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奇遇“119”听说上海街头的出租汽车已达八千辆,从绝对数上说,在北京、广州之后,国内排上老三。可我面对街上五颜六色,装着“TAXI”顶灯的出租汽车,仍不敢贸然招手,据说有些司机不太道德,上了车就连蒙带骗,大敲竹杠……。不久前的一天,虹桥机场有个客人要接,时间紧迫,我拉开了一辆“山达里克”豪华轿车的门:“上机场!”司机开口了:“你知道去机场多少钱吗?”我摇摇头。“告诉你,二十五块。”二十五块?那么贵?这……?我迟疑了,心想那司机暗算我了,下车吧。呼地一声,汽车发动了,我忙叫:“不坐了,你让我下了车再  相似文献   

2.
广州、深圳两地,最近又出现了188位“万元户”。这188位“万元户”(包括万元以上,下同)中,有干部、职工、居民、农民和个体户……他们是怎样成为“万元户”的呢?是办工业发家吗?是务农致富吗?是经商赚钱吗……都不是!他们是怀揣着“参加储蓄、支援建设”的热情、获得有奖储蓄中奖的“幸运儿”。去年十一月和十二月,深圳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先后各举办了两期房屋有奖储蓄的定额有奖储蓄,开出万元以上的巨奖50个。广州工商银行去年十月份和今年一月份发行了两期房屋有奖储蓄,先后有138位万元户应运而生。广州、深圳两  相似文献   

3.
“乜”是广州方言,“乜都有”就是“什么东西都有”之意。“广州乜都有”!好吃好玩好用好看……五光十色,精彩诱人。读者朋友,这一期先为您细细指点分布于广州各街小巷的“专业街”,顺着这条线索走一走,您能如愿以偿满载而归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如同骑在马上找马的命题,听起来滑稽可笑。然而,相当多的广州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重复着这一可笑的命题。 记得我初来广州不久,到黄埔一家工厂去联系工作。厂办公室一名同志抱歉地对我说:“真不好意思,厂长去广州开会了,让您白跑一趟。”我一听直纳闷,黄埔不就在广州市吗? 又有一次去石牌某学校,见到黑板上有一则通知:“全体教工明早  相似文献   

5.
对话王东灵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你说自己去中洞支教,是为了寻找快乐。但报道说,你在中洞并不快乐,因为看到了种种落后现象,与那里的人关系也不融洽。是这样吗?王东灵(以下简称王):我为什么不快乐?你什么都去想肯定不快乐。我跟那里的人当然融洽!不能说人家“满足现状”就不好。你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羊城晚报》刊登了一则“招工”广告。当待业青年们迫不急待地看下去之后、不由得嗤之以鼻:什么“招工”广告,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竞然还学人家要进行什么“文化考试”、“择优录取”云云!有人取笑说:怕不是考我敢不敢在停尸房跟死人睡一晚吧?! 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的领导,一个星期之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考场。但他们马上笑了:三十六位,报了名的,全来了!有男的,有女的.大多是年轻人。白布下面突然伸出一只手:“有水吗?”三年后,我们见到这些年轻人中的两位。第一位是个妙龄少女问:来殡仪馆,你不怕吗?  相似文献   

