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亚联合邦政府拉赫曼总理提倡的大马来西亚计划(The Greater Malaysia Plan)方案,到了最近,好像有由当初要把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英属婆罗洲(汶莱、北婆罗洲和砂?越)打成一片的"大马来西亚国家联合",向"大马来西亚国家合并"方面迅速发展的趋势.所谓「马来西亚」,乃是「马来亚的」或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 在英国策划和美国积极支持下,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沙巴于七月五日在伦敦签订了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的协定。向年九月十六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新加坡作为一个州,_勺日入马来西亚联邦。一九六五年三月八一十四日塔斯社驻曼谷记者高尔基·维斯林应马来西亚全国报界俱乐部的邀 请,于三月八日到达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作为期一周的“访问”, 他是第一位前来新加坡“访问”的苏修记者。 苏修记者在访马期间,除拜会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付总理拉扎克 以及新闻广播部部长等人外,亚“访问”新加坡,沙巴等地…  相似文献   

3.
以下是声明的全文:(1)自从新殖民主义的"马来西亚"成立以来,英帝国主义者及其代理人的处境非常困难.我国各族人民为了粉碎"马来西亚"和实现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的真正独立而发动了广泛的斗争.同样地,北加里曼丹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印度尼西亚人民也对新殖民主义的"Nakatsua"坚持他们的对抗,阿卜杜勒·拉赫曼和李光耀集团已在亚非国家中被  相似文献   

4.
自从我們最后一次报道拉赫曼的“大馬來西亞”計划以來(参閲1961年7月31日的《馬來亞箴言》月刊),馬來亞的情況發展得很快。事实上,快到使人們有理由相信有人遭到來自某处的催迫,要他加緊推銷那些陈旧骯髒的商品。拉赫曼对李光耀的邀請 7月25日晚上,新加坡政府突然發表一項声明,其中說:“馬來亞联合邦总理拉赫曼己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發出邀請(李光耀当时尚在自动請假离职中——原編者按),要和他就新加坡和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计划公布之初,英国态度犹豫不决,更倾向于支持新马合并。由于马来亚联合邦不肯做任何让步,英国遂改变立场,转而支持马来西亚计划。马来西亚成立后,英国在军事、外交及经济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行动党与联盟出现矛盾时,英国从中斡旋,在协调新马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英国并没有能够阻止新马分家。  相似文献   

6.
英國政府同馬來亞联合邦总理拉赫曼在倫敦举行的会談,到本刊本期出版时行將結束。无須乎迟迟等到談判正式結束,对它的結果就可以作出最后的估計:这是一埸装模作样的“談判”,一切在事前都已經决定好了,不过玩弄会談的形式來緩和一下人們旣成事实的厭惡情緒而己。拉赫曼为什么到英国去? 一向注視着这方面事态發展的人都已經注意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同意根据拉赫曼提出的条件,讓拉赫曼把新加坡及其175万居民併入馬來亞联合邦以后(見1961年10月31日的《馬來亞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由马来亚和沙捞越、沙巴组成。与南中国海隔海相望约600公里。“马来亚”一词源于南印度泰米尔语:“Malonylom”,意为“山”。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独立。1963年7月5日,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达成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协定。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正式宣告成立。新加坡于1965年8月正式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概况     
政府和人口 1959年5月大选之后,新加坡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自治邦总理和部长会议对新加坡议会负责,议会的所育议员都是经过选举的。 1963年9月,新加坡的治安和外交事务交由马来西亚中央政府负责,但是新加坡政府和马来西亚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之后,仍然保留相当大的国内自治和独立权利)导致1965年8月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的完全分裂,目前新加坡是英联邦内的一个独立共和国。  相似文献   

9.
在战后特殊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集团是一种深受土著化政策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导致华人企业集团具有土著化特色的主要因素是政治。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以及1969年5月13日马华种族冲突等政治事件说明了马来西亚民族主义和大马来主义的发展情节。5.13事件后制定的、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新经济政策在1971年付诸实施。该政策的实施除大大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外,也影  相似文献   

10.
1965年8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电视摄象机前痛楚流泪,宣告他的国家从马来西亚脱离出来。除了分离这个创伤之外,据说李氏还为留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少数民族流泪。现在他不再为他们流泪了,因为那里的华人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在马来人中间发家致富并与他们在新加坡的同胞建立起牢固的商业联系。  相似文献   

