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若 《党建文汇》2010,(9):42-42
大连石油管道爆炸第四天,超过23万吨“吃油菌”被投入黄海,清理原油污染。“吃油菌”是一种能依靠石油中含碳的化合物生长的微生物,能将石油降解、消化,变成可以被自然分解的物质。到目前为止,用“吃油菌”治理原油污染,被看做是最安全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再次污染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春意正浓,一则来自大庆油田的喜讯传遍神州大地——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中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大庆石油人用60余载奋战坚实扛起保障国家能源重担,用红色精神提纯出黑色石油,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时代春风激荡,大地万象更新。看,大庆油田的钻塔正昂首向天,铁打的身躯展露出共和国老工业基地的雄风;抽油机昼夜不息,繁忙的臂膀托举起松嫩平原的馈赠;输油管道如蜿蜒长龙,将工业的血液输送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石油工人将“铁人”的奋进姿态舒展在黑土地之上,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时代旋律如洪钟大吕,久久回荡在龙江大地……这是一块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热土,曾写下了脸盆端水、人拉肩扛、纵跃泥浆的创业历史,也见证着“科技油田”“绿色油田”“数字油田”转型建设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3.
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俗称天津“大无缝”,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建设“大无缝”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目的是“以产顶进”,实现石油管材国产化,保证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12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1996年1月正式投产,1999年11月“债转股”,  相似文献   

4.
这天下大势,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前几年日本和中国争夺俄罗斯远东石油,那时候俄罗斯已经准备修建从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至我国大庆的石油管线,即“安大线”。然而,日本却从政治、经济、传媒、民间等各个层面对俄展开强大的公关攻势,力促上马“安纳线”,即把该石油管线的终点由大庆改建在俄远东的纳霍德卡,然后通过太平洋将俄远东石油运至日本等地。为了达到目的,日本许以145亿美元的“高额订金和彩礼”。结果,硬是把大局已定的“安大线”给搅黄了。  相似文献   

5.
共和国的石油工业史,辉煌中有过激烈和悲怆。在那面“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战旗上,有五位将军的名字与以李四光为代表的石油科学巨匠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万千石油工作者镌刻在一起。新中国一度贫油的窘境,让他们中的前四位带着铁骨战将的武略文韬与石油结缘。又因为后来的政治风雨,他们中的最后一位带着淡泊名利的坦荡走向石油战线。  相似文献   

6.
吴均慈  刘杰 《吉化党校学报》2007,(3):I0001-I0001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吉化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原为化工部第一建设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化工、石油化工建设的大型综合类总承包企业,被誉为“中国化工建设第一军”。2000年11月,改制设立股份公司,2003年7月,公司首发股票在上海证券所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中国化工建设第一股”。2007年2月7日,经国家建设部核准,成功晋升“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至此,公司进入国内化工石油建设行业中资质最高、类别最全、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7.
1975年成立于中原大地、现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华北石油局(前身为国家计委河南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后为华北石油局),传承和弘扬着中原文化和石油精神,在有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恢宏征程中,以奋勇争先、持续创新的状态,延伸着开疆拓土、寻油找气的能源报国路,缔造着打造一流、建设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的“华北梦”,为“中国梦”涂抹了一道亮丽的石油原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着供需矛盾、油源单一、运输安全和高位油价带来的四大挑战,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隐患。对此,我们应该在国内以推动节能、科技进步、拓展开发范围、完善石油储备和适度增加石油替代产品几个方面应对:从国际层面应该以深化国际合作、推进“走出去”战略和适当的“有所作为”来应对,从而破解我国石油安全面临和存在的问题,维护并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雷永欣 《党课》2009,(3):66-68
出国,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件“美差”,可对那些远离家乡到国外务工的人员来说。不仅要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还面临着恶劣的工作环境。渤海装备公司石油机械厂管具分厂党员雷永欣,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外方人员的信任和赞誉,也树立起了当代中国工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他曾是“中国民间石油第一人”,后来经受牢狱之灾,重审又被判无罪。在这个商人跌宕起伏的命运之中,也隐藏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1999年4月15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颁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现任胜利油田钻井工程技术公司经理,年仅38岁的刘汝山获此殊荣。作为油田年轻的特殊工艺钻井技术专家,刘汝山取得了令国内同行为之惊叹的业绩。他先后参加指导完成了300多口定向井、多目标井和水平井等特殊工艺的钻井施工,11次创造和刷新全国石油钻井新纪录,有10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他参与研究的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名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十大科技成果”金榜。一刘汝山对石油特殊工艺钻井技术的…  相似文献   

