     
1. 我知道这次会见到他,也不止一遍地想过相见的情景,却怎么也没想到现实比小说更具戏剧性. 2. 第一次一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我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是满心期待地踏上了去远方的路.我想我是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孩子了,也不再是踩着少年的影子想有人呵护的小姑娘了. 这是毕业后的第一次相聚.  相似文献   

5.
母亲     
娄澜 《新青年》2005,(6):11-12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和母亲之间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自从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和母亲的交流日趋变得稀少。也许,是我独立了。这种亲情的淡漠有时候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母亲没有文化,眼睛也不是很好,和父亲是在媒妁之言下结合的。嫁给父亲后便和父亲外出闯荡。去过很多地方,打过工,也办过厂。父亲不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因此许多时候母亲必须独当一面,雷厉风行。我们3个孩子也是他们在外地生养的。父亲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因此我知道母亲教育我们吃过很多苦,这种苦我想像得到。虽然她没有读过书,可是关心时局大事,明白风土人情,会讲普通话…  相似文献   

6.
相新 《新青年》2005,(4):33
王蓝先生在《蓝与黑》里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人一生只恋爱一次是幸福的!”不幸,我刚刚比一次多了一次。而我想说的是:“大学期间重修三门功课是幸福的!不幸,我刚刚比三门多了一门。”不知是谁定下那该死的规定:在校期间重修四门及以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证书!·一个多月前的寒假里我还算是幸福的,至少在距重修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家里我还有做梦的权力;而今,梦想的肥皂泡升到半空中碎了,对于未来我已不敢再有任何奢望。每天逃课、逛街成了开学两周以来我生活的主流。我不知道读完四年本科拿不到学位证将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家里人肯定伤透…  相似文献   

7.
我坐在灯下等苏凉回家.面前的餐桌上,是我精心准备的几个小菜,还有一瓶长城干红.心里是无法言说的满足与幸福. 原来,有一个男人让你心甘情愿地等待,并且你知道他会准点回家的感觉是如此幸福.  相似文献   

8.
姜米粒 《新青年》2006,(11):44-45
我一说做菜,狐友们便发笑.我有点纳闷,那仿佛是很幽默的事情.其实我是会做几个菜的,从小为之,只是没有发扬光大,至今还是会那么几个菜,并且越做越不成样了.  相似文献   

9.
1 自小学的那次绑架事件后,我便成如同博物馆中的古物,被陈设在玻璃罩子中,那是来自于我母亲带有愧疚的爱,当这种愧疚过于强烈之时,便会化为一种恶意.  相似文献   

10.
扣儿 《新青年》2007,(10):25
小禾比我大三岁,这个问题总会在我犯傻的时候不停地纠缠我。他干嘛比我大三岁,如果不是这三岁,我肯定会和他一样懂事,比他更早懂得爱情,如果不是这三岁,早点知道爱情的我就会嫁给他,如果不是这三岁,怎么会让傻傻的我在拒绝他之后偷着大哭,他又怎么可以被别的女孩子挽着手臂走在大街上啊?其实"小禾"是大人们对他的称呼,而我自从懂事起就一直叫他二哥。二哥不会和小说里的故事那样,  相似文献   

11.
我能以亲见、亲闻、亲历者的身份,为读者描述一次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交响乐演出,感到十分荣幸;即令我对音乐的表达难免捉襟见肘,相信一般读者对此也会有几分羡慕。谁不知道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在各个时期都享有极高声誉?谁不知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是  相似文献   

12.
空地,迷案     
"我知道,她迟早会来找我的,她已经抢走了我的双胞胎宝宝,她们身在何方,我不知道……"1.杜纯一觉醒来,发现窗外已是白茫茫的冬景。"秋天就这么走了嘛!我还没来得及和小兰去采集树叶。"自言自语间她起身准备去叫上铺的小兰。她们高一相识,之后便常常在一起学习、吃饭、逛街,不知不觉间她们已然成了对方的闺蜜。如今已是高三的她们,更是彼此鼓励,彼此温暖。但杜纯没有在上铺看见小兰,宿舍里的其他人也没有。杜纯很奇怪,小兰下来她应该能感觉到的,再说小兰每天都起的很晚,难道是因  相似文献   

