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中国的现代化为“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要正确处理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现代化道路正确把握“后发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处理本土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经验:积极吸收和消化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走特色之路;在全球化视野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是属于后发型的社会。为了强力推进现代化,“后发型”国家必须以国家的力量和权威强势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强势推进高速发展,并且还要能控制这种高速带来的紧张局面。这也形成了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社会所独具的时空压缩、优势与劣势并存特点。中国后发优势除具有一般后发国家在学习模仿先发国家技术、经验、制度等客观的有利条件外,还有着强烈的民族复兴自觉、可以进行有效社会动员与整合的国家权威、以及允执厥中的中道理性精神。而后发的劣势主要有:陷于依附性发展和“后发优势陷阱”的可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容易出现集权专制风险及社会问题并发症。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大国再造是“后发型”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国再造是物质性再造与社会性再造的统一。它至少有着这样明显三个特点,即内生性、复合性和风险性。因此,后发型中国大国再造亟需大国视野、大国思维,需要集传统与创新于一身,需要根据我们的理性和不断试错的方式,寻找出尽可能的代价较低的办法与路径,实现民族复兴与大国再造。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历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批判与反思中进行了全方位超越。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最初以工业化为现代化核心到发展经济与深化改革,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理解逐渐深化,最终在党的二十大拓展为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模式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后发型地区”的概念,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失误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战略措施,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全方位对外开放理论有三个突出特点。其一,彻底的科学性,是指邓小乎全方位对外开放理论正确揭示了当代中国只有自觉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外国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全面联系,才能加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规律。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表明,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如果能借鉴吸取先发型国家的经验教训,就可能少走或不走先发型国家已经走过的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邓小平对此有深刻认识,果断适时地提出了中国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党内民主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构建一套坚实的制度保障、营造一种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提供一种先进的文化支撑,由内到外,由软到硬的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建立全方位堡垒,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总理在四届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型,还有周总理遗像上的背头发型,都是朱殿华朱师傅根据周总理的气质、身高、身材、头部与身体的比例,脸庞的大小、胖瘦,并根据当时国内外中老年男子的流行发型而精心设计的。总理个人的身材面貌气质与设计完美的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从社会内部自我孕育成熟的现代化,而是一种典型的外发外生型的现代化.从外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一般逻辑来看,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政党或政府,是现代化顺利起步并有效推进的基本前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现代化,曾经进行过不懈努力,探索过各种方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探索和方案都没有取得根本成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逐步深入,人的发展问题日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如果说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有什么后发优势的话,那就是我们能够广泛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实际在制度安排与设计上做得更科学、更合理,更能够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变革旧体制、创立和完善新体制,实现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历史性转变是促进我国人的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十大关系》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中国面临的十大重要关系,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这些来自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初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郭俊明 《当代贵州》2007,(21):I0002-I0002
由组建之初州局机关10来个人租用外单位几间旧房办公,到如今现代化办公楼拔地而起;从最初全州地税收入仅数千万元,占全州财政收入六分之一弱,到如今收入过10亿占全州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强,  相似文献   

12.
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总布局发展战略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五位一体"格局,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完善化。本文回顾了我党对总体布局的不断深化的认识历程,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部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意义,促进全面建成"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重中之重.化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三农"问题,一要使农业与国际接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置农业发展的终端于国际市场;二要着眼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要多途径地全面地促进农民的现代化;四要在"三农"视阈外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芳 《世纪桥》2024,(5):112-114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历史性意义,是中国前所未有的飞跃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构建了一种新的人类现代化形态,还提供了独特的文明逻辑和历史启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对中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彰显了历史主动性。突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的发展意义,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的特殊性与发展理念,最后明确现实启示,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这一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实践定位。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标和方向,强调必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最初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的人民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6.
刘冠廷 《世纪桥》2024,(4):30-32
推进中国式民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断从原创性上对中国民主现代化理论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其特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形成了中国式民主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民主现代化最新表达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确保高质量推进中国式民主现代化发展,还需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指导推进中国式民主现代化发展,开创中国民主治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1975年经济整顿在党的经济工作史上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整顿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推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一次尝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探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试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文明意蕴的角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得以彰显。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来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得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上,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认为坚持自主的内发性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强调中国要以人民为推进现代化的历史主体,通过改革开放将中国发展的内外动力整合为现代化合力,实现内发性发展。这种独创性探索使中国摆脱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困境,并赋予内发性发展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当时最迫切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下人类的现实命运和历史前途做出判断、创立科学探索的最初系统,也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蕴含了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