12.
1989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根据石油工业战略西移的原则,于新疆库尔勒市成立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简称“塔指”),在面积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组织大规模的石油会战。1990年5月胜利油田派出八支钻井队600余人赴塔里木参战。8年来,他们共交井10o多口,占塔里木会城交井总数的1/5以上,120多次创出全国及探区新记录,显示了胜利钻井公司在塔里木探区的整体水平和技术优势。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誉之为中国西部石油会战中的“胜利铁军”。几代石油人的期望我国素有“油在西北”之说。然而,在西北石油勘探、开采实践中,石油…  相似文献   

13.
玉门石油管理局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新路子郭顺仪,李振宇玉门石油管理局是连续五年的“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曾被甘肃省委树为“党风先进单位”。该局纪委也曾被国家石油总公司树为“先进纪检组织”。近年来,玉门石油管理局针对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遇...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工业社会,石油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能源。我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远远超出了国内的生产能力。2005年我国39.7%的石油需求依靠进口,石油进口量为1.27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20年,需进口原油量将占消费总量的50%以上,该比例到2030年可能增加到80%以上。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缺口将愈来愈大,未来将愈来愈多地依赖国际市场的供应,“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必须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能源生产分工,尽可能多地利用海外能源,落实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而国际投资学中的内部化理论亦认为,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倾向于使用直接投资形式,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替代外部市场,进行国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提起石油工人,人们不禁会想到“铁人王进喜”,因为他的铁人精神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人。而在辽河油田沈阳工程技术处,现年56岁的技术处党委书记马天才也同样感动着石油工人们,因为是他始终以党性为旗、民心为镜,把全部的时间、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企业,给了石油工人奋力拼搏的动力和安心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07,(4):5-6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俗称“大无缝”,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也是天津市十二大产品基地之一。历经十多年奋斗,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和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世界单厂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次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17.
1961年4月16日,华北油区第一口发现井—一华八井试油成功,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此揭开了华北地区大规模五油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经过北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国人民又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了新中国第二大油田一胜利油田。A严峻的挑战早在1914年,美军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打了7口井,花费300万美元,结果以失败告终。1922年,美国地质学家布米克威尔德竟武断地认为:“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为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五油,中国绝不会生产大量的石…  相似文献   

18.
萨达姆用石油买核技术 1976年,伊拉克在图维塔实施一项代号“奥西拉克”的核项目,计划建立两个核反应堆,但伊国内技术力量对核心技术束手无策。为此,萨达姆指示开展石油外交。很快,伊拉克的石油武器在拥有先进核技术的法国奏效。1980年3月,法国密特朗政府宣布为伊拉克提供一座价值2.6亿美元的70兆瓦的核反应堆,并在巴黎为伊拉克培训600名核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9.
“渤海二号”事件的冲击 1978年初.中央决定重新打开国门,批准石油部“在指定的海域.购买外国设备,雇用外国技术人员.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和所采石油偿还其投资.来进行我国的海上石油资源的开发”。这是破天荒的一个决策。然而,就在这对外开放的重要时刻,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渤海二号”沉船事故。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沈阳)》2011,(7):F0004-F0004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以下简称“钻采院”)成立于1990年,坐落在渤海之滨素有“鹤乡”之称的辽宁省盘锦市,是专门从事石油钻采工艺技术攻关、石油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钻采工程设计与监督、石油产品检验检测等工作的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