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印巴三角关系与中国的南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印巴三角关系是南亚问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印巴三角关系出现积极互动的良好局面,这有利于中国与南亚开展合作与交流,维护西南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目前,中印巴三角关系已有了确定的新形态,但仍难免带有旧模式的痕迹。中印巴三角关系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当前有利的因素占主导地位。中国的南亚政策重点之一,是把握和处理好中印巴三角关系,积极推动三角互动,在维护好中巴传统关系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印关系,并推动印巴和解,促进地区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同时,要注意应对各种不利于三角关系良性发展的潜在挑战。  相似文献   

2.
南亚是中国睦邻外交重点、和平崛起的西部依托带及边陲稳定与发展的联动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南亚格局进入大变革和大调整阶段,印度崛起、反恐战争、大国博弈等都对中国的南亚战略构成新的挑战。中国未来的南亚外交应多管齐下,稳中求进,以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大局,并带动南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南亚自由贸易区减税减让步骤和相关问题的谈判,然后论证了自由贸易区将促进南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有利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同时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存在的推动和制约因素,结论认为自由贸易区的成败将直接决定南亚区域合作未来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陈利君 《亚非纵横》2012,(2):44-51,60,62
2011年,尽管南亚的热度不及中东北非、南海等问题,但仍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年里,南亚主要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大国外交、地区外交活跃,但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发展滞后。反恐不仅未给南亚带来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反而给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社会安全局势增添了许多问题。2012年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南亚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亚洲 12月2—8日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法鲁克·艾哈迈德·汗·莱加利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在与莱加利总统会谈时说,中国支持南亚区域合作,支持南亚无核区的主张。中国愿意看到南亚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和发展。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分别会见了莱加利总统一行。 12月3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分别会见由众议院议员、会长樱内义雄率领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 12月8日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会见伊拉克外长萨哈夫时表示,中国主张海湾战争遗留问题包括解决对伊制裁问题,应在全面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尽快得到妥善解决。以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该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一直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随着印巴两国矛盾尖锐以及双方均已实际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问题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中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调整的中国南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始终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关系变化,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相关。近年来的印巴和平进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美国等其他大国对南亚战略影响的加深,均对中国南亚政策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东形势的主要特点李绍先王星刚当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中东形势的主流。特别是近年来,在阿以和平进程艰难推进的同时,经济因素开始突出,地区经济合作和经济重建正愈益受到当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国家内部潜伏着深刻危机,大国...  相似文献   

8.
俞文岚 《东南亚》2010,(1):9-16
2009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总体向好,印度国大党赢得选举继续执政;孟加拉国新政府执政后政局保持了稳定;斯里兰卡结束了长期内战实现了和平;尼泊尔政府换届后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继续表现出了反恐前线的特点。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可喜的发展,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方面加强了彼此的合作,各国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各国在新的一年中加紧经济政策调整,以保持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底巴基斯坦战略研究所和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地区研究中心曾邀请南亚诸国和美国、苏联、中国等七个区域外国家的学者在巴首都举行了一次有关南亚和平与安全战略问题的讨论会。这是南亚国家为建立本地区的安全战略而进行的第一次尝试,也是近两年多来南亚七国政府间酝酿建立区域合作努力的续篇。  相似文献   

10.
今年 1月 4 - 6日 ,第十二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在推迟了整整一年后 ,终于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各国首脑就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问题达成一致 ,使人们对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寄予了新的希望。然而 ,此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不是会议本身 ,而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与东道国总统穆沙拉夫旨在“打破坚冰”的会晤。①双方不仅讨论了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所有双边议题 ,而且呼吁两国要变猜疑为信任 ,变分歧为协调 ,变对抗为和平 ,②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 ,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这是两国在近期所做多次良性互动之后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发展中巴关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宝明 《南亚研究季刊》2005,(1):109-112,120
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重要邻国,在穆斯林世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且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极具战略价值;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巴关系既是中国稳定周边地区、为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塑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需要,也是中国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实现和平崛起的需要;中巴关系仍然是中国对南亚政策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2.
变化中的亚太格局: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当前亚太格局变化的七大特点与趋势:一是美国借反恐之名,全面推进其既定亚太战略构想;二是日本在亚洲经济中的领头羊地位有所削弱;三是中国在促进东亚稳定和繁荣方面的带头作用较前突出;四是东盟不稳定因素增加;五是亚太地区总体形势继续趋于缓和;六是影响亚太和平与稳定大局的消极因素有新的发展;七是亚太地区安全热点转移。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召开了“2013年南亚地区形势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博览局、四川省贸促会、《国防时报》、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陆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四川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近二十个单位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围绕南亚政治、南亚安全和南亚经济三个专题作了发言。现将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娟娟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10,108,I0002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南亚战略的实施凸显出鲜明的特点:其一,整合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强调跨区域战略协调;其二,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会谈并签署和平协议,贯彻基于条件而非时间表的撤军精神;其三,重视印度在美国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中的"关键国家"作用;其四,希望巴基斯坦继续发挥"前线国家"和关键"第三方"的双重作用。未来,美国解决"阿富汗困境"之路既阻且艰,美印关系将更趋紧密而美巴关系则趋于平淡,美国整合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的雄心不减,但将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建议中国与南亚共建"一带一路"以打造中国-南亚区域经济圈,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辐射与示范作用,促动良性竞合的中印关系的发展,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政治和解努力的同时做好美撤军后阿富汗内战再起的预案。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这在南亚也有明显的反映。美国和俄国都加强了同印度、巴基斯坦的关系,并以印度为重点。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俄关系的发展,中美俄印四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朝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对维护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十分有利。印巴恢复政治对话,使印巴关系趋向缓和。印同其他邻国关系也继续改善。南亚区域合作进程加快。但南亚各国在国内普遍受到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困扰,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对外友好联络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四川国际友好联络会南亚研究与交流中心、四川和平与发展中心、四川联合大学南亚研究所发起举办的"南亚国家政策走向"讨论会,于1994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四川大学召开。出席研讨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5个单位共53人,提交论文24篇。会议旨在通过对南亚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实行的经济刺激政策、国际资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和国内农业生产歉收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南亚国家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这不仅影响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也影响南亚国家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南亚国家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目前,南亚国家正面临着通货膨胀严重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民族问题、教派冲突等困扰着南亚国家发展。依民族问题类型来看,南亚民族问题主要可划分为教派冲突型、民族分离型、移民型、跨界民族型。南亚民族问题"痼疾"难除与宗教历史因素、主导型民族政策失当、经济发展失衡、外部势力的影响等密切相关。南亚毗邻中国西部,其民族和教派冲突直接影响我国国家安全。首先,民族、宗教矛盾所引发的南亚国家力量对抗,必然会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其次,南亚民族问题的"外溢"将影响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的稳定。最后,部分外部势力还希冀利用南亚民族问题延缓、平衡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南亚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同南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面临发展本国国民经济的共同任务 ,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我国对南亚政策的选择不能离开世界政治秩序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个大环境。同时 ,还必须从中国和南亚在世界政治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来考虑 ,达到我们对南亚政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南亚存在已久的苏印—美巴抗衡格局彻底打破。南亚各国为稳定内部、发展经济、立足于新的国际环境,都在开展多方位外交,求取外资外援,迫切要求建立平等、公正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一、美国正趁苏联解体之机,加紧对南亚施加影响,抑制其他大国和原教旨主义向南亚扩展,以保证这个地区的稳定和印度洋海路的通畅。其主要做法是增加经援,支持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并积极扮演“调解人”角色。印度成了美国发展关系的重点。据《印度快报》(1992.4.12)报道,美国国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