11.
魏炜 《东南亚》2012,(1):66-70
新加坡基地是英国重点经营的远东军事基地,战后英国在百般无奈中宣布撤离。英国撤离新加坡基地对东盟区域合作的早期阶段产生了积极影响:凸显新马防务合作的紧迫性,缓和了新马紧张关系;促使马来西亚提出地区中立化主张,提高了东盟政治合作层次;改善了新加坡的地区环境,推动新加坡面向地区的政策调整与实施进程;促进了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内部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从1961年中至1962年中,大不列颠政府和马来亚联合邦政府,经过几个阶段的谈判,已于去年(1962年)8月1日达成了初步协议,规定在1963年8月31日以前组织一个新国家——马来西亚联邦.除马来亚联合邦外,这个未来国家还要包括新加坡"自治邦",英国在加里曼丹(即婆罗洲)岛的殖民地沙捞越、北婆罗洲和汶莱保护国.拟议中的马来西亚联邦,其领土有33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0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导言:马来亚和外侨."英属马来亚"原为海峡殖民地(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马来联邦(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和马来属邦(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和柔佛)的传统总称.但"马来亚联合邦"于1948年2月1日成立,这个联合邦在9个马来邦和英属殖民地槟榔屿、马六甲之间建立了一种密切的政治联盟.新加坡则未参加联合邦.随着这个在英国保护和监督下的联合邦之建立,原来存在于马来联邦与属邦之间的差异取消了.然而由于这种差异反映着一个历史和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 在英国策划和美国积极支持下,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沙巴于7月5日在伦敦签订了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的协定。同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十月赫鲁晓夫在第三届世界新闻工作者大会上说:“马来西亚……仅仅是老殖民政策的一种新形式。”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一七日 《马来亚时报》报道,在最近举行的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三国外长会议期间,苏驻泰大使尼古拉耶夫就互派外交使团一事同马来西亚代表团进行接触。一九六五年三月八一十四日苏联塔斯社记者高尔基·斯维林应马来西亚全国报界俱乐部的邀 请,于三…  相似文献   

15.
今年,香港《远东经济评论》2月份的一期(2月10日)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1993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是:外汇储备,印度尼西亚113.8亿美元(1993年10月)、马来西亚154.4亿美元(1993年5月),菲律宾44亿美元(1993年10月)、新加坡454.7亿美元(1993年10月)、泰国243.8亿美元(1993年11月);进出口贸易平衡,印度尼西亚入超19.5亿美元(1993年6—8月)、马来西亚入超1.56亿美元(1993年8—10月)、菲律宾出超17.6亿美元(1993年8—10月)、新加坡出超14.9亿美元(1993年9—11月)、泰国出超22.6亿美元(1993年5—7月);消费品价格指数,印度尼西亚上升了10.2个百分点、马来西亚上升了3.3个百分点、菲律宾上升了8.2个百分点、新加坡上升了2.5个百分点、泰国上升了2.8个百分点.货币投放量,印度尼西亚增长了19.4个百分点,马来西亚增长了21.8个百分点、菲律宾增长了14.7个百分点、新加坡增长了8.7个百分点、泰国增长了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支持"反对马来西亚"的联合斗争!帝国主义者的"马来西亚"计划的最后一层伪装已被揭下了.这个计划的罪恶目的暴露无遗了.这是一个要用武裝力量来镇压五个指定地区(新加坡,马来亚联合邦,沙捞越,汶莱及北婆罗洲)解放运动的计划,是要配合亚洲及沃大利亚现存的帝国主义战争同盟(东南亚条约组织,美澳新及马沃新联盟),以便武装进攻亚洲所有新独立国家的计划;同时,这还是个在目的上和时机上配合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挑衅,把中印边界问题、美国在南越的"不宣而战的战争"、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从台湾发出的挑衅以及策划中的"日韩会谈"结连在一起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纵横》2009,(5):112-112
2日,新加坡和印度两国海军从3月24日~4月2日在南中国海举行代号为"SIMBEX"的军事演习. 2~3日,马来西亚元首米詹2日接受在任6年的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的辞职.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新任主席纳吉布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总理.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联邦自1957年新加坡独立并实行自治后,由于新加坡国家小而且大部分是华人,使得英国和马来亚担心新加坡会演变成共产党国家,对国内正发生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冲突的马来亚构成威胁。1960年新加坡大选时,出现了共产党获得议会席位之多出乎意料之外,使新加坡政府的地位为之动荡。马来亚人开始担心共产党势力将渗透到本国。马来亚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认为马来亚很有必要联合新加坡以便共同抵抗共产党,同时,也  相似文献   

19.
1961年5月间,马来亚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发动了政治力量、此举将会改变东南亚地图,并将大大影响世界这一地区的政治环境.他在东南亚外国记者协会的一次集会中发表演说称:"马来亚应该同英国以及同新加坡,北婆罗洲,汶莱,砂捞越人民取得谅解.现在来谈如何才能取得更密切的谅解,时机尚未成熟.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朝向这一目标……"拉赫曼这次演说所以如是震动人心,并不是由于大马来西亚是个新颖的计划.这种计划(尽管形式不同)确实是许多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在战争时期,日本人就煽动过这种情绪,希望通过东南亚的民族主义力量来对付日本的敌人.然而,在战后时期,当权者中却很少有人提起像组织较大的政治联邦这样的计划.因为在那个政治上动荡不定的时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联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成立于1963年9月16日,其前身为英国在东南亚以马来亚联合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a)为中心的殖民地。在它那面积为330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居住着2200万左右的人口。马来西亚包含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它与泰国、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拥有共同的领土、领海分界线,与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拥有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