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网民结构趋近于现实中公民的社会结构,电子民主基础进一步充实.网民以多种途径参与政治,微博的兴起值得关注,制度化的途径初露端倪.网民热议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民生、政风和民权问题上.中国政府采取一些与网民互动的措施,各级领导表示重视网络民意,并且尝试多种吸纳网络民意的渠道.一些...  相似文献   

2.
吴亮 《电子政务》2013,(3):54-60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方式,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力、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网络民主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分析了网络民主的特点;解析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参与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网络民主和政治协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在政治治理上应采用网络民主和中国特色的政协制度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传播学视角着眼,分析了网络舆论在主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心理以及传播生态上自身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缺陷,并警示人们,如果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和功能,最终只能是政治民主的幻想和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鉴于中国国情,其互联网虚拟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模式,都有着与它国的特殊之处。当前国际研究主要是从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热点问题集中在互联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角色、互联网对中国民众政治参与和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作用、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的方式及其评价等方面。国际研究不足以用于解决中国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借助抗争政治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互联网在"唐慧事件"中的作用和运作机制,提出了"依网抗争"的解释框架:"依网抗争"是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在网络社会场域中,抗争政治的行动者以互联网为手段、渠道或平台为维护权利而发生的抗争互动,政府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并成为影响抗争进展的主导力量。这一解释框架拓展了抗争政治理论在中国社会转型与网络社会崛起背景下的解释范围,有助于理解当下中国独特的抗争性政治及其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是指公民网络参与的权利保障和行为规制以及政府对网络政治空间的管理都要按照法律的精神、原则、制度和要求进行,以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当前推进和实现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积极探索并坚持民主性原则、合宪性原则、衡平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则是实现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一个十分急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北京市网络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挑战:多元化网络社会思潮冲击、网络政治谣言高发、虚拟社会管理复杂化等问题;提出了对开创首都网络政治传播工作新局面的若干思考与措施:不断更新网络政治传播理念,优化传播策略;加大首都官方网站和政务微博在引领主流舆论中的先导作用,积极拓展微信政务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网络政治人";积极开展网络公共外交,提升世界城市形象;在"北京精神"的网络传播中引导网民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的高层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发展、利用和管理的视野和进程。阐述了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方略:①重视网络民意,并注意甄别和引导民意;②维护主流意识,关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③探索网络管理,谨慎对待网络实名制,在兼顾平衡中有限尝试。  相似文献   

9.
谭双林  张韦 《电子政务》2011,(12):43-4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分析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参与主体在形成、传播、反馈等方面的行为,试图揭露“被民意”的网络舆论面纱下利益主体间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并对达到制约与平衡后的网络舆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非平等性的根源所在——数字鸿沟。论述了推进网络政治参与平等化、消弭数字鸿沟应坚持的原则,即政府主导原则、竞争原则和普遍服务原则。提出了消弭数字鸿沟的基本路径:应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消弭数字鸿沟奠定经济基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消弭数字鸿沟创设基础保障;推动教育公平化发展,为消弭数字鸿沟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明厚 《电子政务》2012,(11):76-86
基于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热点事件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出现的功能扩展现象,即现实中互联网逐步替代现有制度化通道,充当系统成员诉求输送通道的政治现象;基于政治系统论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解析了现有制度化诉求输送通道的功能不足与失调是制度驱动因素,即互联网利益表达的可能性与便利性是其技术因素,网络议题的广泛多元性则是其内容因素,而其根源性因素是中国政治系统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失衡;论述了中国互联网功能扩展现象的利弊,即互联网的功能扩展虽有其利好,但却造成了现有制度资源的闲置,增加了政府行政成本,更可能强化民众对现有制度的不信任;提出了中国互联网功能扩展现象的政府应对策略,即矫正并更新现有制度,同时采取收购吞并互联网作为政治系统一种新的诉求输送通道。  相似文献   

12.
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松 《电子政务》2011,(6):76-79
归纳分析了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舆情治理思路定位不当,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网络舆情研判缺乏标准体系;针对性地从治理思路、实施手段、研判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构建标准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研判标准,从而为提高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处置互联网舆情危机,要树立科学理念,棋高一着,指导思路艺术化;遵循舆情规律,技胜一筹,化解手法艺术化;把握复杂现实,前瞻一点,关系处理艺术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宙 《前沿》2009,(8):125-127
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又称绿色文明或环境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伦理价值观的转变。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在于造就生态人——生态文明的主体,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协调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化解当前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5.
徐厌平  邵梦洁 《求索》2013,(11):250-252
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是各界关注的公共治理议题。本文对近10年来发表在CSSCI上的170篇网络舆情类学术论文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关注度增强趋势明显,拥有一批高质量的研究队伍,形成了若干研究团队;但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足,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网络舆情技术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应对研究的整合不够。此外,还应加强范式学习、引鉴和创新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前沿》2010,(23):24-28
互联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构成了一种双重影响。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使民众政治参与需求得到释放,社会主义权力监督得到加强,行政效能的提高和民主化再造成为可能,公民社会也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而变得强大。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也可能造成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受到削弱,境外分离势力不法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过激的网络民主主义也会对国家外交活动形成一定的不当干扰。  相似文献   

17.
从埃及政局突变事件中,提炼出革命2.0的概念,指出革命2.0是指以颠覆政权为目的,以网民为发动者和主要参与者,以互联网为工具,在虚拟社会中策划、发动、组织,在现实社会中具体实施的运动。从革命2.0的特征和表现、互联网在革命2.0中的作用、防控革命2.0等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以互联网虚拟社会治理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风险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3Q大战中双方利用“十万水军”攻击对方以引导网络舆情乃至公共舆论的行为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对公共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从国外一系列网络战之前各国对网络公共舆论的控制也可见端倪。而中国主要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控制,这对公共舆论的导向有着潜在的威胁,若不对互联网加以治理,不仅会威胁到国内互联网行业的...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对于事件应对的重要意义,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应对过程中多方协调、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现状:治理虽有成效但仍存在问题,主要是治理观念淡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弱、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高、公众参与程度低、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长效机制等。论述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内网络问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迎法  高娴 《电子政务》2012,(Z1):62-66
阐述了网络问政兴起的背景;评述了学术界对于网络问政的含义、特征、意义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所进行的较全面研究;论述了目前国内学者对网络问政的评价,以及有关保证网络问政健康发展对策建议的探究;并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国内网络问政缺乏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