7.
有一回女儿到剪辑房找我,见我头也不回地在拨弄机子,便悄悄站在我背后。荧光屏上这时出现一个3岁女婴的镜头:她裹一身白布,静静地躺着,身旁,亲人们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女婴自己却不知道这一切,她那稚嫩的头颅已被野兽一样的人砸碎……我感觉到身后那天真而又诧异的一双眼睛了,赶紧关掉机子,把我7岁的女儿拉出了剪辑房。我问她怕不怕,她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再问她长大以后喜欢干什么,她说肯定不干你这一行……说着,就哭了。周晓瑾干的“这一行”与我一样,都是搞新闻的。记者采访记者,当然是因为对方很有个性的一些东西打动了自己。那一天我拨通了广东电视台社教部综合组的电话,她拿起话筒,说差点又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8.
嫁到日本后     
薇小姐,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18岁那年单枪匹马以未婚妻身份东渡日本,一年后当了母亲。她说: “我是一手拿着护照,一手抓着自己的命运闯过去的……”那一年我没考上大学,呆在家中没事干,闲了便去三楼冯姨家看录像。有一次,冯姨说:“我介绍一个朋友给你好不好。”我说:“好呀!”也没太在意。过了几天,我见到了一个男孩,个子和我差不多,相貌平常,但很友善,冯姨介绍说: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男孩了,叫丹羽弘一。”我半天才反应过来:是个日本人呀!丹羽不会中文,我也不会日文,两个人用英语结结巴巴谈了几句。他是冯姨在日本的亲戚的亲戚,来中国旅游的,冯姨让我给丹羽当几天导游,我说好吧。  相似文献   

9.
大新路152号,万宝冰箱厂门市部。每天,门前马路上都停着十多辆人力三轮车。车主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候购买冰箱的顾客,却都不敢上前兜生意。只有一位戴眼镜的“四哥”是例外。待“四哥”与一个个顾客谈妥,车主们哄的围住他:“四哥,哪个客给我?”……偶尔有一两个新来的车主擅自与顾客接触,耳旁即传来一声叱责:“懂规矩吗?这是四哥的地盘!”以上情景,很易让人联想到解放前黑社会势力控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4,(24)
<正>激发社会活力应该坚定这样的宏观思路:进一步对社会、经济领域放权;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人民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结构,能够有制度渠道对权力进行监督。假设有这样两个人:其中一个看上去萎靡不振,没有希望;他的小伙伴呢?表情扭曲,情绪不稳定……哦,还有另外一个人,在体制内,不是他们的小伙伴,这个人习惯性地对老百姓打着官腔,擅长的本事不是做事,而是整人……"存在是一种显示",以上3位这副样子,到底显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第一傻:得过且过 典型症状:得过且过.别看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但总有人能超然物外、我行我素,"按既定方针办"——领导再怎么急于出成绩、见效益,那也跟我没关系,我就这么着了. 病例分析:这种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傻、也真懒,虽说也对生活有较高的要求,知道好日子过着舒服,但就是不愿意费那个劲.动脑子、花心思太累,有时间还是趁年轻多玩玩.另一种人是装傻,其实往往很聪明、有能力、也不乏思想,表面看是偷懒,实际上是糊弄事,让人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您不是让我干活吗,我干了,让干多少干多少,您还想怎么着啊?可那活质量如何?咳,差不离儿得了,较什么真儿啊,给这点钱,值当我拼命嘛!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电工学徒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母亲问他: l跟师傅闹别扭了吗? l嗯。我问他电线杆子是由种子长大的还是栽种的,他不知为什么生起气来了。.|前几天您丈夫在和我谈话时要我相信,他过着狗一般的生活。 l一点儿不错,他总是拖着肮脏不堪的脚走进房问,坐在壁炉旁等着人来喂池。.|真有趣。那么这座城堡是否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系?|旅游者问道。 l当然了,|导游回答说。|有个旅游者在此给了我的失人一些小费。.!本地居民问外国旅游者: l贵国的死亡率是多少? …与您的国家是一样的,先生:每人一次。小幽默@曹春~~…  相似文献   

