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琰 《中国司法》2013,(2):36-39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誉为"东方一枝花",是曾经的"东方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民调解制度也经历了勃兴、发展壮大、日益势微再到改革创新的历史过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重要性入手,阐明我国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方向:即向司法ADR转化并尝试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相衔接,进而提出我国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旨在于克服现行司法中的弊端,重构一个符合现实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争议、化解当事人之间矛盾的调解体制。  相似文献   

3.
于永伟王春卫  伊文君 《法制与社会》2014,(10):113+115-113,115
我国"大调解"格局的形成是在传统的司法资源相对十分紧缺、转型社会凸显的矛盾的背景下产生的,但随着"大调解"格局而来的各种弊端也渐渐凸显。调解不是最大化地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应该真正为争议双方当事人带来诉讼所没有的优势和利好,而不仅仅是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第三方之间没有法律拘束的博弈。根据"大调解"格局的形成以及ADR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的ADR的建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郝赤勇 《中国法律》2010,(6):2-5,58-62
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既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国外的ADR制度方兴未艾,对我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将二者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这两个层面上进行嫁接与融合,方能构筑与时俱进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而对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这两项重要特征的实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介绍域外医疗纠纷非诉讼法律制度的创新之处,从中借鉴其合理设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优化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个较为开阔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诉调对接"广泛推动实施的大背景之下,人民调解的工作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内涵,但通过对强制前置制度基础要求、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结果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并不适宜将人民调解作为强制性的诉讼前置程序,通过对美国司法ADR制度的借鉴,进一步提出强调当事人选择权的人民调解适度前置制度的构想,即在人民法院设立诉调联动中心,在当事人合意的基础上对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并给与其制度与法制上的完善保障。  相似文献   

8.
王典 《法制与经济》2008,(6):59-61,64
在“诉调对接”广泛推动实施的大背景之下,人民调解的工作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内涵,但通过对强制前置制度基础要求、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结果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并不适宜将人民调解作为强制性的诉讼前置程序,通过对美国司法ADR制度的借鉴,进一步提出强调当事人选择权的人民调解适度前置制度的构想,即在人民法院设立诉调联动中心,在当事人合意的基础上对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并给与其制度与法制上的完善保障。  相似文献   

9.
覃曼卿 《政法学刊》2007,24(6):114-116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再一次被重视。为了使制度的功能最大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率先开始了对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实践。但是,人民调解制度本身固有的问题以及在改革中又产生的新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章军 《河北法学》2004,22(12):91-95
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ADR)是目前西方国家热门的民商事争议解决方法,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到了全面兴起ADR的时候,从分析国外ADR兴起的背景和已经使用的方式入手,论述了我国发展和完善AD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国外的经验出发指出了完善有中国特色的ADR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乔世骄 《法制与社会》2011,(17):139-139
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随着法治进程的发展,已日益成为调解各种纠纷的有效方法。这其中的人民调解机制作为非诉讼的调解方式,因其方便快捷、易于处理等优点而被普遍接纳采用。但是在看到人民调解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发现其在解决问题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与争议方进行沟通,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社会建构主义范式地采用,为人民调解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Altem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①  相似文献   

13.
完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将医患冲突纳入素来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中之态势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本文以上海为“视角”,阐述了上海引入人民调解化解医患纠纷的实践过程、突出亮点,重点剖析了当前仍困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实施的诸多障碍,并对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在法、理、德、情关系中当事人互谅互让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这种古代“无讼一理想正与当代的构建和谐社会天然巧合.人民调解成效是举世公认的,但在现实中又常常被忽忧,其精华又被中国独有的诉讼调解所吸取,现已成为人民调解发展障碍,但诉讼调解已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背进而驰,必须调审分离,使历经千年的人民调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把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发展人民调解制度中吸纳国外ADR成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新 《中国司法》2005,20(4):47-52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可译为替代性或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它是指在法庭审理之外通过仲裁、调停等非诉讼形式,由第三人参加,自主解决纠纷的方法、机制的总称。美国在1998年《ADR法》中对其定义为:“包括任何主审法官宣判以外的程序和方法。在这种程序中,通过诸如早期中立评估、调解、微型审判和仲裁等方式,中立第三方在论争中参与协助解决纠纷”①。在ADR的各种方式中,调解则是ADR制度中最为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所有其他形式ADR的基础②。ADR最早引起关注是在美国,而后盛行于欧洲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  相似文献   

16.
王亮 《中国律师》2009,(8):85-86
在我国.调解是除诉讼程序之外,运用的最广泛、最成功,并深受广大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一种纠纷解决途径和社区服务方式。实践表明.正式的法律诉讼难以满足社会纠纷的解决需求.而一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符合中国社会和法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新时期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作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明 《行政与法》2006,(10):58-59
虽然传统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都是运用调解的手段来解决民间纠纷,但是对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却有着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一方面,中华帝国统治制度的运作、小农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结构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力决定了人民调解对民间调解的历史继承性;另一方面,人民调解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法律制度,有其特有的逻辑性,它既不同于西方调解制度也没有完全继承中国帝制社会遗留下来的民间调解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多元化、司法的局限性使得ADR成为纠纷解决与司法资源利用上的平衡点,它已普遍为各国所接受和使用,其合法性和先进性毋庸置疑。我国实施ADR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我国目前的ADR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ADR的法律构架。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制度已经成为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式,学者对此也很关注,但也存在缺失,尤其是对人民调解程序研究的缺失,人民调解程序在人民调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调解的公正。作者从现状为出发点,对人民调解程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能够快捷、方便、低成本的解决纠纷.长期以来一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伴随着我国《人民调解法》的实施以及《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人民“大调解”格局已基本建立。为了使人民调解制度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克服调解协议缺乏法律保护的弊病.我国建立了人民法院司法确认制度。但笔者认为.通过公证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更加有利于人民调解制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