13.
梧桐花开     
知道梧桐树,是家乡流传着一句俗语"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梧桐作为一种吉祥的树种,便在心中占了一席之地,而让我另眼相看的不是它挺拔粗壮的枝干,硕大厚实的叶子,而是每年春末夏初那满树风铃的梧桐花.  相似文献   

14.
我坐在午后暖暖的风里看诗,其实我是与阳光一起在望他,等他,我知道,这些诗的作者一会儿会像一朵云一样从我的左眼跳向右眼,或者如一阵风一样掠过我的身边,他的目标直指学校后面的操场,那里,不是我梦停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姜米粒 《新青年》2006,(10):44-45
还记得年少时的事,我们都是平常的女孩. 安迪拼命地想出名.我问她,出名本身会给你快乐吗?安迪说,先出了名再说,只有出名以后才会知道快不快乐,不出名怎么会知道?宇宙大爆炸并不一定要你自己亲自证明一下呀,我心里想.并且我总是觉得安迪的想法有点盲目.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俄罗斯对南政策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1.反对整个东欧北约化、确保俄罗斯欧洲大国地位;2.反对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多民族国家主权进行干涉;3.俄罗斯国力的衰败限制了其对外活动的张力;4.与西方关系高于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这些因素的矛盾性决定了俄对南政策的行为特点:对南斯拉夫的支持更多地停留在政治和道义层面;当与西方的对立尖锐化时,俄罗斯便会做出妥协;这种妥协的实质是牺牲南斯拉夫的利益,以实现与西方的利益交换.南大选事件结局,总体而言是西方对南政策获得了胜利,但俄南关系很快得到恢复,对俄罗斯也有有利的一面.在普京政权的对外战略中,对南关系不属于俄罗斯核心利益目标范畴,南斯拉夫仍是俄罗斯外交的一枚筹码.但是,南斯拉夫新一届政权上台后,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内容已经或将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 我曾经痛苦甚至害怕,她那种迫不得已、不能死便继续活的令人心酸的坚强. 那天在医院里,她晕得不知所措,头痛得一直在哭,我喂她吃饭,看她打针,扶她检查,服侍她吃药,一直守在她身边,回答医生的问题,是的,我不冉是个孩子了.当她的头伏在我的肩膀,我才知道自己的肩膀有多重,而我却没有负担得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18.
我会说法语     
在巴黎呆了6个月后,我就从法语学校退学了.自作主张决定在学法语这件事儿上,要另辟捷径.我学了这么长时间法语,就只会说一句话:"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遍我也是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而且我用得着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譬如说那位对我说话的人想知道我觉得这面包烤得火候如何?或者是要告诉我这家商店20分钟后就要关门了.  相似文献   

19.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是我们信奉的格言,但我的一次亲身经历却让我对此产生了怀疑。前些日子感到双眼不舒服,对镜子看,发现眼里布满了血丝,而且还很痒。好不容易捱到下班,便急忙赶去药店。然而时候已经不早,小药店大都关门了,我那位有私家车的朋友便载我去了偏远一点儿的大药店。药店店员对我说,没有大夫的诊断书,不能给我拿药。这下可麻烦了,因为眼睛不舒服会直接影响我的生活。药店店员对我说,他知道夜间有眼科的几家医院的电话,他可以替我打电话联系,等大夫给处方后再回来拿药。药店店员帮我联系好了后,我正要准备出发,朋友却面…  相似文献   

20.
包利民 《新青年》2006,(4):29-30
那年我刚刚16岁,上高中不到一年便被学校劝退了,理由是我资质太差,根本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犹记得刚上县一中时的兴奋心情,在农村人的眼里,进了省重点就等于进了大学,这着实让他们为我兴奋和自豪了好久.可是,在那个校园里,无论我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学习却依然一落千丈,这与在镇上中学时极优秀的我仿佛判若两人.在第一学期的两次考试中,我居然没有一门功课及格!黯然地离开了学校,我要迎接乡亲们的异样眼神.更为痛苦的是,我对一切都丧失了信心,不知前面的路该怎样去走,不知该去走哪一条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