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6,(4):72-72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须是北京市户口的无房户和现住房面积未达到本市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的未达标户。并且居民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含)以下。家庭收入是按夫妇双方的收入之和计算,未婚、丧偶及离异未再婚的按一人收入计算。家庭收入包括,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06,(2):52-52
天津市政府日前颁布了《天津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房补贴管理办法》,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本市城镇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申请租房补贴。这是本市继解决拆迁困难家庭廉租房、经济租赁和定向销售经济适用房政策之后,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受益面的又一重大举措。租房补贴是由符合条件的家庭到住房市场自行选择租赁住房,然后由管理部门按一定标准向其发放租房补贴的保障方式。申请租房补贴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  相似文献   

3.
以经济适用房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面临“四大危机”。 一、一次性销售的经济适用房价格仍高。“适用不经济”。我国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房价收入比表明.经济适用房价格仍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出台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审核标准规定,申请家庭住房由原来全部家庭成员名下承租的公有住房和拥有的私有住房,改为申请家庭  相似文献   

5.
司马牛 《实践》2009,(10):56-56
到底是制度建设重要还是人的建设重要?议论这一问题,很类似于议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所以如此多费口舌,是由于某市发生的经济适用房的“六连号事件”激发了我的思绪。从某市公布的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办法”来看,从申请到公示,从层层审核到公开摇号,其程序不谓不严密,动作不谓不透明,  相似文献   

6.
青木 《党建文汇》2005,(7):48-48
【墨西哥】经济适用房物美价廉墨西哥有许多月收入在5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如何解决这些人的住房问题,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墨西哥宪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有责任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各种权益,其中包括改善住房条件。记者参观了离墨西哥城最近的墨西哥州首府托卢卡附近勇敢谷的一处经济适用房所在地。  相似文献   

7.
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的选择对于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我国现有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存在着种种弊端,有必要对我国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进行改革。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我国经济适用房改革的方向是实行“人头补贴”,并提出我国完善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3,(8):12
正■银川市调整申请住房保障家庭收入标准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银川市决定从4月1日起,对申请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居民家庭收入标准进行相应调整。2013年,银川市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收入标准,由上一年度的人均月可支配收入970元调整为1095元,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等住房保障的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由  相似文献   

9.
六月的京城骄阳似火,上千人为了求得北京天通苑经济适用房购房号而连续几天通宵达旦排队的“火爆”场面令人震撼、心酸、难忘。其实不仅是北京,在全国各地,经济适用房引发的问题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首先是经济适用房“僧多粥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边是老百姓昼夜排队抢号,对经济适用房如饥似渴;一边是经济适用房投放量逐年缩减,有的城市甚至停建经济适用房。其次是有的经济适用房既不经济也不适用。比如,出现了一些“豪宅”,面积大到200到300平米;有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子女上学困难;有的小区被称为“睡城”——因缺少休闲娱乐等生活…  相似文献   

10.
潘小刚 《学习导报》2013,(11):22-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水涨船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19元,比2002年增长近2倍按当年价格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40元,比2002年增长近3倍按当年价格计算),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  相似文献   

11.
赵承 《党建》2005,(12):26-27
从2004年开始,全国住房价格,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出现了迅猛上涨的态势。而从2005年两会之后掀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楼市调控已经显示出积极的效应。但是,房地产价格仍然处在高位。高房价之下,作为缓解住房供求矛盾,帮助收入相对较低的居民获得住房的经济适用房,发展中也出现了偏差。由于执行上的问题,在一些经济适用房里,住的是年收入在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收入者,房间超大,装修豪华,违背了国家出台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初衷。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如何看待楼市调控中的种种…  相似文献   

12.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是加快建立住房新体制,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必然选择。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适用房政策与地方实际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本文以太原市经济适用房政策为例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经济适用房政策应如何结合实际加以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适用房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住房公正”.帮助中低收入者有能力购房.是政府住房调控的一种方式。经济适用房推出以来.理论界一直都在围绕它进行研究探索.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地抑制了住房价格、实现了住房合理分配、给中低收入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也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并没有真正实现济弱救贫.没能从实际上给中低收入者带来切实利益.导致了双轨制和不公平竞争。应该说.经济适用房从产生到现在.它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在具体运作中也的确暴露出诸多的缺陷和问题.如郑州规划的经济适用房被违规建设成别墅.武汉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6连号.北京26岁女孩梁静因盗卖回龙观小区40多套经济适用房而被立案审查等等.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适用房的历史合理性.重新审视它的使命与走向。  相似文献   

14.
在《住房保障法》的起草过程中,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的提法备受关注。“共有产权”,能否为经济适用房的永续开发提供可能性?能否确保经济适用房配售的公平公正?能否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步伐?能否为经济适用房建设催生更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低收入家庭也买得起房,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实行了经济适用房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适用房在建设和配售环节上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的经济适用房小区里甚至停满了小汽车,而许多低收入者却不能真正享受到政府的这些优惠。那么,国外是如何帮低收入者购房的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济适用住房究竟能否由政府回购、建立“内循环”的流转模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在实践中遭遇到今天的困境具有必然性,因为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文章详细分析了内地现行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三大弊端,在介绍香港公营房屋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内地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应该趁早停止这一错误的政策,借鉴香港公营房屋政策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廉租房。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同按要素分配不是一回事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仅从经济现象来看,劳动要素收入和按劳分配收入,都是劳动收入。因此,容易把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看作是一回事。但从经济理论和经济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住房不公平很难改变”,“经济适用房这条路走错了”。因为,经济适用房是照顾中低收入人购买的,但实际上低收入人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19.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人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人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一直以来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话题,政府为了缓解部分压力,自1994年由建设部、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财政部联合发布《城镇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办法》起,经济适用房在缓解"买房难"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中国的整个房地产市场.那么经济适用房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主旨通过浅析经济适用房的优势、劣势分析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存量及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惠民工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先后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等规定。各地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制度的实施力度,基本形成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实物配租、租赁补贴、专项过渡性用房为支撑的多类型、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了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情的举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赞许。但笔者在对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中发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