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并不稳定。问题在于,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同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欧、美、加、日等各大经济体都极为关注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投入。就业政策就像是一只“看得见的手”,不仅可以弥补劳动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而且能够引导和促进“看不见的手”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求政…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7,(3)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第一难:供过于求,无业可就。总体来看,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随着学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社会需求较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整体素质偏低、职业技能普遍不强,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一项  相似文献   

4.
清镇市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具体实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技能和本领,农民外出务工和跑市场成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每年高校有数百万的毕业生,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也存在很多困难;城市仅登记失业率在4.5%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潮已经形成,全国每年有近千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化为城镇劳动力.目前国家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巨大的、长期的,这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如何破解这一矛盾,本文认为,在部分行业实行轮班工作制,可以在现有的就业平台上,通过调整现有就业格局大幅度地增加就业容量,新辟一条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宽阔渠道,基本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引起了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极大关注。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 ,为培养这些毕业生 ,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家庭都有很大的投入 ,高校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又充分的就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择业心理 ,以期望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所帮助。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 ,对自己…  相似文献   

7.
牛敬德 《求贤》2010,(9):41-4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要从社会、学校和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公认的一个难题,而观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现象后,会发现其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心理成因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霆  唐代盛 《求实》2006,(Z3):214-215
当前就业研究表明,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为5%左右(曾湘泉,于泳,2005),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突出的问题,而这与求职者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从劳动力市场供给角度来研究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外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已经得到持续关注,其概念伴随不同时期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在很多政府和机构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也是农村社区乃至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应构筑政府主导,社区、高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就业服务网络,以大力推进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也影响到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金融危机和大学生就业本身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大学毕业生也都积极的面对,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17万猛增到2006年的413万,但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无法实现顺利就业。2007年,大学毕业生将突破历史纪录达495万,其中140多万大学生将无法实现当期就业。面对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面对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给予解决?笔者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艾青  田芳 《新长征》2007,(2):54-55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第一难:供过于求,无业可就。总体来看,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随着学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社会需求较弱,加之相关体制等因素,出现了新的供需结构矛盾。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3.
日前省政府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并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紧落实。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体系措施要求,各级政府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构,并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各学校就业专职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500,工作经费要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予以保证和落实。毕业生就业信息要登记公开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社会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更为突出。但现实中一方面一些职位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却又有大量的职位空缺。出现这种现象,既有教育本身的责任,也有学生个人职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因此,要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在有效供给就业岗位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11,(10):26-26
通用性信息 1.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我国将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1~2个学期劳动预备制培训,在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同时,对农村学员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员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由于就业市场不够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够健全、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原因,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对大学毕业生所享有的就业权益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侵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行为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丽英  刘波 《求实》2006,(Z2):232-234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过程中,受到了诚信危机的严重冲击。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诚信失衡行为,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信任度越来越低,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因此,认真分析并审视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行为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显得非常重要。1.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失衡问题的表现特征及危害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实行“统一分配”…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大学扩招以来第一批毕业生将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我国就业领域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难以解决,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凸现出来,引起了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判断当前教育形势和社会形势,也关系到未来国家教育政策调整和就业政策的调整,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作出准确判断,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惊惶失措。 (一) 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是一种全球现象,存在于许多国家的发展中,它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适应的结果,在经济不景气时尤为突出,部分甚至相当部分大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就业岗位是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就业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人口过剩性失业、大学毕业生摩擦性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构性失业等多种失业交织在一起,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而文科非师范专业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也十分巨大。本文认为,观念和行动上的问题是其根本原因,而解决途径就是改变他们不科学的就业思想误区,通过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积极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用行动来执行就业策略,顺利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