13.
“如果能坐下,我决不站着;如果能躺下,我决不坐着。”这是懒人的哲学吗?不,邱吉尔想说的是,身为政府官员,责任感使他不能不有所作为。也正是责任感,使广州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等人,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尤其是在忙碌的都市生活的人,更是免不了为等人耗上一两个小时。等人的滋味有千百种,着急、不乐意、担忧、疑惑、气愤、无奈、走不是、不走也不是……真正是五味俱全,甘苦自知呢!你留意过自己等人时的表现吗?一起来看看以下哪一个最像等人时的你吧: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杉木栏路读者陈志红来信说:去年10月在贵刊上读到北冥撰写的《广州赛马风云再起》,我很兴奋。老实说,居住在广州西关老城区的我,当时要不是接触到这一篇文章,还不知道赛马活动已在广州热起来了呢!当然了,后来我又在电视上见到广州马会向教育基金捐款的镜头。但我总觉得,广州赛马至今与广大市民还是贴得不太紧。同样是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自选数”社会福利奖券就能做到家喻户晓。我走出家门,随便往哪个方向走都能很快找到一个“自选数”投注站。因此,我想请见多识广的北冥先生(小姐?)继续撰文给我一个答案,请问:广州马何时能冲出马场? 编者说:本刊作者北冥很乐意接受你的点题,下面,就是她多次进出谭村马场之后寻到的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6.
你见过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的场面吗?没有?没关系!您只要经历过一九八四年底中国东南沿海的“进口”风潮,那种场面不难想象。广州、深圳的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洋货”,汽车、摩托、签字笔、打火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在各大宾馆里,进驻了形形色色的贸易公司、办事处、联络站,到处都在谈生意。“倒卖洋货的不正之风”,这是一些报纸对这场风潮的盖棺定论。不过,依我看,这一条定论怕是太平了点。“不正之风”?发财的门道有  相似文献   

17.
水池困境     
<正>中学数学课上有一道经典的应用题题目:一个水池,上面有个水管注水,每分钟入水x立方米,下面有个水管放水,每分钟出水y立方米,求解,多长时间能把水池注满或者放干。在训练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方面,这当然是个好题目,可是其表述方式违背生活常识,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怪。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题的时候有过跟我类似的想法:一边注水,一边放水,这也太浪费水了吧,为什么干这么荒唐的事儿呢?其实,这种荒唐不但存在于数学课本上,也实打实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当然我指的不是用水的问题,而是指一些政策的逻辑。  相似文献   

18.
“黑太阳,黑太阳……”从小学到中学,从校园到社会,一个恐怖的字眼在悄悄地流散着:“黑太阳……”一条小道消息“你知道吗?香港‘黑太阳’童党将要来广州,铲平广州市中小学。”“听说某某学校被几百人冲进去血洗,男生的人头被挂在校门上,女生被剥光了农服,哎呀好惨!”“‘黑太阳’要来学校收钱了。一般学生交50元,班干部交100元,穿牛仔裤的交200元,参加组织的交400元。他们带着机关枪来,大家赶快把钱准备好。”  相似文献   

19.
这是去年夏秋以来发生在广州郊县的几个故事,它包含着多少艰辛多少希望……三进养鸡场山青水秀的增城小楼村,中年农民何殿柱办了个红红火火的养鸡场。千多只鸡,200多只鹅,高鸣低吟,热热闹闹。谁料想,8月间传来一个消息:社教工作队要进村。他们来干啥?会不会又是……?往事历历浮上他的心头:父辈出身不好,一家总是过去搞运动抓阶级斗争的对象,会不会又要抓我的资本主义典型,重划我的成分,把鸡场收归集体? 这一天,山路上远远朝鸡场走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1992,(3)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中写道:他认识一位可敬的老人,有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却不甚被人理解,人们觉得这是“理想中的好人”,现实中不存在。朋友问,老人是政府信访处的干部,他能在你的《上班一族》里出现吗? 我回答他:当然可以,省长也是“上班一族”呢,怎么一个普通干部会划在其外? 由此我想到,世俗的力量真不可低估。有的人习惯把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当成是整个世界,习惯把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当成是全人类,习惯把自己所做的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殊不知,天外有天!其实,上班族中,最幸运的不一定是你,最倒霉的也不一定是你。所以,我们需要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就像那些在大街上巡逻的保安队员,看他们执行任务时铁面无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